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时间:2024-10-19 00:06:02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引言:《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在古诗的教学上重点是理解诗意,如何制定《题西林壁》的教案?下面小编提供《题西林壁》的教学实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会默写古诗。

  2、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生:没有。

  师: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能认出我吗??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和我班××很像。

  师:是吗?一定请这位同学上来看看。

  (请学生上台)

  师:嗯,是有点像,不过老师没他这么帅,(众笑)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1分钟。

  (师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回,走模特步,众笑)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下面我们先来个游戏,猜猜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上往下看茶壶的图片)

  生:小鸟的头。

  生:指南针。

  师: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再看下面的。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侧面看茶壶的图片)

  生:钥匙孔、闹钟、鸟蛋。

  师:很好,再看下面一个,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正面看茶壶的图片)

  生(齐):茶壶。

  师:现在谁知道前面两个是什么(一齐出示三张图片)

  生:(恍然大悟)也是茶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个是从上往下看到的,第二个是侧面的茶壶,最后是正面看到的。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惯有的角度去看一个东西,如果换一个角度会看到的样子往往不同。

  二、情境导入

  师:真聪明,同学们这么善于思考,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庐山玩一玩,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

  (课件出示精美的庐山风光图片)

  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三、初读

  师:哦!原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路过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读,师指名读一齐读。

  师:多好的一首诗啊,谁能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背诵,师指名背。

  师:真厉害,不用一两分钟就背下来了,今后我们学习古诗不要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背下来再说,以后自然会有用的,古诗背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干什么?

  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

  生:查字典

  生:先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句,最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自学古诗

  师:很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五、理解古诗

  师:学好了吗?好,现在我们不检查哪个字、词或哪句诗什么意思,只要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生:作者还站在侧面看,是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看。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高看出来。生: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

  生:方位顺序(师教书:方位)

  师:还可按哪些不同的顺序去看庐山。

  生:早上、中午、晚上。

  师:这是一天中不同的生:时间去看。生:春夏秋冬看到的也不一样。

  师:对,季节不同,景色不同。

  生:还有天气不同,晴天、阴天、雨天时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学生练说,指名。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请庐山的真面目。

  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

  师:这叫做当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我们想看清地球的真面目应站哪看?

  生:太空。

  师:对,10月15日,也就是前天中国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生:神州5号航天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返回。

  师:杨利伟就看到了地球的真面目。

  生: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众笑)。

  六、吟诗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们想想古人吟诗的样子,自己吟诵这首诗。

  生吟诗,指名吟诵。

  七、感悟

  (出示录音故事《盲人摸象》)

  师:谁能告诉这些盲人大象的样子。

  八、升华主题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看人生,其实这是一门很深学问,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研究,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大庐山之巅,看着眼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

  九、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十、 作业

  1、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12-06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10-12

苏轼题西林壁11-10

苏轼《题西林壁》10-06

《题西林壁》 苏轼10-12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3-24

苏轼《题西林壁》的译文08-16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意10-09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