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议论文

时间:2023-11-21 10:32:20 炜亮 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诗词议论文(通用26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词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诗词议论文(通用26篇)

  诗词议论文 1

  古往今,有不少诗人留下来美词佳句,而我却情有独钟于李煜的《渔父词》。

  唐朝有李白写有《把酒问月》:宋朝有苏轼留有思乡的《水调歌头》;清朝有郑燮留有出尘脱俗的诗句;当代有叶挺,写有雄心壮志的《囚歌》;现有朱自清文笔清新的《荷塘月色》张满红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让我记忆犹新,“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则让我一段时间内沉迷其中,后来,经过上网查询,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秦始皇一统七国,荆轲去刺秦王,所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渔父词》这首诗,是我偶然从一首歌末尾听来的,刚开始,没什么,后来,不知不觉,竟开始喜欢这首诗了,这首诗表现出文人绝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万顷波中再得自由"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比起现代的诗词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诗词,《洞仙歌》、《湘妃怨》、《玉楼春》、《虞美人》、《临江仙》都别具一番风昧,有的凄美惨凉;有的则是抒景感怀;而那宫妃,也是众多诗人锁描写人物:花蕊夫人、杨贵妃、虞美人、梅妃。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诗、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的代表,具有历史风范,不恐绝代风华,往事已去,只是那往事背后令人心酸的回忆。

  风华绝代,往事如烟;乱世之中,那些唐诗宋词,一一保存完整,流芳百世,细细品味时,会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这也是一种乐趣,意料之中的乐趣。

  诗词议论文 2

  鸡年新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作为诗词爱好者,我收看了全部比赛,并通过手机同步参与了比赛。10场比赛,亮点纷呈,收看下来,感慨良多,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慨诗词大会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季诗词大会场面宏大:从全国层层选拔出来的选手组成“百人选手团”参赛,4名挑战者攻擂,攻擂挑战和百人团的优胜者之间开展“飞花令”PK。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4位国学大师点评,董卿担纲主持,全国数千万观众通过电视互动参与比赛。本季诗词大会扩大了诗词的涵盖范围:从第一季只选唐宋诗词,扩大为自《诗经》始,一直到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涵盖了中国诗词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历程。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百首浓缩了2000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在场上场下朗朗吟诵。选手们从容淡定的回答,大师们睿智渊博的点评,主持人妙语连珠的穿插交织在一起,使比赛高潮迭起,为亿万电视观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传统文化盛宴。诗词大会使我们感受到中国诗词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哲理之美,更使我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妙绝伦。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更有责任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感慨诗词大会促进了诗词文化的深入和传承。这次比赛我是与孙女一同观看的`。孙女今年刚满7岁,每晚的黄金时间收看《熊出没》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类的动画片本来是她不二的选择。可是,在诗词大会播出的10天时间里,她跟着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全部比赛,而且积极参与互动。当董卿出题要求写出李白名诗《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上两句时,她竟能脱口吟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当主持人画出一幅小孩托腮望月的图画,并要求根据画意说出一联诗时,她能猜到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孙女一直看好选手武亦姝,每场都为她加油。当这位16岁的上海姑娘战胜所有选手,最终获得本赛季冠军时,孙女欢呼雀跃。追问原因,孙女的回答使我感到意外:“因为她年纪最小。”细想一下,我们都应该为武亦姝获胜感到高兴。因为她使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的延续和传承。事实上,参加本季比赛的选手都很年轻,特别是从百人团里脱颖而出的挑战者,大多数是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更有不少像武亦姝这样“00后”的少年。许多参赛选手从事的工作或学习的专业并不与中文和诗词相关。他们有的是理工科学生,有的是研究制造机器人的科学工作者,还有农民、快递员等在最基层工作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对中国诗词的把握、理解和热爱,令主持人、点评嘉宾和电视观众屡屡拍案叫绝。诗词是浸润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诗词大会让我们看到这一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在青年一代延续。诗词是国人心灵深处最亲近、最温暖的记忆,诗词大会唤醒了我们的这份珍贵记忆。

  诗词议论文 3

  一个好的国画家,不但要懂得画学,也要懂得文学、美学、甚至哲学,更应该懂得诗词学。琴棋书画在中国历代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被认为不可分割、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艺术整体。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里,说某作品如诗一样,是对艺术作出评价的最高境界的评介词语之一。诗工而书,书工而画,以诗为魂。这是书画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途径。无诗的书法艺术,怎么也脱不了匠气与俗浮,无诗的国画亦然。书中有诗,画中有诗,书画方有了大的气象。书画之功夫在书画之外,却不在诗之外,诗是气、韵,是灵魂。有了诗性,线条和色彩的艺术才有了诗性,线条和色彩的艺术才产生灵气、灵动,才有力量,才使人感到有一种气韵。书画的化境在诗境。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唐孟启《本事诗序》)。可以说,诗词与书画的源远流长,这不仅仅指中国画上往往有题跋诗词,读好的诗词就好比在欣赏一幅好的水墨画卷,短令如小幅,中调如立轴,而长调则当然是长卷了。说好的诗词如同一幅写意水墨画,是因为它能够产生水墨画所带给人们的意境感受。诗画不分家,唐朝大诗人王维就曾以水墨渲淡的手法来表现出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画中有诗,实际上就是明确提出文人画应当具有超乎于绘画之上、在所描绘的有形之物内蕴涵有更为丰富的无形的内容;就是明确提出绘画与诗歌一样,不仅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水墨画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与此同时,前人在评介好诗的时候也常常把是否描写得逼真、如画作为主要依据之一,诗要有如画意境。

  中国写意水墨画首先要求做到立意为先,意到笔随,笔笔传神,看似淡淡随意的每一笔,其实都能够体现出它包含的意义和事物的特性,无论是搜奇揽胜的写生,还是门前小景的点染,都必须洋溢着浓郁的情感,隽永的形色意味。都要富有诗意。

  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特点还在于绝不铺张和浪费无用的笔墨,虽然画面一般比较简洁,但是很讲究含蓄婉转的表达方式,往往更能够在若无若有的几笔中,给人一种意象上的感受和浮想的空间。譬如有不少画家在表现悠闲的心境时候,常常喜欢随手在一幅若大尺幅的宣纸上,就那么寥寥几笔画上几条优游乐哉的鱼,然后为了体现出鱼儿在水的意境,就在画幅的角上或泼墨或淡笔抹上几片荷叶、浮萍水草了事了,虽然我们在画面上并没有看见任何涟漪、水流什么的东西,但是我们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鱼儿在水这样的意境。虽然画面的东西不多,但是这些很形象的几笔,却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的回味和趣味,读者自然也能够从这样的.画面上感受到作者悠闲自乐的心境。正如,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犹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吴乔《围炉诗话》)、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朴华《岘佣说诗》)、词贵愈转愈深(沈祥龙《论词随笔》),诗词就应该具有如画般的韵味,由十分精练的诗家语所组成的诗词文字,就好比画家那寥寥数片笔墨。在熟练运用诗家语的基础上,古诗词讲究的也是含蓄有味和形象突出,虽然许多诗词往往全部是对景物的描写,但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诗词的文字也不在乎于山水草木,而是在乎于自己的心情和感觉。例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篇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出诗人的情绪是如何如何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诗中所呈现出来的空山幽静,感受到了他内心那种有我无我的空灵境界和对归隐生活的追求。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的上片通过呈现给读者一幅乡野景色,让读者在听取蛙声一片中闻到了泥土的芳香,领略到了稻花香的丰收喜悦。

  诗词议论文 4

  从我第一次接触诗歌起,口中就经常吟唱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这个“诗仙”带我走近诗歌的世界,透过他的毛笔领略大唐的山山水水,通过他的文采看世间的风风雨雨。但我不曾真正了解过李白,所以假期中我亲身走近了李白,才真正领略到李白的伟大。

  我所想象到的李白总是有着苍颜白发,布满皱纹的手轻抚着胡须,站在船头,布衣随风飘浮,在群山中穿梭,吟咏着诗歌。别看李白的老年时代饱含了传奇色彩,他的童年同样不一般。传说李白出生的时候,有长庚星带着耀眼灿烂的光芒划破夜空突然坠落近李客(李白的父亲)的宅院并且李白的母亲生产前也梦到太白金星从天落入她怀中。这样不寻常的出生或许奠定了后来李白的伟绩吧!少年时的李白聪明过人,一次宴会上更是随即赋诗一首,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也从此有了“神童”的美誉。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在山水中消磨寂寞和痛苦,在山水中挥笔疾书,留下了许多精品。他在游峨眉山时写下《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写出了峨眉山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他在游览散花楼时写下《登锦城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写出了散花楼的雕栏绣户,气派壮观;他在登上岳阳楼时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他在登上庐山,在香炉峰看到瀑布从断岩陡壁上飞流而下是写下了那千古流传的《望庐山瀑布》抒发了他隐逸仙居、出世脱俗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他在畅游金陵时,思索着这儿曾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的兴亡成败的历史悲喜剧写下了《月夜金陵怀古》等诗。迄今为止,李白已辞世大约一千三百年了,虽然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年何月何时,虽然无人知晓他是怎样死的,但人们一直爱戴着他,为他编了个浪漫的归宿。他卓越的诗情和才华,豪放洒脱的胸怀气度和浪漫的情怀构成了盛唐文化魅力的所在。现在我心目中李白不再是那个满脸忧愁,苍颜白发的老人,而是一个双目有神,胸怀斗志,浪漫潇洒的“诗仙”。写李白的高中作文篇2

  晨风微熙,忽有一人踏风而来,云雾缭绕中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竟似贬谪人世的谪仙,他便是李白。李白的一生与仙是密不可分的`,谪仙人,诗仙,酒仙全部加注在了这位周身弥漫着神秘气息的“仙人”身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生于豪富之家,是一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神童,却又一生坎坷多难。二十岁时他游历四海,希望结交朋友,去实现政治抱负,可是,十年漫游。一事无成,待到他四十二岁时才终于被玄宗赏识,十年之后却又被流放夜溪,六十二岁时他又踏风而去,只留给后人一团解不开的迷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之人便真如那朵青色莲花,任凭周身的黑暗与肮脏,却依旧清如莲,青莲花语之意便是热闹与荣华剥离后的淡泊与洒脱,李白以青莲自号,便是时刻自警,不为名利,权贵所缚,只取一瓢淡泊自饮,虽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殊荣,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他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青莲余香袅袅不绝。

  李白爱酒,故得酒中仙之名,他爱酒嗜酒已到了不可一日无酒,不可一日不饮的境界,而他的诗便常常是酒后随性所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李白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落寞之意油然而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尽惆怅环在李白身边。除了酒之外,月也是李白的最爱,“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秋风渡江来,江落山上月”。

  李白诗之洒脱,飘逸,前无古人能及,故杜甫赞他“落笔惊风雨,诗成位鬼神”

  诗词议论文 5

  丧钟为谁而鸣“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是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现象的期待和愿望,然而在这些美好文字的背后,是丧钟隐隐的哀鸣,它夹杂着人们对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伤。

  丧钟为谁而鸣?

  一开始,学生们为了拿到高考的默写分数,只会背诵诗词,不去体会其背后的艺术韵味,诗词的地位在学生们心中每况愈下。丧钟的长鸣,不仅是因为诗词的传播受到思想的阻碍,更是因为诗词被时间磨练了几千年,依然带着它缤纷灿烂的光芒出现在这里。可往往,人们却在一番斟酌损益过后,用一句“不值得”和质疑的目光对待它。

  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回望过去,那些在历史中流淌着的经典熠熠发光。是它提醒我们,为什么要放慢脚步!你可曾有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可曾见过“山有扶蘇,隰有荷华”的风景?可曾有过“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感受?可曾知道古人也有“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的天真?可曾追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勇气?当人们真正放下功利和所谓的效率,用最大的虔诚和最深切的情感,正视它们,就会感受到一次奇妙的、富有魅力的古今对话。木心说,人类文化的悲哀,是高雅的失传。那才是社会中最无力又悲哀的丧钟。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享受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停下脚步,暂时忘记那些世俗的数字,从心底里由衷地去欣赏诗词的美,感受它的温度。文化的魅力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挖掘品赏。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院里厮磨,丧钟哀鸣声将经过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真情渐渐消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诗词议论文 6

  诗词是什么呢?是温馨美好的一家人,正如那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思乡的情绪。正如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曾经有获得过一本唐诗三百首,书如其名就是唐诗,也就是有300首在其中的画卷,这并不止300首。

  唐朝人才辈出,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诗句通俗易懂的白居易,著名的边塞诗人岑森,都来自过这个辉煌的时代,一杯酒下肚,七分醉意三分溅起,一身白衣,留恋于山水之间,李白是称诗仙的,你可曾有人陪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所学的启蒙诗句中,最深刻的就是抬头望明月时的惆怅,孤寂的.背影对影城三人是你截然一生发出知音难寻的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你在巴蜀的艰苦攀登,但是将进酒杯莫停,也是你举杯入喉的豪迈之情。

  一字一句一言一诗,它引领着我们来到你的世界当中,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枝一叶,一名人。你终会寻得知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你的遭遇令人惋惜,一代天才的衰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似火,随风吹落。杜甫,下次可记得带上我。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枫叶落下。也不忘化作肥料养护花朵龚自珍,你即使回乡也不忘家。

  诗词是诗人惆怅叹息是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歌颂,平凡而朴素。是不忘报国的爱国情怀,又或者是被贬的无奈之举。这些诗词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都是诗人对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遭遇,对自己的所见所感,所表达出来的心情情绪。至今也被我们当做瑰宝。

  诗词议论文 7

  从小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诗词了。

  我对于诗词的热爱,是小时候被父母强迫背诵而来。刚开始觉得诗词很拗口,讲一些文邹邹的东西,我自然是不能理解的。越长大,我发现自己会的比别人多,自然就觉得骄傲起来,对诗词便感兴趣起来。也是这时候,我开始尝试去找诗词的意思,觉得颇为好玩。简练的语句,可以叙述着一个故事。真的是一种文学艺术了。

  长大了,思想上也越来越开始叛逆了。对于很多按部就班的事情,开始讲究一个“为什么”了。

  产生很多疑问的同时,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那些诗人和词人要写下这些诗词呢?只会为了说一个故事?还是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诗词能够传承下去,为千万人所吟唱呢?

  我开始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各种诗和词。诗词的意义,远远不是一个故事,更不是文人的`炫耀。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生活的思想,一种存在的价值。

  小时候,只知道按书上的内容,背诗词。长大了,只是明白了诗词讲述的一个事情和故事。而要有多久,我才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和词人们想要表达的道理,达到那般的境界呢?我不知道,但我想知道,我想去看看过去的那个世界,想知道如今的变幻和过去究竟有多少的不同。

  诗词,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我们应该懂得,这值得我们思考。去听古时候的故事,思考古人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成就如今的生活。其实我们一直在做,只是我们未曾好好想过。没有过去的点滴,何来如今的山河?

  诗词议论文 8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新月初霁,旭日东升,时光流转,这些美景亘古不变。古人把他们凝炼进诗词中,含着一份或喜或悲的情感,等待着一个真正的知音去发现。我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我能猜中多少,但是其中的美景与他们的感情已经成为我心中的桃花源。在那里我可以随意想象,并且永远不必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感到抱歉。

  我去过柳永笔下骤雨初歇的长亭,也游览过易安居士心心念念的藕花深处。这些诗词并不辜负它们所享有的盛名,却始终不是我的归途。宋词清丽婉约,我偏爱蒋捷的那一场雨。“秋娘度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他便是这样一个在风雨中走过一生的人。宋末的风雨那样大,马蹄踏碎山河,百姓流离失所。他似乎是这场风雨的'旁观者,因为他始终清醒的明白时局的不可挽回,静静地看着世事变迁。他又是一个痴人,宁可承受这场颠沛流离,也不愿意享受元朝的高官厚禄。因为清醒,他心中始终有一份比旁人更痛的沉疴。我宁愿他不那么清醒而自知的陪着南宋走完这场悲剧,这样他暮年也不会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绝望。乱世落幕,描写盛世繁华的词句碎成一地月光,只余他孑然一身,萧疏影只。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他终于能回家了。所幸他从未迷失过自己,他是狂风暴雨里的江上摇摆不定的舟,他教会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绝不放弃自己,他是黑暗里照亮我的那束最坚定温暖的光。

  大唐盛世的繁华不言而喻,李白吟诗仗剑云游四方,白居易和元稹把酒言欢,玉环伴着一曲霓裳羽衣翩翩起舞。《赠汪伦》与《别董大》相映生辉,《长恨歌》与《梅妃赋》花开并蒂。唐诗处处是笙歌,又处处有离愁。

  我何其有幸,遇见对月伤怀的李煜,遇见风华正茂的容若,遇见肆意洒脱的幼薇他们的情感滋养了我的灵魂,他们的诗句长成了我的血肉。生活需要诗词,需要在历史的大爱里寻一处僻静的角落,建起一处桃花源。

  诗词议论文 9

  古诗词,它没有现代文的繁琐,而是用最精简的言语来表达诗人的所感。

  若想知我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之时,可追溯至孩童时代,小时侯,我和热爱诵读唐诗的爷爷住在一起,整日听他吟诵各种唐诗。先是有模有样的学着读,然后就日久生情,在爷爷的熏陶下,我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也常常会主动地读起各色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到最熟悉的一首,莫过于这首《静夜思》了。其中的古韵与诗律将我深深吸引其中。琅琅上口的诗句就像一个个飞舞的、美妙的音符,如可爱的精灵,使我无法摆脱对它们的钟爱。

  开阔上了小学后,我开始翻译一些简单的诗词,看着翻译过后的白话文,结合老师告诉我们的有关于这位诗人的身世背景使我似懂非懂的感受到了些诗人当时的心情,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之喜;白居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腐君之怒;陆游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的漂泊之哀~~~~

  上了初中,那些苍凉悲壮,富有哲理的诗词总会震撼着我的'灵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读出了苍凉与悲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又读出了前人豁达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被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感动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鼓励着我更加勤奋地去拼搏……古诗词的确是一种丰富知识提高修养的东西,这时,我不满足只是背诵与品位其诗韵了。我开始尝试理解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渐渐地,我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爽,领略着李清照的婉约,陶醉在陶渊明的田园情怀……

  小时候,我因诗的韵律而学习诗,觉得读诗是件高雅的事,但并没有领会诗之意;之后,我因诗的的意思、故事而学习诗,但我只领会了诗之意,并没有领会诗之情;现在,我因诗的情感、意愿而学习诗,认为诗歌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方法。愿在阳光灿烂的春日,在荷香四溢的夏季,在月白日清的秋夜,在银装素裹的严冬,可以用心品味着,用情感受着诗词带给我的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思想。

  诗词议论文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第一、二句的意思是:我远离家乡,在京城长安谋生,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自己的亲人。第三、四句的.意思是:想到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在这一天都会头插茱萸,到城外的山上登高远眺,但这时却少了我一人。全诗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人和兄弟们,所以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写过上千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之一。全诗总体写的是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加倍思念亲人,自己却不在他们的身边。表达了王维当时的心情与情绪。

  诗词议论文 11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手工课——诗词贴画,你想知道怎么做的吗?那就跟我一起来做一做吧。

  我做的诗词贴画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圆盘上是这样的,天上有一个火热的大太阳,太阳底下有一个正在用锄头除草的农民伯伯,农民伯伯累得汗流浃背,看起来好辛苦啊!在不远处有一间房子,肯定是农民伯伯的屋子。

  我是这样做的,我先把圆盘从纸上撕下来,然后把太阳光贴在圆盘上,我再小心翼翼地把太阳贴上去,然后把小房子贴上去,再把房顶贴上去,再把房门贴上去,再把剩下的小草贴上去。像这样就把诗词贴画做好了。做完以后,叶老师给我们和我们的作品合照了。

  从我做了诗词贴画,我就更加理解这首古诗了。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手工课,我下次还想玩!回家后,我把我的作品放在家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诗词议论文 12

  读一首诗词,犹如品一杯上好的茶,品作者的心,品作者的情。悠悠的香、润润的甜、淡淡的情、纯纯的美,还是深深的苦、隐隐的'愁……都让我沉醉其中。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国诗起于先秦,鼎盛于唐朝。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按故事情节还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诗能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还能抒情言志。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更是动听感人。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词是合乐的歌词,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习诗词。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我仿佛遇到了那位醉意朦胧,已是白发生的词人。他好似一枝残花,在艰辛世事的暴风雨中失尽了芳华,在当权者的排挤下磨去了棱角。在这人生的低谷,他只得借酒消愁。弥漫醉意中,他还不忘端详起手中的宝剑,梦想着在沙场为国杀敌。

  他渐渐地失去意识,跌入梦中,恍然地回到了辽阔的联营。士兵的生活氛围热烈,正为一场激战做准备。激战开始。沙场狼烟滚滚,战士们斗志高昂,战马风驰电掣,放箭声霹雳轰响,速战速决。大功告成,博得生前身后的英名。

  突然,梦醒了。什么激战,什么英名,什么收复中原,一切都开始旋转、消失。作者的理想是多么宏伟,而现实是多么凄惨!而作者也无力回天,只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回到现实。词人辛弃疾一生的坎坷,壮志难酬的悲愤,凝聚在这一首词中,多么令人心酸,多么令人感慨!细细品味诗词,我们能领会作者的思想,同时净化人的内心,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艳的一朵花,她蕴藏着优雅与高尚的美丽;诗词是中国文化历史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历经岁月洗礼,他却依然闪耀着光芒。愿诗词万古流芳!

  诗词议论文 1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年少的我手捧唐诗,倚着小窗,对着上弦之月,懵懂地读着李白的《古朗月行》。夜风穿旧巷,透晚墙,微凉拂满身,如梦的月色悄悄溜进小院,我也悄悄遐想着。

  那时,我六岁,第一次遇见诗词。

  秋阳正好,我捧一沓诗笺,闻着缕缕墨香,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在诗词中寻觅诗人的身影。

  他把酒临风,醉于月光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栖于茅屋,却心系苍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隐入红尘,勾勒山水田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被贬黄州,却依旧旷达,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不得赏识,走进民间,只叹:“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还有她,独上兰舟,望断秋水,仍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凉风处处,不觉已是晚秋的黄昏,我放下书,伏在桌上,打开音乐,那首熟悉的《长安忆》在耳边回荡。两年前,朋友偶然推荐,便不可自抑地喜欢上了这首歌。那时读的诗词不多,只是被旋律深深吸引。

  而今再听这首歌,有怀念,有追忆,更多的,似是一种不解的熟悉之感。“落日孤城闭,燕然归无计……”这不是……我猛然醒悟,想要打开歌词,却关键时刻手抖,输错好几次密码。我焦急地倏地站起来,故作镇定地输好,幻象着各种可能性。仿佛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偏偏又卡成了白屏,按着一个个键却没有一丝反应。心怦怦的跳动声融进空灵的歌声,在耳畔萦绕。仿佛是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想的那几句歌词。

  我忍俊不禁地背起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把歌词来回翻了好几遍,李白的“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不相识。”辛弃疾的“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苏轼的“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原来,歌中也能邂逅这么多诗词!

  秋风吹动着衣袂,也吹动着我的心。古时的宝物,或许会被光阴斑驳;诗人的功名与成就,或许会被岁月湮灭。惟有那些诗词,如同瑰宝,仍能芳香依旧,遗韵犹存,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

  诗词议论文 14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它是文言文,但我在学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诗词主要分三个流派,它们分别是浪漫派、婉约派和豪放派。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李白、卓文君等,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蔡文姬、柳永、秦观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则是曹植、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等。而在诸多诗词名流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李白、卓文君、曹植、苏轼和文天祥了。

  曹植有一首著名的诗——《七步诗》。在《七步诗》中,曹植把自己比作豆荚,将兄长曹丕比作豆子,以此劝诫曹丕不要再同室操戈了。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慷慨激昂又带有少许忧伤的'诗,更体现出了曹植不愿手足相残的内心世界。

  卓文君在《白头吟》中写道: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卓文君作为女子,敢爱敢恨、刚强不屈的鲜明性格特征。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别校尉叔云》中有一句对仗无比的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们说,如此对仗的诗,除“诗仙”外,又有谁能写得出来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在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学史上,恐怕只有苏轼能堪称“千古风流人物”吧。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其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更体现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

  诗词,是不朽的古典文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它不仅让我收获到了不少快乐,还让我获得了更多知识,我真的很喜爱它,它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

  诗词议论文 15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

  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早的是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身居异乡,怀念家乡之情。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又和杜甫称“大李杜”。我喜欢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爱交友。但我更喜欢刘禹锡的《陋室铭》,因为这首诗讲了一个人是否贫穷,不在于物质上,更多在精神上。就像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的是只要品德高尚,房子简陋都不重要。还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拿诸葛亮的草房来比较,显出住处的破陋,表示自己跟诸葛亮志同道合。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道德。

  我还读过一首《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这首诗赞美描写泰山的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敢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诗句对我的感悟是,高瞻远属的气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远大的志向和雄心。

  诗词是一个思绪,一种情怀,一时感悟,一声感慨。如“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让我领略到了他的博大胸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领略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诗词议论文 16

  初春,雨季。

  轻轻啜饮着口中的香茗,凝神于手边那一本本散发出浓浓书香气息的书籍,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古老的岁月……

  盛唐,与唐诗结缘。

  漫步于长安的大街小巷,感受到那一曲折柳,勾起了我深深的故园情;静静地立在那姑苏寒山寺外,聆听着清脆的夜半钟声;长江岸旁,聆听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蜀道之上,聆听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言壮语;泰山脚下,聆听杜工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呐喊;破碎山河中,聆听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凄苦无奈;浔阳江头,聆听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哀感叹,华清宫前,聆听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诚挚祝福……

  凝神于盛唐,我只身漫步于盛唐,聆听千年前永隽的唐诗,感受我与唐诗的情缘。

  大宋,与宋词结缘。

  行走于大宋,凄风苦雨吹打着大树,片片落叶回归大地。生命轮回,或许他看得比谁都淡然,可面对妻子的离去,东坡还是心尤针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毕竟是一代骄子,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亡妻的嘱托化为力量,才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才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赤胆忠心,宋词之于东坡,尤鱼之于水兮!宋词之意,各有千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对爱情的独特诠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清照对哀愁的感慨,“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是岳飞对精忠报国的.豪迈见解……

  凝神于大宋,我孤身伫立在大宋之间,聆听高雅的宋词,感受我与宋词的情缘。

  唐诗,宋词,凝聚中华浩大精深文化的精髓,沉淀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文笔精髓,叙写了多少感天动地的人情世故。风花雪月,人生哲理,点点滴滴汇成我心中的那一份缘,那字里行间的诗蕴墨香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脉,融入了所有炎黄子孙的血脉!

  诗词议论文 17

  记得那是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问我们你们会诵读《三字经》吗?同学们便哇啦哇啦地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料老师立马打断了我们“非也,非也,应该是这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听到老师这样咿咿呀呀抑,扬顿挫得有点拖腔拉调的读法,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说“老师像在唱戏”。老师也笑了,老师告诉我们“这叫做吟诵,能哼出古诗的平仄和韵味。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读书方式,这才是从前传遍校园内外的最美读书声!”在之后的学习中,凡是上到古诗词的,老师都会示范吟诵,一开始我并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教我们这个,都戏称这是“中国好声音”,每次练习也只是不太上心的嘻嘻哈哈,应付一下。直到有一次我去公园看荷花。

  初夏,园博苑里的荷花开了。池里白的、粉的荷花亭亭绰约在那绿油油的荷叶之中,盎然摇曳于初夏的徐徐微风里面,尽去雕饰,清香脱俗,就好像那些翩舞轻盈的仙子。清晨的阳光宛如一袭金色的薄纱,轻轻的披在它们身上,映着滴滴露珠,越发娇媚,它给整个池塘增添里无限生机。看着眼前的美景,我竟脱口而出哼起了江南汉乐府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多美的诗呀!

  我很惊讶!也很清楚!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好声音”,是渗入血液,浸透骨髓的中华文化的记忆:作者在青草池塘边上,看荷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欣赏鱼戏藕梗间,入水自由自在,不时浮游嬉戏,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我不仅佩服大自然的生机,更佩服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句这么通俗清新,流畅自然。

  老师用声音将这些流传千古记忆带给了我,激荡起了我基因神奇密码,让我也有了这样绮丽的.感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声情并茂吧!欣赏着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吟诵着《江南》这首诗,我真的走进了诗中的意境。感受它的柔和、它的亲切、它的美丽,真的让我感动!

  诗词议论文 18

  我阅读古典诗词的感觉与品味咖啡有那一点点相似,淡淡的并不浓郁,却又甜而不苦,反正感觉不错。

  前几天,老师开始教《将进酒》时,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学习古典诗词有甚好处呢?我回家以后想了想,脑袋就蹦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我何时第一次接触古典诗词呢?中学不是,小学也不是,幼稚园差不多吧!等家人一下班,我就马上询问他们,妈妈告诉我,应该是入读幼稚园不久,外公便教我念唐诗。当天晚上,我细细回想那时的情况,记忆虽然模糊,但仍依稀记得当时我拿着一本外公以及妈妈的唐诗手抄本,他们耐心地逐字逐句教我。《新嫁娘》,《嫦娥》,《回乡偶书》,《游子吟》全都念得滚瓜烂熟。

  以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听到妈妈念《木兰辞》,觉得十分有趣。要求她教我,但教了很多遍,我老是记不牢,当她被我烦得不行的时候,我终於记住了,那时我才九岁,比同龄的学童早了好几个寒暑就学懂了,我很高兴。妈妈常说我背诗记得牢,最不好的是我只记得诗句,对作者,诗意全不理解。即使到了现在,我还是觉得作者的感情与诗词的内容最难理解,果然就是"三岁定八十"。

  从小就接触诗词,令我更透彻地明白"它们"的好处。"它们"就像一枝已经沾上颜色的画笔,只等待着替我们上色,令我们再添上一层中国的`浓厚文化气色;"它们"有时又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当我们把它穿上,犹如披上一件富有中国悠久历史的典雅外衣;"它们"更像一枝充满油墨的钢笔,每当写文章时引用"它们",就使人觉得我们的肚子又多了一点墨水。这些所有源远流长的诗,词,曲都有着光辉灿烂的色彩。我们要努力学习,继承这些瑰宝,使"它们"万古长青。

  诗词议论文 19

  绵绵的秋雨接连着下了好几日,于是凉凉的秋意也顺着这当口走近了我们。洗净了炎炎夏日的最后一丝余劲,伴随着雨点在水塘中画出的无数涟漪,我们感受着深秋带给我们的另一番情调。没有了秋月的缠绵,金风的富足之气,秋给我们的也许就是这一份淡淡的凄凉。而此情此景我却难以用自我语言来表达我的思绪。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这一片阴沉的夜幕里,刘禹锡面对满眼纷纷而来的秋雨略带伤感的吟道,也许是无尽的秋意特别能引起人有一种怅惘之情,在金陵紫金之上的王安石望着这一六朝古都感叹着时事之变,‘登临送目,正是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无论是谁,哪一种感情都与这秋意有着一丝感情的沟通。

  严谨的诗句亦或顺畅淋淳漓的词曲在这一夜的秋意中都是如此令人与之心灵相通而深感其意。撑一杆雨伞踏过浅浅的水塘,倾听着雨点打击伞的滴滴之声,细细地品尝着自己的`过往人生,不禁唏嘘,欲一表言词感叹自我时,恍觉词汇之贫乏,顿恍然若失。但自我语言灵感的匮乏并不阻碍我们引用古人的诗文来一抒愁肠。不管是秋风萧瑟还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在这一刻让我们的心产生了共鸣。

  但常有人在此时执着于诗词哪个更能将此情景描绘得更好的问题,其实诗与词本无主次之分,它们都是人表现自我情感的方式。有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在唐代由韩愈、柳宗元注入新的动力,李白、杜甫将其推上一个顶峰。词在宋朝经柳永开拓辛弃疾与李清照让它传遍大江南北。谁能比较它们之间孰优孰劣,此有如比较狮虎谁更厉害一般荒谬。它们是兄弟而非对手。

  我们喜爱唐诗宋词,在于它们所传达的真挚感情。那一字一句就是桥梁,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滞。也许每读一名诗词我们都还无法体会其所蕴藏的情意,但当我们步入与诗人当时一般的情景之中,以前的不解之句便会轻轻划过了我们的心湖,霎时便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就是这惊觉让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如此痴迷于这唐诗与宋词。

  雨仍在下着,秋意依旧浓,而一良句正慢慢浮上我的心头。

  诗词议论文 20

  如果我在宇宙中被淹没,残骸将归于永夜。身躯在空无中,成为下一颗星辰。灵魂永远归没于我所守护的地方,而诗词则是我永生的星系守护。

  回溯于那个繁荣的时代,那个半满才华半满高贵的时代唐宋,满城的荣耀与辉煌在整个时代中翩翩起舞,好一幅文墨浓厚的景色。

  把李白的诗典拿起来,抖落了满天星辰与日光,还有半个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面露华容。”风华绝代的杨玉环,也许还会在那儿倚栏高歌,让人们一睹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可是蓬篙人”浊酒一饮尽下,大笔豪迈一挥,那千千万万的大江东水从天而涌,李白的才华也被点燃。而大唐诗歌里的烟火、浪漫、绚烂、高雅,让人流连忘返的唐朝呀,可是李白那放纵不娇的杰作,是那极致的浪漫明珠。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那万人期待的元宵节呀,乌乌满满的人群向你拥来,你一转头,你所景仰的人,你所期盼的'答案,是否找到了呢?辛弃疾呀,你当时又心系的是什么呢?是那个腐败而又懦弱的时代,还是你远在他方的妻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怜的君王呀,在那精雕细刻的玉红色瓦楼上,可不是你那罪过的奴臣,被你所眷恋的朝廷已经改姓他人了。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你那苦中作乐的精神在风雨中挥洒自如,仿佛一匹高贵的狼,不畏风雨,永远自豪的高抬着头。

  我景仰李白的潇洒自如,我欣赏杜甫的沉郁顿挫,我追求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我了解陆游的忧国忧民,我明白白居易的长恨当歌,诗歌词赋宛如中华文明中最灿烂的明珠,在时间的长河中大放艺彩。

  我要继续真真正正读懂诗歌词赋。

  诗词议论文 21

  看着“乱花渐入迷人眼”,听着“黄梅时节家家雨”,想着“轻罗小扇扑流萤”,我不禁沉醉其中。手捧一本唐宋诗词选,吟着这些美丽动人的诗词,读着这些心旷神怡的词句,心也随着这些诗词荡漾了。

  当我读到“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展现出一幅任意畅游的画面。画中的我,对酒当歌,无限风光,跳入眼帘。而我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我被岳飞的.情感所触动。岳飞的一腔怒火,恨不得从胸腔中喷薄而出,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当我再往下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时,我又被他那精忠报国的精神所震撼。

  笔锋一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那婉约凄美的笔调感染着我的内心。我也因感受到女词人的悲惨而报以极大的同情。

  苏轼的名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终于把我从一片凄凉中拉了出来。耳畔似乎响起霹雳啪啦的爆竹声,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似乎一点点倒映在雪白的大地上。心情也像过年一般喜悦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词一句叙写着五味杂陈、或喜或悲的人生,这就是《唐宋诗词选》的魅力。

  诗词议论文 22

  一别当年,岁月匆匆。无数诗篇犹如滴滴露水汇聚成江流。然需轻拨琴弦,锦瑟无端,便又能再奏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

  起·春来

  阔别当年,已不再是咿咿呀呀的孩童,许多事情已经随潮后的沙滩消失的干干净净。但我还记得幼时我诗歌的启蒙老师——“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离离原上草,一月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切自然万物的生灵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警示着人们自然万物的美好与灵动。更意味着,那些积极向上昂扬斗志的拼搏精神,扬帆起航的不懈动力,给予了我蓬勃的力量。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词,犹如蒲公英随风撒下的种子,埋在最深的泥土里,等待着来年,再看春风吹又生。

  承·童趣

  心中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破土在发芽在长大。但仍然需要浇灌、培育。我曾阅读过清人沈三白的《浮生六记·童趣》,这又免不了让我想起一句诗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真,充满了无限的美好遐想。这其中蕴含着万物生灵的纯洁友善,一生一甲子,无忧十二年。正如诗篇所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那些率真的思想,正激发着孩童广袤的'想象力,犹如天马行空,创造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有时我在想,是否诗人的心境就如孩子一般天真活泼,就如我们一样,嬉笑在丛林之中,比赛趁风放纸鸢?怀着一颗充满童真的心,怀着一颗充满率真的心,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心。也许生活,就该这样无忧无虑。

  转·意境·情感

  年龄大些,就不再喜爱那些叙以生活的诗,或者更偏爱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久之,才发现,原来并非所有诗人的内心都充满童趣,他们有苦闷、有惆怅、有壮志未酬的雄心勃勃。杜工部的严谨,李白的豁达,容若的凄苦。他们的人生境况不同,但他们都平凡的用自己的笔墨诉说着他们的内心,在那万千墨香中追寻着他们独一无二的性格。正如我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受挫折时,我也许会想到,“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我虽不能豁达到“花间一壶酒”,但我也能做到花前月下抒发苦闷。在成长中我可以始终怀抱着那颗装满着梦想的心。谁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痴狂又何妨年少呢?俗世难料,却遵循着初心不变,坚持奋上,何愁不能平步青云直上呢?

  合·感激

  成长的足迹从未停止,诗词的斟酌也从不懈怠。纵观古今诗三百,思无邪。哪一首不让人潸然泪下?肝肠寸断?肃然起敬?诗词风韵,江山风骨,人情世故,百感交集。绘出一幅人生百态,却也教给我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生机童趣坚持不懈,对于他,我想我充满感激更是尊重,感激他引领我成长,尊重他一丝不苟,万古风流。

  诗词议论文 23

  吟诵一首诗,品读一阕词,在诗山词海之中畅游,去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情。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品读故国诗情。

  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体会到李煜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心中的悲苦愤慨与悔恨之意;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感受到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中的报国之志,是英雄的气概,是壮士的魂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虽不需要担心国家灭亡,但仍应有一颗爱国的心。过去的“报效祖国”,是血洒战场的牺牲,而如今我们能做的“报效祖国”,则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在工作岗位上突破自我,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咀嚼诗词,体会国家的盛衰兴亡,感受岁月的匆匆变化。

  流水绿意,小桥人家,遥望锦绣河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江南的春意盎然之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黄河的磅礴壮观之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洞庭湖的静谧之美……去年暑假,我前往白云山旅游,欣赏了壮观的九龙瀑布,在落差达300余米的“千尺崖”下,九龙瀑布上与蓝天白云相接,下与碧潭深渊相连,那奔腾的气势,仿佛银河倾泻而下。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我脑海中涌现出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每看到这祖国的大好河山,我都能把诗词和景联想在一起,心中便充满了诗意,眼前的'景便有了情味。

  咀嚼诗词,品味山川美景之绚丽,赞叹湖光山色之多彩。

  依依惜别,一去不返,长叹恍若如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在与董大分别之际,没有把离别愁绪传递给董大,而是鼓励他踏上征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杯酒,浸透了王维深挚的情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江边,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人生,本身就是一趟充满悲欢离合的旅途。谁,没有体验过几次离别呢?两年前,我转学到现在的学校,那是我第一次体会离别。尽管后来在新学校的生活也很快乐,但当时还是很不情愿,毕竟还是舍不得三年的好伙伴。

  咀嚼诗词,感受深似海的友情,品味浸透真情的离别酒。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透过诗词,体会人情冷暖,风花雪月……

  诗词议论文 24

  “亭阙楼台,和风细雨,皆不若诗书滋味之长。”

  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第一次遇到诗,便是在泛着幽幽墨香的诗集中。自那以后,诗于我便似一座包罗万象的幽深的“湖泊”,而我静静地泛舟湖上,做一个缄默的“渔人”。人生百态人情冷暖,诗中皆可知。

  佛经云:“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中”。我看到辛弃疾,他智勇双全,精忠报国。“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澹突骑渡江初。”他本人亦如此诗。他一腔热血,怎奈君王昏庸,奸臣当道,他的抗金义举处处受到掣肘,赤子之心被无端践踏,建功立业的梦想终成泡影。“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得多么痛心啊!他临江望向长安,登高塔,拍栏杆,却只能迎风概叹,热泪横流。但是,他被迫离开沙场,爱国之心从未削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以罡烁之态,用最乐观饱满的热情,做到了真正的浴血高歌,壮志豪情,尽数被他浑墨在诗句中。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便是我初见李清照时她的模样。双颊飞上两片红霞,见到心上人慌待连鞋都来不及穿,却又偷回头张望的女儿娇态。但要知道,她可不是只会扭捏的小妇人,她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俏皮。或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清冷。文思敏捷,惊才艳艳才是她一代才女的代名词。可谁曾想,命运多舛,她嫁为人妇却不多时就要与夫君分别,颠沛流离中文物散失,另嫁匪人身陷囹圄,国破家亡时激愤赋诗。你的诗词不再清丽明快,变得凄凉沉重。李清照书香门第的气质,宛如清莲不经雕琢的纯净,和笑看人生,铮铮傲骨的性格,随着她的词作一起流芳……

  我爱“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陌路当磨折”的.女英雄秋谨,欣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还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苏轼……

  诗词,寄托了作者的情感,饱含着当年的风土人情。它给予我熏陶与欢喜,感悟与哀思。“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我愿继续做个缄默的‘渔人’,继续畅游在诗词的天地里……

  诗词议论文 25

  或许天生与书有缘,便对书喜爱有加。但在书中,我爱之最甚的,还当属诗词。

  走近诗词,看黛玉轻拈花锄,葬花于花冢,一生只为还泪的绛珠仙子洒泪轻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走直诗词,看岳飞悲叹满江红,残阳如血,满怀壮志却终被奸臣残害,青山承载了“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走近诗词,看陆游一心为国,身虽衰,心未老,风雨交加犹思为征战:“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走近诗词,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

  走近诗词,是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慨;

  走近诗词,是李商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叹惋;

  走近诗词,是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别离;

  走近诗词,是刘禹锡“晴空一雀排云上,便引诗请到碧霄”的豪迈;

  走近诗词,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爱;

  走近诗词,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挂国之怀;

  走近诗词,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谆谆之教;

  走近诗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思乡之情;

  走近诗词,用那一排排对偶的佳句,来触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感动。

  让我们一起走近诗词。

  诗词议论文 26

  词者,美哉!这种美,美得无以言表,只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只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刚仓促的领略过秦砖汉瓦的雄浑壮丽,却又沉浸在这如痴如醉的诗雨中,绵绵不绝。静坐在烟波湖畔体会那江上人的愁苦,在水天相接处欣赏那渔舟晚唱的美轮美奂,在夕阳西下时领略断肠人的真情绵绵,在长亭古道旁倾听古筝的轻叹。

  彼时,你尚年少,满腹经纶,书生意气。但你不曾知道在你的身上,承载着父辈们的希望。在中原沦陷之地,不经世事,如何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自然可以登楼赏乐,你用乐观的眼光守望前方,看到的只不过是南宋鲜花的坟墓。二十一岁,你参加抗金义军,百经沙场,披荆斩棘。我领略到你“燕兵夜娖银胡鞎,汉箭朝飞金仆姑。”的英姿飒爽,你看着满目疮痍的南宋江山,回忆起当初“沙场秋点兵”“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情壮志,但矛盾,痛苦溢于言表,“目断秋宵落雁”醒醒也只是响空弦。我读懂了你“追往事,叹吾今,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沧桑凄凉,我读懂了你“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寂寞愁苦,我读懂了你“却不解带将愁去”的担忧。稼轩,我读懂了你。

  在千年前的.一个春天,在那个叫临安的地方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让多少人流连忘返,痴迷徘徊。花开款款,人归缓缓。看着你,仿佛看到了三月淡丽的春色,读着你,仿佛感受到流淌在陌上的浓郁风情,眉宇间忍不住多了些神往。易安,你不知我寻你到何时,我穿越沧海桑田,你的背景逐渐清晰,我看到了你“沉醉不知归路”的活泼之美,我看到了你“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怯之美,我看到了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阳刚之美,我看到了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门,人比黄花瘦”的忧郁之美,我看到了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易安,我读懂了你。

  初年,你初入长安,意气风发,雄姿英飞,却未能博得玄宗的赏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事情总比你想的复杂,你付出的努力均无任何结果。但你坚信总有一天你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豪放旷达的胸襟一如你雄奇潇洒的诗风流芳千载。我看到了你“陶然共忘机”的宏图大志,我看到了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冷清郁闷,我看到了你“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相思苦情,我看到了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逸兴。太白,我读懂了你。

  沉浸在诗词的海洋里,仿佛置身琼池瑶阁“起舞弄清影”,摇荡着清秋的明月;仿佛置身帝都洛阳,品那“名花倾国两相欢”,化作“一枝红艳露凝香”;仿佛泛舟,在岩下的赤壁,倾听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铿锵之音;仿佛经历倾盆大雨,奔赴密雨之约,领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者般颤抖的呐喊……

  诗词如酒,引天上黄河之水,汲天地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势,采楚国的美草香花,滴几滴边塞游子的相思泪,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酿成了一壶千年陈酒,它的香味和浓味依然浮动着。

  身在何处?当时人间天上。

【诗词议论文】相关文章:

诗词中国,中国诗词08-17

李煜诗词风格与诗词成就03-23

经典诗词07-26

经典的诗词10-24

红楼梦诗词鉴赏诗词04-17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词鉴赏03-18

长征的诗词12-10

张爱玲经典诗词03-07

陈毅诗词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