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4-29 11:42:59 蜀道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 萧纲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蜀道难·其二》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赏析

  诗文所写场景扩大。用“巫山”和“巴水”二词描画出整个长江三峡。巴水:此处指三峡之水,所谓“三回曲”言其迂回曲折。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称三峡全长七百里,此为古人估测之数。解放后实测为一百九十三公里。

  后两句诗,在前面描画的场景之中,更是注入了声和情。江岸传来的笛声时低时高,悠扬婉转,猿声凄清,时断时续,山谷传响,长鸣不绝。点化古《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句,意在抒写心中幽情,景、声、情三者融为一体,音律和谐,营造出—片清丽忧伤的`新境界来,令人回味无穷。

  《蜀道难·其二》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赏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赏析03-17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01-28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01-18

蜀道难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04-11

《蜀道难》原文翻译、赏析及考点归纳02-18

《饮酒·其二十》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9-24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6篇)10-15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6篇10-15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6篇)10-16

短歌行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