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感

时间:2024-10-08 03:54:09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读后感通用8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西林壁读后感通用8篇

题西林壁读后感1

  "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遮挡、受到限制,作者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不是庐山的全貌。视线所见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常这样。"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才可以把事情看的全面,做得比较圆满。

  作者借助游览庐山的景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一种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读后感2

  《题西林壁》宋路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一路风雨兼程,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

题西林壁读后感3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世界地图引出的一课,这篇课文我受的启发最大。我认为课文中的魏格纳非常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因为教授都叫他不必为此事枉费心机了,可是他的`心却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不轻易改变自己想。后来他勤奋钻研,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哪!魏格纳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做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并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我要好好学习魏格纳这种永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精神。

题西林壁读后感4

  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首古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他借景说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容住在庐山的人却不知道庐山的雄伟壮观,而第一次见到庐山的人却从心底称赞庐山的美,这就是因为住在庐山里的人,天天见到这样的`景物,不以为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有一个贫困山村的小孩子,因为家里很穷而读不起书,结果他在教室外面站了整整一年多,望着他那光着的脚,存在破破烂烂的衣服,专注地望着黑板,渴望读书的神情,我感动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却不珍惜,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心不在学习上,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学习完这首古诗,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的分析。所以我一定要刻苦努力的学习,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机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

题西林壁读后感5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缘故。

  我游览乐山大佛时,首先坐船顺江而下,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当船行至山的正面时,大山变成了一座卧佛。

  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题西林壁读后感6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一路风雨兼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更多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

题西林壁读后感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景色,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西林壁读后感8

  这几天,我学了一首诗,名叫——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写的诗这首诗是描述庐山的'景色,描写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像山岭,从侧面看像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庐山的真正样子,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明白了看一个东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从各方面来看,不能只单纯的看一个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题西林壁读后感】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题的诗意11-06

题西林壁翻译09-19

《题西林壁》的意思08-09

《题西林壁》的诗意08-03

古诗题西林壁10-26

题西林壁教案10-06

题西林壁鉴赏08-20

《题西林壁》教案09-15

改写《题西林壁》11-11

题西林壁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