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翻译全文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苏轼《醉翁操》(词前有序,文长不录)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
唯翁醉中和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简注:
《醉翁操》,操,旧读去声,琴曲名。琅然,玉碰击的叮噹声。清圆,清脆圆润。空山,李白诗:愁空山。知天:鲍照赋:瑾户牖而知天。娟娟,美好。荷蒉,见《论语宪问》。蒉,草筐。童巅,不生草木的山顶。回川,漩涡。为飞仙,谓欧阳修已经去世。徽,通“挥”,弹奏。
散绎:
琴声琅琅玉珮般,清脆圆润是谁弹?
阵阵回荡空山间,凝神聆听悄无言。
夜空无云春江静,月明风清露珠圆。
欧公此时应未眠,醉中达道合天然。
背筐高人过山前,赞翁乃是古之贤。
醉翁啸咏作名篇,音韵悠扬伴流泉。
先生一去山寂然,鹤朝吟兮猿夜怨。
童山濯濯不长草,涧水渟渟生涡漩。
我公今已作飞仙,后人缅怀年复年。
思念深情寄琴弦,醉翁遗风永流传。
品读:
元丰六年(1083)春,东坡贬居黄州。在他的雪堂里,住着不少远客。有一位来自庐山的琴师崔闲,他在去年年底前来拜见苏轼的。东坡与他探讨琴艺,获益不浅。东坡谙乐律,常倚声作歌,歌辞音调与内容,音律吻合无间。东坡最爱古琴,自己不善弹,但极爱听人演奏。
一日,与友人闲坐,偶然谈及欧阳修生前旧事。四十年前,欧公遭诬陷谪居滁州,为排遣苦闷,常漫步山间,写下名篇《醉翁亭记》,为人所传诵。后十年,一位音乐家沈遵爱其文,特地从京城来到醉翁亭畔,谱成《醉翁操》一曲。可惜“有其声而无其辞”,欧阳修曾为此曲填词,但与琴声不合,成为琴界一大憾事。
如今,苏轼与崔闲,一个是欧门弟子;一个是沈氏琴友,相聚雪堂,追怀先贤。崔闲不禁弹起《醉翁操》,并请苏轼倚声填词。在悠扬的琴声中,苏轼仿佛置身于滁州的琅琊幽谷,听到叮咚的山泉。黄州四年的苦闷,挣扎,解脱的思想历程,使他终于深深地理解了欧阳修,理解了《醉翁亭记》这篇苦难中诞生的华美之章。
于是,苏轼不假思索,挥笔写成这篇著名的琴曲。写成后,苏轼与崔闲都感到很满意,二人有诗赠答。崔闲寄东坡诗曰:
每与东坡心印传,雪堂终日悟“琅然”。
七弦高挂浑无用,明月当天一点圆。
(据《九江府志》引)
苏轼寄崔闲诗曰:
道合何妨过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
与君一别无多日,梦到“琅然”夜榻时。
(据《永乐大典》卷2741引)
时人及后人对此词都有很高的评价。
曾巩《跋〈醉翁操〉》:余与子瞻皆欧阳公门下士也,公作《醉翁引》,既获见之矣。公没后,子瞻复按谱成《醉翁操》,不徒调与琴协,即公之流风余韵,亦于此可想焉。后人展此,庶尚见公与子瞻之相契者深也。
清陈世焜《云韶集》:化笔墨为烟云。
近代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读此词,髯苏(东坡)之深于律可知。
附图八幅:欧阳修六幅,苏轼二幅。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翻译全文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醉翁操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12-04
醉翁亭记 全文翻译08-23
醉翁亭记的全文翻译09-10
苏轼《醉翁操·琅然》翻译及赏析07-24
醉翁操苏轼翻译阅读答案及赏析08-15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07-05
原文及翻译醉翁亭记09-14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07-17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