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
《夜雨寄北》是千古名诗,这是作者李商隐写给远方妻子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首诗。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 1
一、目标导学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赵翼( ) 冀州( ) 风骚( ) 搔首弄姿( )
涨秋池( ) 涨红了脸( )
(2)了解作者。
李商隐,字______,号______,______代诗人,和______被称为小“李杜”。《论诗》的作者 , 代诗人,著有《______》等。
2、再读课文,初步了解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夜雨寄北》: ______《论诗》:______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学习《夜雨寄北》。
1、解题。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你的看法如何?
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
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三)学习《论诗》。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故意贬损李、杜?
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
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 “风骚”指什么?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解释下列诗句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 ; 话:______
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世读者的口味。
4、名句默写。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
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
(二)课内阅读。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对赵翼的《论诗》,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
D、“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文学写作的事叫“风骚”。
2、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乐的谈话材料。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认为它为读者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五、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古诗二首》答案
二、自主预学
1、(1)yì jì sāo sāo zhǎng zhàng
2、《夜雨寄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论诗》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三、互动探究
(二)学习《夜雨寄北》
1、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释很合适,解为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
2、还起着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不相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3、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4、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三)学习《论诗》
1、不是。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到。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2、江山,这里指祖国河山。
3、“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
4、诗人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出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李、杜之后,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都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开一代新的诗风。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1)什么时候才能 (2)再 谈论
2、D
3、B
4、却话巴山夜雨时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课内阅读
1、C
2、诗中的风骚是指文学才华,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3、A
4、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关切和爱恋,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体贴入微,情深意切。
五、拓展阅读
1、C 2、A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 2
(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它的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和李白并称“大小李”。
B.一个“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愁思之深重。
C.第三、四句把当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相逢的欢乐,又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复出现,表明作者喜欢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首句两个“期”字连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回答。
答案: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表明作者喜欢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错误,尾句中的“巴山夜雨”则是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理解分析。首句两个“期”字连用,第一个“期”是妻子(或友人)来信中的问话,第二个“期”是自己的回话。妻或友人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思念亲友、欲归不得的愁苦。
答案:
(1)D
(2)首句两个“期”字,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思念亲友、欲归不得的愁苦。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李商隐《夜雨寄北》阅读练习及答案04-25
夜雨寄北04-12
李商隐《夜雨寄北》原文阅读及答案12-02
李商隐 夜雨寄北03-27
《夜雨寄北》 李商隐04-24
夜雨寄北板书11-30
夜雨寄北经典散文07-19
夜雨寄北散文05-21
李商隐《夜雨寄北》01-23
李商隐夜雨寄北翻译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