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柏舟

时间:2024-09-05 14:24:55 诗经 我要投稿

诗经:柏舟

  《国风·邶风·柏舟》,全诗五章,每章六句。为古代华夏族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其作者难以考证。此诗以“隐忧”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作者的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诗经:柏舟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柏舟

  《诗经: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泛:同“泛”,意思是在水面上漂浮。柏舟:柏木制成的小船。

  2、流:水流的中间。

  3、耿耿:心中忧愁不安的样子。寐:睡着。

  4、隐忧:内心深处的痛苦。

  5、微:非,无。

  6、敖:同“遨”,出游。

  7、匪:非。鉴:镜子。

  8、茹:容纳,包容。

  9、据:依靠。

  10、愬:同“诉”,告诉,倾诉。

  11、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

  12、选:屈挠退让。

  13、悄悄;心里忧愁的样子。

  14、愠:心里动怒。群小:众多奸邪的小人。

  15、觏:遭受。闵:痛苦忧伤。

  16、寐:醒来,辟;同“僻”,意思是捶胸。摽;捶胸的样子。

  17、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8、胡:为什么。迭:更换,更动。微:昏暗无光。

  译文:

  荡起小小枯木舟,随波漂浮在中流。

  心烦意乱难人睡,内心深处多忧愁。

  不是想喝无美酒,也非没处去遨游。

  我心不是那明镜,不能一切尽照出。

  虽有骨肉亲兄弟,要想依靠也不行。

  也曾对他诉苦衷,惹他发火怒冲冲。

  我心不是一块石,不能随意翻过来。

  我心不是一张席,不能随意卷起来。

  举手投足要庄重,不能退让又屈从。

  心中忧愁加痛苦,得罪小人气难消。

  遭受痛苦深又多,受的侮辱也不少。

  静心细细前后想,捶胸顿足心里焦。

  太阳月亮在哪里,为何有时暗无光。

  心中忧愁抹不去,就像一件脏衣裳。

  静心细细前后想,恨不能奋飞高翔。

  赏析:

  无论说这首是写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侮的内心痛苦,还是说写的是妻子被丈夫遗弃而不甘屈服的忧愤,却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个体的句我价值在现实中惨遭否定,郁郁不得志,痛苦忧愤成疾,以诗言志,表明自己志向高洁,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因此,这是一篇内心情怀的自白书。

  物不平则鸣,这大概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人在世上度过,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顺心如意,总会有坎坷、困难、挫折、不幸。如果有了这样的遭遇,连表达的冲动都没有,就麻木得太可以了。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诗(包括其它文学形式)仅仅是方式之一,所以古人说诗“可以怨”,也就是表达内心的幽怨愤恨之情。也许,这是一种比造反或暴力行为更合统治者胃口的方式,因而受到包括圣人孔子在内的显赫人士的推崇。在他们看来, “许可以怨”的最佳标准是“怨而不怒”,也就是说,表达怨恨是允许的,合情合理的,但要把握好“度”,不能大火爆,太愤激,太直露,太赤裸裸,而要含蓄委婉,温文尔雅。

  用现在的话来说,表达内心的不满、忧愁、怨恨,是一种“发泄”。发泄出来了,心里就好受了,就容易平衡了。这种效果,很像古希腊哲学家亚理斯多德所说的“净化”,通过净化,保持心理的卫生和健康。

  不过,我们从《柏舟》中读到的不平之情,似乎不那么“怨而不怒”,不那么温文尔雅。反复地申说,反复地强调,反复地倾吐,足以一遍又一遍地震撼人心。可以设想。主人公遭受挫折的打击之大,已到了不得不说、非说不可的地步。

  是的,人在现实中常常像一根软弱无力的芦苇,但却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他可能没有力量摆脱命运的不公,没有力量反抗制度的压迫,无法避开他人的陷阱。但是,他可以思想,可以由此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把它表达出来。从更高的意义上说,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便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发泄和自我表现。

【诗经:柏舟】相关文章:

柏舟·诗经11-12

诗经《柏舟》的鉴赏06-19

诗经《柏舟》鉴赏08-23

诗经柏舟全文06-14

诗经柏舟的全文11-27

柏舟·诗经·邶风09-24

诗经柏舟全文阅读08-26

诗经柏舟全文及翻译06-28

诗经·国风·墉风·柏舟10-23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