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艺术特点

时间:2022-12-21 13:38:51 陶渊明 我要投稿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点

  引导语:晋代诗人陶渊明其作品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练、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下面是有关他的诗歌艺术特点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点

  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著名的诗篇之一。前半部分着重叙说“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后半部分集中写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情。首二句便以一对矛盾对立的句式为后文的设问埋下了伏笔:结庐(造屋)在人境(人世)就免不了人世交往的纷扰(车马的喧闹不正是纷扰人世的一个缩影和象征吗?),而我们于人境中结庐的诗人却恰恰避开了车来马去的人间的喧嚣。为什么能如此呢?这便自然引出一个带有悬念性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而“心远地自偏”便道出一个富有深刻哲理意蕴的回答:心灵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那么虽处喧境也和居于偏僻之地一样。存在决定意识。一般来说,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心境恬淡静谧;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也可对存在产生反作用,心境的恬淡静谧也可使喧闹的环境变得偏僻幽静。一千五百年前的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形象地道出了这样一个辩证的道理,这可谓由艺术通向辩证法认识论的奇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形象地写出了“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这个“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有的本子作“望”则大谬。苏轼曾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一步丰富了诗人“悠然见南山”时的美妙意境。“日夕”乃“傍晚”,“相与还”即“结伴而归”,诗人看到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句,这“飞鸟相与还”也隐含着诗人舍弃“以心为形役”的官场而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是说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欲辨已忘言”句意本《庄子》而来。《庄子·齐物论》云:“辨也者,有不允也。夫大道不称,大辨不言。”《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说:“‘意’字从上文‘心’字生出,又加上‘真’字,更跨进一层,则‘心远’为一篇之骨,‘真意’为一篇之髓。”东方树在《昭昧詹言》中也说:“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略其真意味。”这对全诗的精要作了极好的概括。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

  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

  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 “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似乎燕子在问诗人: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样坚定吗?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又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十分精辟。

  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关于陶诗的艺术渊源,锺嵘《诗品》曰:“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其后多有反对此说的,今人则多表示赞同。从今存应璩诗以及关于应璩的传记资料看来,他与陶渊明很不一样,与其说陶诗源于应璩,不如说源于汉、魏、晋诸贤,应璩一人不足以笼罩他。如果一定要说得具体些,可以说陶诗源于《古诗》,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陶渊明诗歌影响:

  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诗人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成为后世正直文人的人生目标。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这种质朴的风貌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独树一帜,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

  晋代诗人陶渊明其作品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练、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更是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葩,被后人称为“田园”诗派。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他的诗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境悠远恬淡,意蕴深长,号称是田园诗中的极品。苏轼评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朱光潜说古往今来,陶渊明是诗界第一人。“千家注杜,五百注陶”。陶渊明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作为伟大诗人的品格,仍然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红尘滚滚、人欲横流的时代,世俗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但能洁身自好,守住良知和人格,也算伟大。

  陶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朴素亲切的语言。陶诗平易近人,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外,几乎看不见什么形容词,但诗人更泛地却把日常生活写进诗里,使之充满诗意。真挚的感情。诗人不会把具体的形象精雕细刻,而是把自己最真挚、最美好的内在感情倾注笔端,将自己的人格之“真”与艺术之“美”统一为一体。白描的手法。陶诗平平地叙述,淡淡地描写,无奇突的警句和华丽的词藻,却精炼而富于形象性,以它真淳的风韵意致,激发起读者最广泛、最丰富的艺术联想。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后世的文人们留下有益的启示。

  陶渊明生平: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归田时期(42-63岁)

  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陶渊明文学成就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文章用极其简洁的笔墨表达了不同流俗的性格,清楚地划出一条与世俗的界限,从而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也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其中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的诗及其影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荆林街)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而诗歌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然而,正因为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气而进入更成熟的境地,象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可谓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他的诗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1、田园诗

  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而陶渊明写得多的是田园诗。他的田园诗有的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有的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如《归园田居》其三;还有的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归园田居》其四。可以看出,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2、咏怀诗和咏史诗

  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他的咏怀诗有些是以组诗的形式写成的,如《饮酒》。而他的咏史诗所咏的对象偏重于古代的人物,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抒发忧愤之情。

  3、行役诗

  陶渊明的行役诗都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如以下例句:“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4、赠答诗

  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陶渊明的赠答诗又有他自己的特点:以其真挚的感情、家常的内容、隽永的意味、既不火热也不冷淡的语调,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厚长者的形象。而《答庞参军》是其赠答诗中最深沉的一首诗。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因此,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的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他的田园诗有着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弥漫着五谷和桑麻的芬芳,洋溢着劳动的欢悦和艰辛,表现着农民生活的苦难。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园诗到后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结合,形成了绵绵不绝的山水田园诗派。陶渊明田园诗在诗史上的革新作用,还在于它冲击了弥漫着诗坛的玄言诗,打破了自魏末以来玄言诗一统诗坛的局面,给诗坛带来了清闲的气息。犹如一股春风,使窒息的诗坛漾起了勃勃生机。这股春风汇合了谢灵运的山水诗,终于涤荡了“谈乎寡味”的玄言诗,彻底解放了诗坛,恢复了诗歌不是以说理取胜,而应以抒情见长的传统,放射出新颖的艺术光芒。

  因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述“自然”的艺术特色在他田园诗中的表现。其一,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陶诗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自然状态,有着什么样的陶渊明,也就有着什么样的陶诗,‘语言是存在的家’,陶诗就是陶渊明其人的家。”这个比喻可谓形象。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然而事实上,陶诗的语言并非是未经锤炼的,反而是高度精练、去芜存精后才显得平淡而自然,从这一角度看,陶渊明对文字的提炼运用可说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其二,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四个“真”字,可见陶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三,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主要体现在追求情、景、事、理的交融统一。陶渊明曾借《五柳先生传》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可见其田园诗的特点乃以“意”为诗,“直写胸中天”。其实诗意也直接源于自然——触景生情,于是“诗缘情而绮丽”。陶诗的魅力,在于以其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语言创造出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在于诗句充满感情力量,但同时又舒缓、平和、少有激荡,严谨地与冷静的哲理思维相结合,创造出高远拔俗的意境;在于从平凡的生活素材中提炼深沉的意蕴和哲理,从而实现田园诗的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的境界。总体而言,陶诗的意境都较为完整,胜在以整体为单位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或某个片断吸引人。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玄言诗盛行,文尚雕琢的时代,陶渊明的出现,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他的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诗歌发展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虽然,陶渊明在当时并不受人重视,到了唐代,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承认,但陶渊明的事迹和作品,则广为流传,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酒和菊已成为他的象征,曾被后世引以自励。

  陶渊明的诗的影响,在中国诗史上则极为广泛和深远。直到今天;陶渊明田园诗的深刻内蕴,仍然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广阔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探索的领域。

  拓展阅读

  陶渊明的诗词原文注释赏析

  饮酒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译文

  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

  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

  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注释

  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不觉”二句: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杂诗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1。

  昔为三春蕖2,今作秋莲房3。

  严霜结野草4,枯悴未遽央5。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6。

  眷眷7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注释:

  1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意谓荣华难以久持,盛衰不可预计。古《笺》:“曹子建《(杂)诗》:‘荣华难久恃。’《古诗十九首》:‘盛衰各有时。’”居:守持、担当。量:估量。

  2 蕖:芙蕖,即荷花。

  3 莲房:莲蓬。

  4 严霜结野草:古《笺》:“《古诗十九首》:‘严霜结庭兰。’”结:聚集《文选》陆机《挽歌》:“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李善注:“结,犹积也。”

  5 枯悴未遽央:意谓枯悴未遂尽,尚有更为枯悴之时也。汉乐府古辞清调曲《相逢行》:“调弦未遽央。”遽:遂,就。《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6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意谓日月运转有循环往复,而我死则不再生矣。古《笺》:“张茂先《励志》诗:‘四气鳞次,寒暑环周。’《庄子·齐物论》:‘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释文:‘复阳,阳谓生也。’陆士衡《短歌行》:‘华不再阳。’”

  7 眷眷:顾恋貌。

  赏析:

  汤注:“此篇亦感兴亡之意。”恐不然。此乃感叹人生无常,荣华难久,古诗中常见之主题也。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点】相关文章: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08-23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10-14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10-16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05-12

陶渊明田园诗歌11-02

论陶渊明的艺术特色06-22

苏轼诗歌的特点10-13

徐志摩诗歌的特点03-23

李白的诗歌特点10-29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