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年不识爱恨一生最心动散文
“七世纪时,地球上最大的城市是长安,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安城的十倍,这样一个城绝对比今天的纽约还要惊人。当时世界各国的人都集中在那里,形成一个国际化都市。”
我喜欢白居易和空海走过的长安,走过花鸟市场的悠闲,走过酒楼的活色生香,走过市井的繁华热闹,远方的山峦、江河里的帆船……一切焕发着勃勃生机,到处都有人,行走、驻足、闲聊、远眺,生活着。华灯初上,那个时代的人活得多姿多彩,有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的开阔。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时候还不到30岁,骨子里恃才傲物,他说:我是两榜进士出身,可以当大官的,不做而已!我辞官就是专心把我的诗写完!
他还会说,李白不过是早生了三十年,沾了些开元盛世的仙气,听说过白居易吗?那才是今天的大诗人!白居易,他可狂得很!
可是对于李白生活的时代,白居易是羡慕与向往的。他畅想着当年的极乐之宴:万方来朝,宾客如云……多少次的午夜梦回,我幻想着我活在玄宗的时代,我也走进了花萼相辉楼,我也看见了她……
她是杨玉环。
蒋勋说,唐朝是唯一一个觉得美可以被大声赞美的时代。所以,我觉得电影中唐玄宗安排杨玉环在空中荡秋千,只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到她,这不是夸张。她就是一种美的象征,而那个年代大家都珍惜美。
她是杨玉环,又不是杨玉环。她是大唐最繁华的一刻,到达巅峰的华丽与虚幻。
说着说着,白居易脸上神采飞扬,充满了想象的狂喜。因为没能够生活在那个时代,繁华在史书的追忆里越来越癫狂,他写《长恨歌》就是为了让“她”再活一回。杨玉环的美,还有大唐盛世的繁华,他都想让“她”再活一回。
电影里塑造的扬贵妃太完美了,所有人都爱他,他们爱她绝美的容颜,爱她新奇的意志,爱她美丽的象征。可是皇帝的爱是占有,阿部的爱有懦弱,只有少年白龙的爱跟这些全无关系。
少年的爱,不因容颜损毁而减少,不因肉身坏灭而消失。并且,因为没有可能在一起,他的情感在思念中愈来愈满。
白龙早被贵妃的美惊动,却装作波澜不惊,用傲气伪装卑微,自负地转头就走。未曾想,那个美丽的女子用一句话就瓦解了他的武装。
“我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在叔父家长大的,寄人篱下,反倒让我对别人的好,一点一滴都想报答,你也一样,对吧?”
第一次见面的人,因为生命中的感同身受,有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相知。贵妃的人情像春风细雨,她不愿意让任何人委屈和为难。
落难之时,她请阿部说出那天没有说出口的话,“上次在沉香亭要告诉我的话,你不说了吗?”
阿部望着她,还是无法说出口,那天急迫想要表达的倾慕之情。
贵妃却在他开口之前,说,我懂了,你的眼睛都告诉我了,我很满足。
有人说,这是贵妃临死之前对爱的渴望,我却觉得不是。她的心地那么好,她只是在临死之前为阿部了却一个心愿。
这样的为人,才会让白龙甘愿为她付出生命。白龙是幸运的,能够在此生中找到一个愿意付出的对象,于是,不管是寄居猫身,永远无法为人,都是他选择的完成。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峨嵋马前死”,大唐陨落竟然怪到一个女子身上,无怪白居易为她感到委屈。
极乐之宴,“极”,这个字本就是个转折。物极必反,豪华宴会后的宾客散尽,杨贵妃已经有了荒凉感。她的生命终有一日会结束,这大唐盛世也有一日会没落。生命中最好的时刻,华丽又虚幻。在极乐之宴的最后一刻,贵妃已经预感了自己日后的命运。她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甘愿顺从皇帝的欺骗。
还有哪种死法,能让她像睡着了一样,怀着对皇帝的爱和重逢的希望去死?
白居易和空海在妖猫的引导下,一点点接近杨贵妃死亡的真相。三十年前的墓穴里,棺盖内壁指尖上的血痕触目惊心。皇帝的死亡骗局比想象中还要残忍,贵妃喝下的那杯酒,让她蛊毒发作,在棺木中苏醒,痛苦而凄厉地死去。她绝望的嘶喊,让守陵的那只猫都魂飞魄散。
皇帝不会回来墓穴,没有人回来墓穴,除了白龙。为了一具尸身,他甘愿付出自己鲜活的生命。可是他不能死,他死了,就没人陪伴贵妃了。他的执念化作一缕魂魄,寄居墓穴里的猫身上。
真相是如此残酷,正如大唐的残酷。白居易的《长恨歌》,推测出的帝王的深情,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但是,他最终却决定一字不改。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杨玉环相信的爱情。因为,这是白居易渴望的最美好的情感,而它确实发生了,那是少年白龙的爱。
【少年不识爱恨一生最心动散文】相关文章:
爱恨边缘散文07-14
纵使相逢应不识散文随笔07-18
徘徊少年散文07-20
最经典的励志散文10-26
张小娴最经典散文09-17
最伤感的散文09-17
问题并非少年散文11-05
少年锦时散文05-27
时隔八年的心动的爱情散文07-19
短篇散文一生的情书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