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国风是产生于周代各诸侯国地域的文学作品。不论从其生产的地域范围,还是诗歌本身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都代表着所产生地区独特的地域风格。其不仅具有周代诗歌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本文以《齐风》为例,粗浅地解读《齐风》的思想内容与齐地的地域特征,以便更好的把握《齐风》的特质。
关键字:齐风;地域文化;渊源;特点
在《诗》三百篇中,最能体现西周、春秋时期区域文化色彩的自然首推《国风》。无论从其产生和收集的地域,还是它们在音乐和诗歌艺术形式上的表现,都代表着各自生产领域,表现着较为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一点,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如在内容上,《郑风》和《卫风》多情歌,多言男女之事,《陈风》多靡靡之乐和巫鬼的舞诗,多神秘梦幻,《秦风》则多金戈杀伐之音,粗犷强悍。而《齐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中姜姓部族的风歌,《齐风》中女子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上表现大胆而热烈、齐地的尚武精神以及物质生产力极其先进等。《齐风》中各诗篇所表现出来独特的地域文化气质,是我们因该重视的,只有对其在地域文化上所表现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最后才能使《齐风》回归自己本来的面貌。因为作为文学作品,总是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并且带有普遍性。
一、《齐风》独特的地域文化渊源
在周初分封的众多诸侯国中,齐和申、吕等式姜姓国。姜者羌也,他们原本是羌人的一部分,和姬姓部族世代联姻并进入中原。姬、姜两个部族是从两个通婚的胞族发展而来。《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鲁颂·闭宫》:“赫赫姜嫄,其德不回。”姜姓部族在殷末周初发生了一个大转折,一部分随着周人向东方的征服扩张而进入中原,另一些姜姓羌人则留在原地,至东周初年又掀起一场东迁运动。但羌人东周初年的东迁与西周初年的姜姓东迁截然不同。先入中原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姬姓及当地文化融合而华夏化;后入者还保持着原先的风俗,却被周人视为“姜戎”,视为戎狄异族。所以顾颉刚说:
然者申、吕、齐、许者,戎之进入中国者也;姜戎者,停滞于戎之原始状态者也。抑申、吕、齐、许者,于西周之世东迁者也;姜戎者,于东周之世东迁者也。由其入中国之先后,遂有华戎之判别。
另外,齐国所居之地,在远古即为一些著名的部落旧居,到春秋时代,齐国周围仍然有谭、纪、任、宿、句须等不少小国,都为太皞和少皞等古族的后裔,因此齐国实际处于异族文化的包围之中。《史记·鲁世家》曾经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记载: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鸣乎!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所谓“从其俗为”,便是有意促进作为统治者的齐国上层姬姜旧族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而这一段记载,正说明了齐国与鲁国的差异所在。《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以下三世丁公吕及、乙公得、葵公慈母,均以天干为号,明显地是以姜姓而袭用殷人子姓的命名习惯。到后来,齐地的各种神仙信仰也和土著信仰交融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理解《齐风》诸诗所反应的齐国风俗,可以从羌人和齐地土著族部落的风俗中找到某些根据的。《后汉书·西羌传》载汉代的羌人之俗云: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性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
这一段记载,正可以和《齐风》所反映出的齐人之尚武和贵族婚姻上的乱l风气相连接。独特的齐地地域特征展现了独特的齐国社会风尚和人文风貌。
齐文化是构建在东夷文化基础之上的。在姜太公立国之前,齐地主要是东夷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东夷民族是我国历史上分布很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太公构建齐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保留了东夷文化的基础,又在经济上保留了东夷海文化的特点。齐人尚武,尚功利,注重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具有开拓性,从地理文化讲,则融合了邻近海洋和内陆文化的特点,所以他们兼具农业、渔业之所长。在弄清了齐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渊源之后,再来看《齐风》所表现的文化特点及其文化根源。其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热烈的追求、耕织、渔猎等各个方面,独特的地域人俗风情进入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之中。
二、齐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齐风特点
从《齐风》反映的社会风尚方面考察,有着独特不同于《国风》其他诗篇的特点,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今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1、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追求热烈而大胆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齐风》中爱情诗不少,涉及到的就有《著》、《东方之日》、《莆田》等。通过这几首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那个地域齐人的恋爱情怀。
《著》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回忆女子出嫁时夫婿来迎接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她的喜悦之情: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我们从中看不到羞涩,看到的只是盼望和喜悦。诗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著”,从“俟我”二字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其他《国风》中也有写结婚场面的诗,如《周南.桃夭》、《召南.鹊巢》等,但这些诗都是他人所唱,或赞美新娘美貌,或描写婚礼场面的盛大热闹,或祝福新人婚后生活的幸福,都不像《著》那样是出嫁者本人吟唱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齐国女子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和憧憬。
同姓不同婚,是姬姓贵族严格遵守的准则。《齐风·南山》篇,《毛诗》云:“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丈夫遇事恶,作诗而去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蓻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根据史诗考察,《毛诗》不无根据。齐襄公与文姜之事至明至显,鲁桓公没能依“礼”来防御文姜,结果导致齐、鲁两国交恶。为何在鲁桓公惨遭情敌的毒手后,文姜还能依然故我,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我想与此相关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齐国女子地位较他国高,而且夷族婚恋自由开放,受周礼影响较小。这一点也屡见于史籍。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车夫的妻子主动与车夫离婚。可见,在齐地的夫妻关系中,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情况。齐国男女之自由,实不亚于郑、卫。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出巡东方,刻石于会稽,其文有曰: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可见这种原始婚姻遗风不仅流行于姜姓部族,而且流行于东夷较为落后的部族中间,抑或是姜姓部族与当地土著之间互相影响。齐国是我国上古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齐风》中写爱情的诗,多“女奔男”的题材。《东方之日》中女子热情、大胆,其主动性在《国风》中是少见的。《鸡鸣》中写妻子催促丈夫去上早朝,诗人没有流露出大男子主义,倒是有褒扬妻子、贬斥丈夫的倾向。《载驱》中文姜的得意和欢喜,都印证了齐地女子地位较高这一风俗。
2、东夷族人尚武善射在《齐风》中的体现
《齐风》中描写狩猎的诗篇所占的篇幅不少,如《还》、《卢令》、《猗嗟》等篇。篇中跳动着愉悦欢快、欣喜快乐的音符,独具地方特色。
《还》诗一开始即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狩猎场景:“子之还兮,遭我乎(左山右农)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句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山间狩猎的神往和喜悦,对矫捷善射的赞叹和思慕。语调是多么地轻快、欢愉,两人都充满了自信,甚至有些洋洋得意。《卢令》为《诗经》中最短之诗,24个字,却对一位携犬出猎的猎人进行了最充分的刻画和颂扬,欢愉之情和尚武之情溢于言表: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全诗各句,由犬及人,以犬衬人,以人带犬,共同构成独特的典型形象,声情并茂,表达出齐人的尚武风习,以及对英雄猎手的尊崇。《齐风》反映了齐人尚武善猎的风习,这在前人解《诗》中,已经早被注意到。《毛诗序》认为由于齐国统治者好田猎,“国人化之,遂成风俗”,强调齐人尚猎,却是对的。此后,解《诗》者多作此解。清代学者方玉润更强调“齐俗以弋猎矜尚”,“游猎自是齐俗所尚。”
又如《猗嗟》篇也是描写猎人的英武神勇,但中心主旨更加突出了齐地特征。诗歌三章十八句,前十七句主要描写射者的威仪之美、技巧之高,而最后一句却点明了练习射艺的目的——“以御乱兮。”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歌描绘了他修长的身材(欣而长),秀美的容貌(抑若扬)、神采飞扬的双目(美目扬)、超群的射艺(射则藏、不出正、四矢反),反复渲染他的体格貌美、能射善舞,但这一切描写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心:御乱。周王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而齐国是周公的封地,用以保卫周王室,地位相当重要。在齐人看来,练习射箭、学习射礼,都有既定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防御各种可能发生的动乱、叛乱。齐国之所以礼国八百年,在众多的东夷少数民族中成为东方大国,齐人这种对家国誓死捍卫的情感而融入平时的生活中也是一大原因吧。
3、齐地渔业和农桑业十分发达
姜太公封齐之初,国土还十分狭小。此地过去虽有爽斑鸠氏、蒲姑氏等东夷先民居住过,但多数土地资源没有开发出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为卤,人民寡。”太公到来以后,因地制宜,“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太公制定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国的鱼盐业和农桑业发展很快,并且发展水平很高。
《齐风》写到了齐人的渔猎,譬如《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写齐人用“笱”来捕鱼。具体做法是:把“笱”这种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笼置于流动的溪流中,溪流中筑一个坝,坝中留一个口子放“笱”,鱼游进去即被抓获。这是一种简易用,又很科学的渔具。虽然齐人用“敝笱”很难抓住“鲂鳏”这样的大鱼,但我们可以推测齐人把捕鱼做为生活资料的一种来源。《邶风.谷风》“毋折我梁,毋发我笱”也提到了用“笱”捕鱼的这种方法,可见这种方法在当时是较普遍的。
其次,从《齐风》来看,当时齐国的农业也较为发达,齐人种植的农作物有麻、蔬菜等。齐人种麻的水平很高。《南山》诗中说:“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就是说齐人种麻,先要把田地整理齐整,这样有利于麻的生长和收获。齐人还种植蔬菜。《东方谓明》中说:“折柳樊圃”《毛传》曰:“圃,菜园也。”朱熹注曰:“种蔬菜曰圃”齐人很早起来折柳做菜园的篱笆来看,齐人对蔬菜的种植是比较重视的。
农耕桑业的发达,一方面与齐人的勤劳,重视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关,另一方面,与齐地沃野千里的自然条件有关。《汉书·地理志》云:
古有分土,亡分民。太公以齐地负海为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
司马迁在述齐地之风尚武、物质富饶时云:
齐带山海,膏壌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
《齐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中姜姓部族的风歌,《齐风》中女子表现大胆泼辣追求爱情幸福的生活、耕织羽猎的生活方式和人文风貌,仿佛使我们看到了齐地人生活的喜乐哀乐,体现他们的辛勤劳动,它作为国风的一部分,在审美上体现了独特的地域风貌。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M].2000年6月第2版
[2]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M].1995年1月第4版
[3]班固.汉书,岳麓书社[M].1996年2月第4版
[4]陈奂.诗毛氏传疏[M].刊本
[5]殷光熙.诗经论丛[M].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07月
[6]王志民.齐文化论稿[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7]莫砺锋.朱熹文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相关文章:
诗经·国风·齐风·南山10-09
诗经·国风·齐风·敝笱07-31
诗经·国风·齐风·猗嗟04-19
诗经《国风·齐风·甫田》原文赏析04-19
诗经《国风·齐风·猗嗟》原文赏析03-29
诗经《国风·齐风·卢令》原文赏析四05-23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04-15
《诗经 国风 唐风》03-23
《诗经·卫风·木瓜》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