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宵节食俗诗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食俗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看灯记得年时节。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 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今年华市灯罗列。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临江仙·都城元夕》作者:毛滂
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陆游《自咏示客》
夜夜嬉游赛上元,朝朝宴乐赏禁烟。——关汉卿《双调·新水令》
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刘辰翁《踏莎行·璧彩笼尘》
琉璃影里烧银烛,果然是夜夜元宵。——高明《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姜夔《鹧鸪天·元夕不出》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元宵有约慈云阁,镫火能无感旧愁。——陈著《用前韵似龄叟》
垂云卷尽添空阔。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范成大《醉落魄·元夕》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毛滂《踏莎行·元夕》
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方回《野庙》
上元灯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方回《中秋雨》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仇远《元夕放夜》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