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赋得残菊》

时间:2022-11-22 12:15:11 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赋得残菊》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赋得残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赋得残菊》

  赋得残菊(李世民 唐诗)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作者简介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评析

  《赋得残菊》是唐代诗人李世民的作品之一。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的故事

  这个唐太宗喜欢一只白鹞子鹰,他闲暇的时候经常把这个鹰就放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和这只鹰一起玩耍。这只白鹞子鹰也非常有灵性,它还会替唐太宗送信,把这个信绑在它的鹰爪上,它可以飞到几百里外的洛阳。而且它还会故意把鸟、兔子、松鼠赶到唐太宗面前。它在往上一飞,然后翻身俯冲下来去抓它们。唐太宗对自己的这个宠物是又信任又喜爱。

  可是时间长了呀,这唐太宗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经常有些心不在焉。这是为什么呀?他急着呀赶忙把这事商量完,我还得到后宫逗我的鹰玩嘞。

  唐太宗手下有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这个大臣非常有名气他叫魏征。他就发现了唐太宗这个问题,他很担心皇帝会因为这么一个小玩意儿玩物丧志而疏忽了国家大事。所以他决心要帮助唐太宗来纠正这个错误。

  有一天,他听说唐太宗正在御花园里玩白鹞鹰,就不早不晚刚好闯进御花园,要和唐太宗商议国家大事。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也得看一看魏征在提意见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有些时候真的是话有三说,巧说微妙,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语言给合适的人提意见,这才是对的。

【唐诗《赋得残菊》】相关文章:

白居易唐诗《赋得草原送别》鉴赏09-23

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09-23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诗赏析11-30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唐诗精选12-01

韦应物的唐诗《赋得暮雨送李曹》09-06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诗鉴赏12-17

《赋得暮雨送李曹》唐诗鉴赏11-26

唐诗《赋得暮雨送李胄》鉴赏09-22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诗鉴赏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