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登仙姑顶叙事散文
大约在六年前,赶过一次仙姑顶的庙会。崎岖的山路上,长龙般蜿蜒的人流,人流中,此起彼伏的欢呼雀跃声,仿佛就在眼前。路边,是触手可及的花花草草,油亮的、翠绿的、娇艳的,散发着春天的芬芳。阳光暖暖地照着,山风软软地吹着,人在其中,怡然自乐。
一晃六年过去了。听说六年间,仙姑顶耗资数亿元,精心雕琢了近千件玉雕艺术品,举世无双,天下无价。便对景区充满了期待。恰逢庙会,周末,就与父母儿子一起,去了仙姑顶。
果然不一般了!
眼前,是笔直入云的山门,山门立柱间,是巍峨端坐的玉雕神像,自上而下,俯瞰着众生。
进了山门,举目是“波澜壮阔”的台阶。台阶两侧,错落有致地安放着大小不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玉雕。
每一个玉雕,都被赋予了一段传说。父亲带了纸笔,在每个玉雕前笔走龙蛇。在所有来此一游的人中间,父亲也算是唯一了吧。儿子问他姥爷:“为啥要记?”父亲说:“回家写篇游记,用得着。”父亲是有备而来的,记得来前我曾嘱咐父亲带瓶水,带把伞,但是父亲却只带了纸和笔。父亲已届古稀之年,对于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却远胜于我们这些后辈人啊。
这些光滑圆润的玉,在经能工巧匠的手前,只是静静地躺在山林旷野中的石头,无人知晓!经了匠人们的鬼斧神工,就有了生命,有了传奇。有了世人的供奉和朝拜。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啊。
刚进山门,便落雨了。先是滴滴答答的雨点,后来就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因为没带伞,我建议父母折返,但是父母坚持向上。母亲身子胖,爬一段,便会累得气喘,脸憋得紫红;雨水淋漓地,落在母亲花白的发上,打了绺;母亲穿着敞口低跟的花布鞋,鞋子早被雨水浸得透湿。我陪在母亲身旁,看得心隐隐作疼。 途中,我几次建议母亲歇息、折返,母亲却只是一门心思向上。累了,就原地站着,喘息一阵,决不轻言放弃。直到仙姑庙的下一层,母亲才肯走进空旷的大门,坐下来,歇一歇。
伴着飞珠溅玉的帘雨,母亲登上了仙姑顶。走进庙宇,67岁的母亲虔诚地拜谒了高高在上伟岸祥和的仙姑。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老人,这样的执着,是否,仙姑也为之惊叹?
仙姑手持莲花,目光柔和,笼罩着众生。仙姑可以给拜谒的人们想要的福分吗?想六年前,仙姑还只是在人们的想象中,那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个迥异不同的仙姑。而今天,仙姑却有了原型,人们从此,可以共享独一无二的仙姑了。
雨中,游人的兴致不减。我扶着母亲,慢慢地往下走着。母亲不时回头,看着渐行渐远的庙宇,“这么深,这么高哇!”,母亲感慨着。母亲的神情像个小孩子,她被自己的成就惊讶了。
一路相伴的雨,不知何时停了。远处,苍山翠柏;近处,流水淙淙。阳光穿透云层洒落下来,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柔软的柳条随风轻扬,粉白的玉兰迎风娇俏。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突然跃上心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仙姑顶叙事散文】相关文章:
《登小顶山》阅读答案09-15
登望楚山最高顶唐诗精选11-12
登小顶山阅读题及答案07-23
走进蒙顶山的散文12-02
登长城抒怀散文07-27
登梁野山的经典散文07-26
风雨登泰山散文10-08
雨中登黄山散文07-27
登上西岱顶写景散文06-16
登灵山记现代散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