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陶渊明与酒的故事
导语: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派者。他的诗歌如空谷绝响,千百年来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与酒的故事,欢迎阅读!
在中国历史文人中,大多与酒有着极深厚的姻缘,特别是一些大文豪、大学者、大思想家,无以逃避酒的重重包围——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用酒酝酿出来的,随时都弥漫着酒的醇香与气节。
随手拈来,便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阳关三叠之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举杯邀明月”;杜甫“性豪业嗜酒”;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自始至终逃之不过躲之不及一脉相承的诗人,当数陶渊明,“携将酒去,载得诗归”,一代诗风,一代酒豪。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阶级矛盾最激烈,社会最动荡的时期之一,他仕途不得志,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从此走上了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陶渊明爱酒、嗜酒,因为酒,自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为酒,才给中国文化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陶渊明归隐后的初期生活还比较宽裕,“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后来他的家境日趋破败,居舍两次遭火灾,又不断受水旱虫等自然灾害,到了“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的乞食境地,纵然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依然“酒熟吾自斟”。他本可怡然做一个澎泽县令,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酒钱没了,换来一身正气,凛然屹立于晋末飘摇不定的寒风中——且饮下这杯酒,世人皆醉我独醒!
归隐之后,他和农民的交往愈来愈密切,“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重要的是,他对参加劳动有了更深的体会。“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次难……”当然酒不能少,“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他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士大夫们怎知晓啊——且饮下这杯酒,推动历史进程的无产者!
当然,饮酒是欢愉的事,并且在一个避开人世喧嚣的地方,酣畅淋漓地痛饮一番,然后全然睡去,待他醒来,领悟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奇趣。尔后又邀来种田的老人,与之“且共欢次饮,吾架不可回!”这酒,必定有万般的神奇,酒杯内,恬然一番祥和;杯外,司马政权日趋没落,战乱连年蜂起——且饮下这杯酒,忘掉天涯孤旅的愁!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作为明臣之后,即便归隐山林,又不得不对东晋的灭亡感到悲哀,这悲哀,还包含了诗人对晋室的一片忠心。于是他又喝酒了,又醉了,醉得很厉害。在《述酒》诗中注释酒为“仪狄造,杜康润色之。”诚然,酒确是由仪狄制造出来的,杜康润色的,无可非议。而他实则暗示当时桓玄曾鸩杀司马道子,刘裕曾鸩杀晋安帝,两人都以毒酒杀人篡权,东晋遂灭。陶渊明怀着对于晋亡的无尽悲哀,怀着失望与苦闷,不知对谁倾诉,只有“挥杯劝孤影”——且饮下这杯酒,要知道历史的变迁是无法阻挡的啊,归隐永远是逃避的借口。
毕竟,陶渊明饮酒倒是饮了,也醉了,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手中的酒杯分量有多重。自魏晋以来盛极一时的骈体文、玄言诗在他的酒杯里改变了颜色,在今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中随处都能闻到这酒香。
他有万般的豪情,他有万般的无奈,当他安然地闭上双眼,也终于放下了这樽沉沉的酒杯,而酒香依然。
【陶渊明与酒的故事】相关文章:
陶渊明酒的诗10-02
陶渊明的故事06-24
(经典)陶渊明的故事12-13
陶渊明的故事12-12
陶渊明的故事精选07-23
陶渊明的故事06-15
陶渊明的故事[精选]07-01
陶渊明的故事05-06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菊与酒09-20
陶渊明的精神:菊花、古剑、酒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