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鳲鸠》原文和翻译赏析

时间:2024-10-12 23:00:30 登绮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经鳲鸠》原文和翻译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鳲鸠》原文和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鳲鸠》原文和翻译赏析

  原文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注释

  鳲鸠:布谷鸟。

  译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

  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

  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

  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赏析:

  一、诗歌结构与意象

  诗歌以布谷鸟在不同地方筑巢起兴,分别描写了布谷鸟在桑林、梅树枝间、酸枣树上、丛莽中筑巢的情景,以此引出对君子的赞美。布谷鸟细心哺食小鸟的画面,象征着君子对百姓的关爱和呵护。同时,桑林、梅树、酸枣树、丛莽等自然意象,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二、君子的品德与形象

  品性善良:诗中反复强调君子品性善良,这是对君子内在品质的高度赞美。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体现了君子的仁爱之心和对他人的关怀。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君子的仪容端庄,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始终如一的仪容表明君子的品德坚定,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这种端庄的仪容不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品德的反映。

  内心操守坚如磐石:内心操守坚如磐石,进一步强调了君子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德。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诱惑,君子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所动。

  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这两句对君子的服饰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君子的高雅品味和尊贵身份。白丝镶边的腰带和花色新鲜的玉饰皮帽,不仅体现了君子的外在美,更暗示了君子的内在品质。

  各国有了模范形象,百姓敬仰作为榜样:君子的高尚品德和端庄仪容成为了各国的模范形象,百姓敬仰他,把他作为榜样。这表明君子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而是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吟咏君子的品德和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君子的印象。

  比兴手法:以布谷鸟筑巢育雏起兴,引出对君子的赞美。这种比兴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用词准确生动。如“品性善良”“仪容端庄”“内心操守坚如磐石”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君子的品德和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美好形象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启示我们,要以君子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品性善良、仪容端庄、内心坚定的人。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旨及创作动机,历来有众多说法,其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说赞美,一说讽刺。赞美或讽刺对象也有多种说法。《毛诗序》云:“《鸤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对于上二说基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毛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此诗从字面传达的信息来看,确实是颂扬“淑人君子”而无刺意。但文学作品由于欣赏理解角度不同,若说此诗反面文章正面做,那也可备一说。

【《诗经鳲鸠》原文和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诗经白华的原文翻译和赏析04-19

诗经江汉的原文及翻译赏析07-26

诗经·关雎原文、翻译、赏析10-18

《诗经敬之》原文翻译赏析08-04

《诗经:酌》原文翻译及赏析12-02

诗经·大雅原文赏析及翻译08-18

子衿-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07-09

《诗经·氓》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08-02

诗经采薇原文赏析 诗经采薇原文及翻译04-15

诗经《采薇》原文和翻译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