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4 18:34:46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必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完美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明白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明白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样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我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能够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能够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述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我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述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

  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

  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

  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

  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

  (五)小结作业

  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谁来背首古诗?

  (二)出示:

  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注意适当解释

  (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

  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

  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

  (一)揭示所学内容

  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二)初读诗句,正音

  1、出示古诗

  2、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

  3、自由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请学生读。

  (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2)男女生比读

  (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三)初步释疑

  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

  (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2)随机交流。

  2、师相机补充:

  (1)诗是苏轼49岁写的

  (2)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诗句是怎样写的?

  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横看——正面看

  (2)岭(圆)——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自由读前两句

  (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

  等词)

  (3)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明诗意

  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

  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形象感知:

  (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盲人摸象的故事

  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练情巩固

  (一)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出示:这是( )的庐山,只有( )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

  六、小结: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生自我介绍,进行记忆力大闯关。

  1、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2、出示描写景色的词语,让学生朗读并积累。

  二、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庐山风光图片)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真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它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时间游览了庐山,感受颇深,于是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读题、释题(课件出示墙壁诗)。

  齐读题目,结合书下的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3、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苏轼。(课件出示简介)

  三、初读古诗,感知美?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古诗)要求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2遍,一遍读给自己听,一边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2、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3、生自由朗读并背诵,师指名背。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说说该怎样理解古诗的意思?(读诗句,看注释,查字典,先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句,最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学生4人一组自学,师巡回指导。

  五、小组展示,感悟美

  1、小组汇报在自学的.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有何不同?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课件出示岭、峰对比图)

  3、讨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课件出示高低远近对比图)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前两句,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5、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学会观察的方法。

  师:一个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答案就在诗中,快快读吧。

  6、朗读后两句,并引导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把后两句诗连起来说一说。谁还能反过来说一说。(学生练说,指名。)

  7、讨论: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引导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小结: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是庐山的全貌。还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例如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六、感悟拓展

  过渡语:学了这首诗,让我们知道,庐山的美是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1、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优缺点全看)

  2、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生评价)

  七、个性吟诗,表达美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学着古人吟诗的样子,来吟诵这首诗。

  学生吟诗,指名吟诵。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的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看人生,其实这是一门很深学问,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研究,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大庐山之巅,看着这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

  九、拓展作业。

  1、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收集一些,并细细的品味和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展示,看谁是小小欣赏家。

  2、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

  充分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景、情一体解读。以“读→想→悟→背”学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欣赏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卷、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学生背诵已学过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⑴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⑵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高)

  ⑶你认为李白写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另一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写景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3、读课题。辨别“”题与“提”。

  4、出示作者简介,学生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

  5、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学生自由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出示课件范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美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生活在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对庐山的感情吧。(齐背诵)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句中的精妙所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感受到了诗人用睿智的目光审查庐山,写出令人深思的诗句,这一切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对生活透彻的认识,以后我们也应该全面的客观的去认识生活。

  【教学反思】

  教学以来,自己很少听到关于古诗教学的公开课,因此就借本次机会,对自己在古诗教学上进行一次磨练。

  此次教学经历了七次修改,在不断的修改当中,教案的主线越来越明晰,因此,本次的教学的重点在于教给学生更多理解诗句的方法,而非理解诗中隐藏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在修改与试教的'过程中,不少同行不吝赐教,给了我许多真诚的建议和意见,让我进一步地明白到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上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增、补、调、换四种诗句理解的方法,我特意借古诗的题目为模板,小结出这四种方法。增,即在诗中原有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加字来解释;补,即补充诗中没有体现的内容;调,即调换诗句的前后顺序来解释;换,即换一种意思去解释原有的文字。古诗题目的理解是直接告诉孩子这四种方法,第一二句是扶着学生走,第三四句则是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说,去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基本能说到自己利用的方法,但是如果更加明确地指导孩子说出具体是怎么样一步步理解出来的则更好。

  在入情入境地理解庐山的千变万化上,我还是欠功夫,没有很多地带动孩子体会庐山的面貌多样,日后要更加注意完善自己的设计,在入情入境的设计上多想,多实践。

  此外,我的教态、语言的语速与简练还有待改善,日后必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严谨与简练。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习《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习。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习。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习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习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5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五年来我们学了不少古诗,了你能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吗?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学习古诗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再次走进角度单元,领略古诗的魅力,一起来学习《题西林壁》。

  二、资料解题。

  1、谁来说说你搜集的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一首题壁诗。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2、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三、用文字画画

  学习一二句: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

  板:横 侧 远 近 高低 解释:横:正面看

  这些方位词让你知道了什么?从不同角度来看庐山,景色就怎么样呢?

  2、指导读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6个字就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画出了庐山的风景图,老师想用语言为我们描画其中的一幅图“横看成岭”。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气势磅礴。于是,我不禁想这样来读这个词:读出它的连绵不绝。谁也想试试像老师这样用文字画画,用朗读展示。来描画其他的风景图。

  侧成峰: 远:远看隐天蔽日,读句 近:近看奇峰怪石

  高:俯瞰幽谷深涧 低:仰望重峦叠嶂

  3、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

  生: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说句意:寥寥几句,区区14字,就为我们勾勒了出了几种不同的画面。同学们能用文字把作者前两行所描画的画面展示出来吗?

  过度: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由此,作者发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学习后两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生读,回答: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2、用上因为…所以…再来说说。

  3、再读读这句诗,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站在庐山之中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思考、回答:是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4、师:“不…..”难道诗人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不,普天之下所有的山,每一座都是如此。以此类推,世间万物也是如此。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

  5、师:对,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生答: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对,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我们再来读后两行,把领悟的道理读进去。

  五、有节奏读全诗。

  古诗最讲究的是吟诵。吟诵时要注意高低起伏,快慢停顿。请同学们试着吟诵这首诗。

  六、悟《题西林壁》

  1、同样是写庐山,但各不相同。谁来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看看这几句诗和《题西林壁》在内容上有些什么不同?

  2、小结:别的诗人写庐山,都是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看到的景,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身哲理。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角度不同,感悟不同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七、背诵诗:

  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把这首诗永远的留在记忆中。请同学们背一背这首诗,也可以边背边做动作。(展示背)

  八、结束新课。

  在古诗的这座百花园中,还有许多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诗篇,同学们让我们课下走进古诗,去品读它,继续领略古诗的魅力。

  ,赵飞燕《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5-08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1-03

《题西林壁》经典教学设计04-18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4-1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2-09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6-19

[优秀]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6-25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3-24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本04-2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例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