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唐诗《题乌江亭》

时间:2022-10-19 09:24:48 唐诗 我要投稿

杜牧唐诗《题乌江亭》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牧唐诗《题乌江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唐诗《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前言】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首诗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注释】

  ⑴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⑵兵家:一作“由来”。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⑶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⑷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⑸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翻译】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鉴赏】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表达感情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认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讨论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疑难问题。

  3、比较阅读法。通过比较,了解同题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评价角度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鸿门宴》中的项羽虽然败下阵来,可是,却得到了后人的爱戴,就象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放到《项羽本纪》,《本纪》本来是用来记载帝王的,虽然项羽称帝最终功亏一篑,可是我们从中,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敬意。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那么,历史上的其他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杜牧是如何评价项羽的。

  二、诗文讲解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诗文,注意字音。

  2、介绍写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

  时渡江经过乌江亭。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想到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这种鉴赏方法叫“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个别提问,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胜败乃兵家常事,谁也难以预料,正确地对待羞耻,能忍受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虽小,但子弟中有很多才俊勇士,如果能率领江东子弟重整旗鼓,事情的结局也许会更好。)

  三、赏析诗歌

  对于项羽自刎乌江,作者抱怎样的态度?

  明确: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对项羽的惋惜、批判之意。

  四、各抒己见话项羽

  请结合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项羽的,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小组讨论)明确: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要有不苟且忍辱的高傲人格和气概。

  (总结:三个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与他们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但都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这其实是咏史怀古诗里常见的一种思想感情,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感情还有几种类型呢?让我门先来回忆一下过去学过的咏史怀古诗,再来总结。)

  五、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

  1、大家一起回顾记忆中的咏史怀古诗:

  《石头城》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壮心不已,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扬州慢》——抒发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

  《蜀相》——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

  《题乌江亭》《乌江亭》—表达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

  《夏日绝句》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充满爱国情怀。

  2、讨论总结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感情咏史抒怀:

  A、感慨盛衰无常

  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3、咏史怀古诗定义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六、鉴赏举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明确: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明确: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杜牧唐诗《题乌江亭》】相关文章:

《题乌江亭》 杜牧11-25

杜牧 《题乌江亭》11-12

杜牧《题乌江亭》10-22

《题乌江亭》杜牧10-23

杜牧《题乌江亭》鉴赏11-11

题乌江亭杜牧赏析08-22

杜牧《题乌江亭》翻译11-27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02-23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