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1
设计理念:让孩子走近《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背文。
2、掌握有关诵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学会简单地运用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三字经》为人处事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三字经》:
李老师知道我们四(1)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知识竞赛来比一比谁的知识多,好不好?
出示课件:
1、哪些书伴随古代孩子成长?
2、“玉不琢”的下半句是什么?
3、我国历史上,谁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金榜题名,做官清廉能干,美名传扬,被当时人称“燕山窦氏五龙”?
4、“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分别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勤学之士发奋读书的情景?
你知道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这些答案吗?对了,答案就是《三字经》。
二、简介《三字经》。
幻灯出示,师配乐读。
既然《三字经》那么好,我们赶快去学学吧。
三、学习《三字经》。
(一)读文:
1、请你自由地读读纸上的三字经,要特别注意那些多音字。
2、谁愿意试试看,当众读一读?个别读,正音。
3、老师也想来读,请你当听众,可要听仔细了!
4、谁也读读看?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赶快再练练。学生读完后再指名读。
(二)找特点:
1、读了《三字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1):是啊,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朗朗上口,还押韵呢,如唱儿歌,那就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念吧!
2、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2):《三字经》中还有许
既有趣,又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历史典故。
看看,你在经文中找到了哪个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看,这么小,就懂得尊敬兄长,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看图夸孔融。
谁能来背一下?
我们一起来背!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请你带着大家来读读这条经文。
才九岁!敢问同学们你们几岁?给父母暖过被窝吗?
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夸夸黄香?
从黄香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是啊,语文是相通的,实际上,“孟母三迁”这则成语正是出自《三字经》,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
孟子后来成为了大政治家,大学问家,与她的母亲的教育分得开吗?
让我们再来好好地夸夸这位母亲!——读
谁还发现了知识竞赛中的第一个问题能在这儿找到答案?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这位父亲是不是也很了不起呀?
你想怎样夸夸他?
让我们动起来,一起夸夸他。(做动作夸)
把这些句子一起来读一读。
3、看,这些个故事,三字经往往只用寥寥几字就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也是三字经的一大特点!。
分小组读这几句。
(三)说说读懂了什么:
刚才有同学还说,三字经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读读其余几条经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道理。
这些道理都很精深,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体会得越来越深。
(四)说说还有什么不懂:
交流,再看图读经文和解释。
(五)唱《三字经》
同学们读得太动听了,对老师来说,这动情的朗读就是最美的享受!
三字经还能唱出来呢!不信?我们一起听听三字经的歌曲。
(六)背《三字经》
哎,读着唱着,三字经有没有走到你的心里去?
学生背诵。
四、用《三字经》
有同学都能背了,你说说学这三字经有什么用呢?
是啊,于已有利,还可以帮助别人呢!我们学校里就有这样一些同学,你能帮我用三字经来劝劝吗?
出示:“小学生小力总是不听父母的话,还常和爷爷奶奶顶嘴。”
“我班有个同学学习不勤奋,总认为自己才小,等长大些再用功。”
你能劝吗?
看来,三字经不仅有趣,还有用!
想进一步了解三字经吗?
五、经文拓展
根据介绍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三字经》分成五大篇章,依次是“为人处世篇”、“增长见闻篇”、“求知航船篇”、“历史变迁篇”和“发愤勤学篇”,分解之后,我们逐篇学习,会轻松很多。
赠言共勉:我们学校给同学发了很多经典的书,同学们可要好好利用!最后,老师想以《三字经》中最末的一段话来与大家共勉,希望,同学们在打开了《三字经》这扇窗口后,能够自觉而快乐地去阅读更多的经典——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过不严师惰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成为六谷)。
学习准备: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菽黍稷”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教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护粮食。
8、配乐集体齐读
9、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4
教学内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3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跟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这3句三字经的含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师〗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四、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小结: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5
教学内容: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养不教,老何为。”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
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故事】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三、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四、小结:
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6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
(1)图中谁是孔融?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7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 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 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 学生谈收获。
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归纳:
①巧用典故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③注意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2、 要求学生模仿所学内容,根据九峰校训“勤诚勇爱”,写《校训三字经》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推荐一名学生把所写的内容写在大黑板上。
3) 全班交流、评析。
4) 集体朗读《校训三字经》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课后第三题,可读读要写的字。
1. 先写4个独体字,注意要写得匀称。
2. 再写左右结构的字。 “孙”是左右同宽的字。
3. 接着写上下结构的字。“华”字 “一”要稳,“炎”字上小下大。
4. “远”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辶”的捺要写平。
七、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三字经》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8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文内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读书,就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明白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读
四、拓展升华
五、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两篇小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祖莹吟诗、李泌赋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两个故事有关的.“三字经”。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1、出示诗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教师语速适中,使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2、理解诗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赋棋、彼、尔、效等字词的意思。
(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地读书。
三、明理品读
1、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
2、我们应该向他们俩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两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四、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效法他们,从小就努力用功地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能力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思品目标
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窦燕山读一声教五子读一声方少时读四声择邻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把“琢惰杼”等字音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得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1、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人性,天性。相近:相同;相似。相远;差别大。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对儿童进行教育,他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为外界的不良影响而改变,对儿童进行教育,最重要最宝贵的规律就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对儿女只是养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对学生光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做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你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打磨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四、把课文连起来读一遍。
第2课时
一、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1、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一行)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第二层:(2——5)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接受教育,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方法。
第三层(6——10)人要学习,要知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3、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第一层比较简单,学生问题不大,直接比赛就可以。
第二层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
第三层方法同上。
二、思考。
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诵。
推荐三字经全文,让有兴趣的同学练习背诵。
四、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 篇10
教学内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知道《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学准备: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内容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2、播放《黄香温床》《孔融让梨》动画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能说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0、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内容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拓展升华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呢?看到别人做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四、总结提高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经典诵读教学”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三字经》】相关文章: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精选11篇)08-10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03-26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3-25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2-27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设计03-25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4-10
《黔之驴》教学设计的思考(精选7篇)10-11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资料06-03
《三字经》诵读计划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