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

时间:2024-08-09 06:13:39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1

  一、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

  罗素曾经直接参与救弱扶困,但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他曾受迫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阿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终其一生,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专制,追求和平。可以说,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意识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内心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

  三、理解词义

  1.俯瞰:俯视。

  2.遏制:制止,控制。

  3.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4.濒临:紧接,靠近。

  四、问题归纳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飓风”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的影响之大,作者所追求的原动力就是这三种感情。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在追求过程中给作者所带来的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感情,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2.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希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辰为什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3.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同情人类苦难包括同情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被压迫被折磨的人,同情无助的老人,同情孤寂、贫穷和痛苦的世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也就是说,他不只是自己不懈追求美好生活,他也希望别人过上美好生活,所以他同情那些处在苦难中的人们。这就是他的不同寻常之处、伟大之处。

  4.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最后的抒情,表达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所追求的三种感情的坚守和执着,抒发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课文主题

  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表现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的情怀。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2

  一、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

  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

  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我们应该我为什么而活着

【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点湖心亭看雪的知识点整理07-19

初中散文知识点的归纳06-13

命题散文知识点与范文04-2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知识点03-15

八年级下册诗词的知识点07-19

八年级散文类的优秀作文范文02-21

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课文内容09-30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24课11-24

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的知识点梳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