- 相关推荐
东非野生动物园印象散文
到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去,看野生动物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坦桑尼亚有12个国家公园、17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总面积占国土的1/4(坦桑的总面积是96万平方公里)。而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的肯尼亚(56.26万平方公里),有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1%。在所有这些野生动物生活的地方,最大最著名的是赛伦盖蒂大草原(“赛伦盖蒂”在马赛语中的意思就是“无边的草原”),从坦桑尼亚北部延伸到肯尼亚境内,几乎所有关于非洲动物的电视片都是在这里取的景。
我到东非去,分别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次进入野生动物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尘土飞扬的“搓板路”
到了野生动物园,换乘了那种专供游客乘坐的越野车,就发现公园外面那种平坦的柏油马路已经戛然而止。汽车行驶在土路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什么都修好了,只有路还没有修。开始觉得挺纳闷的,这么著名的旅游胜地,路怎么会这么差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而有意为之的。当地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条例非常严格,比如说,路的左边有一块石头,都不准把它拿到右边去,而如果在野生动物园内修柏油路,修路的过程会改变很多地方的地层,柏油会散发出有毒的物质,而且,如果修了柏油路,车速会比现在快得多,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动物的活动和生活环境,所以,所有的野生动物园里都只准修这样的土路。
人们把这种路叫作“搓板路”。这“搓板路”有几大特点,第一是颠簸,坐在里面,如同在不停地感受强烈的地震。第二,灰尘极大,和对面的来车相遇时,从挡风玻璃看出去,就只见尘土在翻滚。所以,一看到对面有车来了,我们都赶紧用披巾把头和脸包起来,把照相机藏在衣服下面,就是这样,一天下来,一个个仍然灰头土脸的。可以想象,如果遇到下雨,车就只能在泥泞中艰难地颠簸了。第三是极其狭窄,只有两车道,有的地方错车的时候,车身甚至需要稍稍地倾斜。动物园有关部门一两个月会维修一下路面,也就是用工具把路平整平整。在动物园里开车的都是些有经验的司机,因为,一般人在这种路上开车,一是不习惯那极其不平的路面,二是不知道路面有一层很厚的浮土,如果刹车使用不当,就会翻车。
虽然在“搓板路”上坐车很不舒服,但是,由此看到了当地人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良苦用心,觉得什么都是可以忍受的了。
那些怡然自得的动物
广阔的草原出现在视野里,随处可见那种典型的非洲景色,一大片草地上有几棵巨大的伞树。一望无际的枯黄的草地,远远看去就像是没有收割的庄稼地,一片秋天的颜色,但树木却又是夏天的状态,枝叶繁茂,绿叶葳蕤。哦,因为现在是旱季(5—10月),缺水,如果是雨季,看到的就会是绿色的草原。当地人说,雨季来临的时候,也就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草就会返青,各种花也就争相开放了。真想看到那样的场景。
远远地,看到了长颈鹿,大家都惊叫起来,司机兼导游急忙制止我们。他说那样会使动物受惊的。当然,他对这里的一切,早都见惯不惊了,也包括初来咋到的人们的惊讶。渐渐地,什么都看到了,斑马、长颈鹿、大象、野牛、河马,还有猎豹和狮子!前方的路上出现了一群角马,它们拥挤着,形成一支队伍,正在经过车道,司机把车停下来,等待它们过去。它们行进的速度很快,基本上是在奔跑,大概有十分钟的时间,才陆陆续续地过完。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角马的大迁徙,每年的6、7月间,因为旱季来临,上百万头的角马和牛羚就会从坦桑尼亚北上,向着肯尼亚的方向进发,寻找更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到11月再从那边返回。那种场景有时候会持续几个小时,游客的车也就只能停留在那里,观赏那壮观的场面。
司机不断地在用无线电和别的司机联系,询问什么地方有什么动物出现……忽然,他把车开得很快,边开边说,前面有个地方有一群大象在喝水。我们的车赶到了那里,可惜已经有几辆车在那儿,我们停车的地方只能拍到象群的屁股。
看到的动物多了,拍得多了,才知道开始看见的那些场面真不算什么。我们和大象最接近的距离,是仅仅隔着车窗的玻璃,导游要大家不要出声,他说,如果看见大象扇动耳朵,那就可能是它们要发怒了,一旦发怒,认为我们挡了它们的路,是可能把车掀翻的。在另一个地方,我们看见了罕见的白犀牛,那是一家三口,犀牛爸爸看见了汽车,就走到路当中挡住汽车,让犀牛妈妈和它们的孩子过去,然后,自己才慢慢地跟着它们,向草原的深处走去。
在纳库鲁湖畔,我们看到了数千只聚集在一起的火烈鸟,像一道淡淡的玫瑰红的大坝在水中映出倒影,不时有一些鸟飞起来,伸展开鲜艳的粉色大羽在空中翱翔,像一串串活动的链子在移动,美得像滑过水面的诗行……
不断有一些饶有趣味的场面映入眼帘,豹子、斑马、鸵鸟和一些小动物,在同一片草地上各自悠闲地漫步,大象和小鹿的队伍互不干扰地行进,小鸟停在斑马、角马的背上……它们和谐相处,怡然自得。动物们对每天都能看到的汽车和车里的人,都是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也许,在它们的眼里,这些车也就是另一种大型动物吧。看惯了,也就熟视无睹了。这些在大自然中自由生存着的生灵,才是这里的主人。人类想尽办法,到这里来偷窥动物,只是匆匆的过客。
那些看不见的宾馆
天色越来越晚了,我们的车还在荒原上转悠,想到那些野性十足的动物,还是多少有些害怕。司机说,快了快了,就要到我们预定的宾馆了。印象中的宾馆,肯定是一座宏大的建筑,而且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何况是在如此辽阔的大草原中,应该很远就能看得见。可是,四下环顾,极目远眺,仍然是树林、草丛、茫茫的荒原,尘土飞扬的土路向着前方延伸,似乎没有尽头……哪里有一丝丝不远处有宾馆的迹象?听到司机说已经到了的时候,我才看到前方似乎有几点昏黄的灯光,而且还在树丛的摇晃中时有时无。一直到了跟前,我才敢相信这真的就是我们将要住宿的洛博宾馆,它整个地被树丛和石头包裹着,有一个极其简单的门框。没有门板的大门,小得仅能开进一辆车。沿着小路进去,几栋房屋坐落在几处树林和巨石之间的空地上。
宾馆里的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的,这些看起来结构简单的房屋里面非常舒适,走进去,你会忘了外面是荒原。有一面墙那么大、十二毫米厚的玻璃窗,可以让你一览无余地看到外面的景色。
宾馆的大堂、餐厅和茶楼都连在一起,顺着地势依次而上,每个地方都会让你感到惊讶,不是它的装修风格,就是它的布局,不是独特的灯具,就是看起来像古董的家具。晚餐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自发地组织了一场舞会,一位男性黑人击鼓而歌,唱的是那首著名的歌曲《将博》(你好),我们在路上刚刚学会这首歌,忍不住和他一起唱起来。一个中东姑娘翩翩起舞,妙曼的舞姿赢得人们的一片喝彩……夜深了,服务员告诉大家,夜里最好不要到院子里去,可能会遭遇动物。有人说,我们就是想看到动物。那就请留下房间号,如果有动物进来,我们给你打电话。有的宾馆是采取拉铃的方法通知客人,有鹿来,拉一下,有豹子来,拉两下,有狮子来了,就拉三下……整个晚上,外面的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不知名的鸟在嘀咕,渴望能听到狮子的怒吼和狼的长啸,一直都没能真正地入睡。听说曾经发生那样的情况,一头狮子慢慢地走进大门,在大堂里卧下来,人们只能悄悄地看着它,等着它歇够了,自己走出去;还有的客人早上起来打开房门,看见几只猫鼬靠着门在酣睡……
天还没亮,几个搞摄影的专业人士要去拍摄日出。跟着他们到宾馆最高处的观景台上,眼前是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觉得自己是在一个从天而降的平台上,静观动物的生活。
我们一共在野生动物园里的三个宾馆里逗留和住宿过,每个宾馆都与周围的环境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从远处都是只能看到树林和石头,几乎看不到建筑。有个叫色若勒拉的宾馆,又被称为“石头宾馆”,那个地方原来堆积着很多大石头,修建宾馆的时候,因地制宜,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很多石头,宾馆的大堂、餐厅,墙面就是几块巨石,桌子和沙发边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触手可及,有的石头一半在屋里,一半在窗外。而厨房,则是利用石头之间的缝隙修的。另外还有一个帐篷旅馆,就像一顶一顶的帐篷,有的宾馆,屋顶是具有非洲特色的草棚顶……但是,所有这些建在荒野里的宾馆的设施和管理,都完全是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来做的,每一个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赞叹不已,印象深刻。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在坦桑尼亚境内的野生动物园里数量不多的宾馆中,有四个是中国四川人修的,它们是马尼亚拉湖旅馆、恩果洛恩果洛火山口旅馆、赛伦盖蒂旅馆和克拉威娜帐篷旅馆,他们修建这些宾馆的艰辛而感人的故事可以写成几本书。
那些孤独的马赛人
在野生动物园出出进进,都能看到马赛人,有的三三两两在赶路,更多的是在大草原上,像漫步似地放牧着他们瘦骨嶙峋的牛羊。牛和羊排成队,慢慢地行走,和它们的主人一起成为一道风景。看着他们,觉得天地是如此的广大,人是多么的渺小。
马赛人一般都很瘦,头比较小,高高的个子,细细的腿,身上披着大红色和黑色相间的格子布,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杆子,杆头上有一块金属,特别坚硬,曾经有人试图用电钻钻都钻不动。而且,那上面有毒,是他们用祖传的方法炼出来的,可以毒死动物、毒死人。在非洲的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马赛人的形象,这之前看到那些形象觉得有点夸张和变形,看到真正的马赛人,就觉得那些形象是相当逼真的。
马赛人是至今生活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的游牧民族,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仍然坚守着以放牧牛羊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有的部落还保留着与狮子搏斗的“成年礼”以及有几近残酷的“割礼”。他们的耳朵很大,有的甚至垂到肩上,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我亲眼看见有个人的耳朵上有三、四个洞,每个都大得能穿过手指头,看起来觉得那已经不是耳朵了。
我们还看到了马赛人的村庄,用带刺的灌木围成一圈很大的园形篱笆,里面是一些用泥土堆砌成的屋子,像一个个倒扣着的缸,门很小,人弯着腰才能进去。一个村庄一般住着4~8个家庭和他们的牲畜,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显得极其孤单。
马赛人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几乎全部依靠牲畜的肉、血和奶为生,口干了就拔出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吸血喝,就像我们喝饮料。每个家族都饲养了几十头牛,专供平时吸允鲜血之用。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政府都鼓励马赛人定居务农,接受正规教育。近年来,定居的马赛儿童开始上学,已出现少数马赛人知识分子。也有马赛人进城打工,当保安之类的。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对马赛人的生活方式以极大的冲击,有的马赛人村庄成为了旅游景点,打开大门迎接客人。我们曾经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一群马赛人,脸上涂着白色的颜料,身穿黑色的长袍,猛一看,吓了一大跳,以为遇到了魔鬼。那是他们在招揽生意,希望有人和他们一起拍照,然后收一些小费。
然而,更多的马赛人还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悠哉游哉地放牧着牛羊。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看到了一种真正的原始状态的生存方式,看到大自然中人和动物相处的情景。看着天地间马赛人孤独的身影,会使人产生无限的感慨。
离开野生动物园,穿过马赛人居住的地段,汽车重新行驶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恍惚间,像穿过了一段长长的时间隧道,历经原始洪荒时代、人类的初期社会状态,再回到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其间的冲击和体味,绝不仅仅是野生动物带给人们的感触。
【东非野生动物园印象散文】相关文章:
老街印象的散文05-28
印象乌镇散文05-23
柳永印象散文10-29
朦胧印象经典情感散文08-09
印象黄山优美散文10-28
祖父印象散文11-01
回家印象散文09-30
我的杭州印象散文06-29
北海印象散文08-04
青海印象写景散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