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时间:2024-06-16 06:07:20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做事的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语文老师,怎么才能教好这节课呢?

苏轼《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石壁,看,石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指导读题。

  点评: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进入到古诗描述的意境中。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既让学生对庐山有一定的了解,又使其对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山的 形貌有一定的体验,为学习“远近高低各不同”做准备。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在西林寺的石壁,自然引到诗题,又有助于学生对诗题的理解。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如:教师读完一句,学生重复这一句的后三个字;教师读诗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重复后三个字。)

  点评:初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读通,读出韵律。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引导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边读出节奏韵律。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借助注释,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本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 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为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精心选择问“点”,抓一个“身”字,“身不同,景不同。”抓住问题 的源头,通过让学生站立在不同的位置加深理解,进一步感受“不同”,领悟“不识”。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图片,教师引读。

  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补充、扩展后再提供丰富的比较直观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形象,体会到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的“不识”。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诗句前加上叹词“唉”进行感叹。把“唉”字留在心底,我们再来感慨。

  点评:感情朗读注重一个“情”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一声长叹,来自心底,韵味皆出。

  2.出示《初入庐山》:“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学生自读。引导对比苏轼“要识庐山面”的初衷与结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3.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4.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6.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点评:通过对比苏轼“要识”的初衷与最终“不识”的结果,引发学生心底的疑问;通过创设情境让苏轼与学生对话,最终在对话中明白“在山中”与“不同”“不识”之间的关系,并揭示道理。拓展和作者简介的链接点选择恰当,降低了学生“悟诗理”的难度。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课堂练习。

  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链接其他诗人歌咏庐山的诗句:(出示图片,诗句,学生诵读)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引导学生感悟:同是庐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题西林壁》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5.练习背诵。

  点评: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情与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出于心,在诵读中通晓诗中理趣。

  【知识扩展】

  课后习题训练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 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

  横看:正面看

  二

  1、宋 苏轼 三苏 《惠崇春江晓景》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写景 明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三、C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题西林壁》文本解读

2.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3.《题西林壁》的鉴赏精选

4.《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精品

5.精彩的《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6.《题西林壁》引发的感悟

7.《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

8.《题西林壁》导学案

9.《题西林壁》名师导学案

10.《题西林壁》优质教学设计

【苏轼《题西林壁》标准教案】相关文章: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09-10

苏轼题西林壁07-16

苏轼《题西林壁》10-06

《题西林壁》 苏轼10-12

苏轼诗作题西林壁教案08-01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意10-09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08-29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11-04

题西林壁苏轼拼音09-21

苏轼题西林壁 背景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