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

时间:2024-10-17 19:07:57 晓丽 王安石 我要投稿

王安石的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的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安石的诗 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注

  王安石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注]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

  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

  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

  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

  16、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d [解析]“报答君王”错误,诗中“君”指对方,而不是君王。

  16、不矛盾。①诗人回忆自己从前仕途坎坷的经历,心中积愤难平。②说“静忘岁月”则体现出作者晚年的心态:想依靠寄情山水、博览群书消除积愤,忘却往事。③体现出诗人想忘又不能忘、想消除积愤但无法消除的无奈。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王安石的诗 2

  《题张司业诗》

  王安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注释:

  张司业:唐代诗人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奇崛(jué):奇特突出。

  译文:

  苏州张司业诗名老道,写出的乐府大家都说妙如神。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很奇险挺拔,写成好像容易实则很艰辛。

  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这首诗是对唐代诗人张籍的评价。张籍与白居易相友善,文学观念也很接近。其诗取材广泛,多揭露社会的黑暗、针砭时弊之作,“尤工古乐府,举代少其伦。”(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张籍的乐府诗,多用口语,语言自然精警,风格通俗明快,看似平常,但仔细品味,却于平淡中见奇特。他成就的取得,看似容易,却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容易”中蕴含着“艰辛”。“成如容易却艰辛”,总结了获得成功的普遍规律。不仅写诗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王荆公的这首诗,是评价诗人张籍的。初时觉得十分平淡晦涩。从而甚至觉得王安石是一个只知炼句而不懂生活情趣的人。后来经历了越多,才发现他说的'越有道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这不正是王安石自己诗词风格乃至人生的写照吗?想起某人对我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诱惑。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现金句,尤其是后句,最常被用来形容和赞美一个人的作品或成就的得来不易。“成功”的背后总是包含着无尽的辛酸。

  王安石的诗 3

  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注释

  晚云:一作“晓云”。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

  缭绕:回环旋转。

  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赏析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炼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主,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象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灿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诗人前途遥远,道路无穷。这两句写江行的待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后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名句。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讲法,把诗境与画意结合在一起谈。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在唐朝的山水诗、画中得到完美的结合。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带有画的气质与风韵。唐人的山水诗画重点突出自然的美。宋人的山水画强调质,通过时序节令和布局,表现真实的生活,山水诗也提倡清新蕴藉,要求把真情实感通过客观描写表达出来。王安石的山水诗,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这首写江行的诗,在灰暗的底色上布置了一幕开阔的画图,辅以幽深的笔调,与米芾山水画笔法相吻合,表现一种含蓄朦胧的美。同时,诗人又经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示出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把主观思想加入了山水诗中,丰富了诗的主题。

  王安石的诗 4

  1、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宋]王安石

  干戈六代战血埋,双阙尚指山崔嵬。

  当时君臣但儿戏,把酒空劝长星杯。

  临春美女闭黄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声散樵牧,兴废倏忽何其哀。

  咸阳龙移九州坼,遗种变化呼风雷。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

  广陵衣冠扫地去,穿筑陇亩为池台。

  吴侬倾家助经始,尺土不借秦人簁。

  珠犀磊落万艘入,金璧照耀千门开。

  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

  中间嶪嶪地无几,欲久割据诚难哉。

  灵旗指麾尽貔虎,谈笑力可南山排。

  楼船蔽川莫敢动,扶伏但有谋臣来。

  百年沧洲自潮汐,事往不与波争回。

  黄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废畤空坛垓。

  使君新篇韵险绝,登眺感悼随嘲咍。

  嗟予愁惫气已竭,对垒每欲相劘挨。

  挥毫更想能一战,数窘乃见诗人才。

  2、和吴相公东府偶成

  [宋]王安石

  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余。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

  3、和杨乐道见寄

  [宋]王安石

  宅带园林五亩余,萧条还似茂陵居。

  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诗社,只待春蒲叶又书。

  4、和正叔怀其兄草堂

  [宋]王安石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

  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

  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白纶。

  只恐明时收士急,不容家有两闲人。

  5、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

  [宋]王安石

  水远浮秋色,河空洗夜氛。

  行随一明月,坐失两孤云。

  露发此时湿,风颜何处醺。

  淹留各有趣,不比汉三君。

  6、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明明汉月空相识,道路只今多拥隔。

  去住彼此无消息,时独看云泪横臆。

  豺狼喜怒难姑息,自倚红颜能骑射。

  千言万语无人会,漫倚文章真末策。

  7、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

  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

  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

  自经丧乱少睡眠,莺飞燕语长悄然。

  8、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

  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

  含情欲说更无语,一生长恨奈何许。

  饥对酪肉兮不能餐,强来前帐临歌舞。

  9、还自舅家书所感

  [宋]王安石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10、即事二首

  [宋]王安石

  云从锺山起,却入锺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王安石的诗 5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独山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红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咏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西江月·红梅

  词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可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王安石的诗 6

  明妃曲二首

  宋代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译文

  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我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把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心事只有自己知道。

  她用能弹出美妙声音的手拨动黄金做的杆拨,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注释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

  春风;比喻面容之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咏昭君一首有“画图省识春风面”之句。这里的春风即春风面的省称。

  低徊:徘徊不前。

  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归来:回过来。丹青手:指画师毛延寿。

  意态:风神。

  着尽汉宫衣:指昭君仍全身穿着汉服。

  塞南:指汉王朝。

  毡城:此指匈奴王宫。游牧民族以毡为帐篷(现名蒙古包)。

  咫尺:极言其近。长门闭阿娇:西汉武帝曾将陈皇后幽禁长门宫。长门:汉宫名。阿娇:陈皇后小名字。

  “毡车”句:写匈奴派了大队胡姬来接昭君。《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写贵族女子出嫁,陪从很多。两:同辆。

  杆拨:弹琵琶的工具。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嫁的汉官女。

  青冢:杜甫诗中有“独留青冢向黄昏”及“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诸句,此用其意。相传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赏析

  其一

  梅尧臣、欧阳修对《明妃曲》的和诗皆直斥“汉计拙”,对宋王朝屈辱政策提出批评。王安石则极意刻画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尤为卓见。

  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王安石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具有现实意义。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用意,那是由于他用古文笔法写诗,转折很多,跳跃很大,而某些人又以政治偏见来看待王安石,甚至恶意罗织之故。清代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千方百计地替王安石辩解,但还未说得透彻。

  明妃是悲剧人物。这个悲剧可以从“入汉宫”时写起,也可以从“出汉宫”时写起。而从“出汉宫”时写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这个主题。王安石从“明妃初出汉宫时”写起,选材是得当的。

  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是:“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江淹《恨赋》上也着重写了她“仰天大息”这一细节。王安石以这些为根据,一面写她的“泪湿春风”,“徘徊顾影”,着重刻画她的神态;一面从“君王”眼中,写出“入眼平生未曾有”,并因此而“不自持”,烘托出明妃容貌动人。所以“意态白来画不成”一句是对她更进一层的烘托。“意态”不仅是指容貌,还反映了她的心灵。明妃“徘徊顾影无颜色”正是其眷恋故国无限柔情的表现。至于“杀画师”这件事,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小说,事之有无不可知,王安石也不是在考证历史、评论史实,他只是借此事来加重描绘明妃的“意态”而已。而且,这些描绘,又都是为明妃的“失意”这一悲剧结局作铺垫,以加重气氛。

  上面写“去时”,下面写“去后”。对于去后,作者没有写“紫台朔漠”的某年某事;而是把数十年间之事,概括为“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这两句间,省略了“然而犹且”,意思是说:“明妃心里明知绝无回到汉宫之望,然而,她仍眷眷于汉,不改汉服。”

  近代学者陈寅恪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所言胡汉之分,实质不在血统而在文化。孔子修《春秋》就是“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而在历史上尤其是文学上,用为文化的标志常常是所谓“衣冠文物”。《左传》上讲“南冠”,《论语》中讲“左衽”,后来一直用为文学典故。杜甫写明妃也是着重写“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与王安石写的“着尽汉宫衣”,实际是同一手法。杜甫、王安石皆设想通过“不改汉服”来表现明妃爱乡爱国的真挚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既不因在汉“失意”而减弱,更不是出于对皇帝有什么希冀(已经“心知更不归”了),不是“争宠取怜”。因此,感情更为纯洁,形象更为高大。接着又补上“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把明妃一心向汉、历久不渝的心声,写到镂心刻骨。梅尧臣也说“鸿雁为之悲,肝肠为之摧”。王安石写得比梅尧臣更为生动形象。

  最后,又用“家人万里传”来说,以无可奈何之语强为宽解,愈解而愈悲,把悲剧气氛写得更加浓厚。更妙的是:笔锋一带,又点出了悲剧根源,扩大了悲剧范围。明妃这一悲剧的起点可叙从“入汉宫”时写起。汉宫,或者说“长门”,就是《红楼梦》中贾元春所说的“见不得人的地方”,从陈阿娇到贾元春,千千万万“如花女”,深锁长闭于其中。以千万人(有时三千,有时三万)之青春,供一人之淫欲。宫女之凄凉寂寞,可想而知,而况宫女的失宠与志士的怀才不遇,又有某种情况的类似,所以从司马相如《长门赋》到刘禹锡的《阿娇怨》,还有《西宫怨》之类,大都旨写这一题材,表现出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广大宫女的同情,或者抒发出“士不遇”的愤慨。唐人“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早在王安石之前就描写过了,只是说得“怨而不怒”;王安石却多少有点怒了。李壁说:王安石“求出前人所未道”,是符合实际的;至于“不知其言之失”,则是受了王回、范冲等人的影响。王回引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却忘了孔子也说过“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论语》);特别是误解了“人生失意无南北”一句。王回本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他以政治偏见来论诗,难以做到公允。

  其二

  首两句写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毡车百辆相迎。《诗经》上有“之子于归,百两(同‘辆’)御(迎接)之”的诗句,可见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礼来迎明妃。在通常情况下,礼仪之隆重,反映恩义之深厚,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笔。其中“皆胡姬”三字,又为下文“含情欲说独无处”作伏笔。

  关于明妃对此的反应,诗中写她“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中也说:“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他们意思是说明妃与胡人言语也不通,谈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乐。

  王安石通过在诗中突出一个细节描绘来表现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接着,他又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听者被感动到这个地步,则弹者之内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从听者的反应中写出的。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的描写;末四句则是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这四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汉恩自浅胡自深”——明妃在汉为禁闭于长门中的宫女,又被当作礼物送去“和番”,所以“汉恩”是“浅”的;胡人对她以“百辆”相迎,“恩”礼相对较“深”。这句讲的是事实。第二层讲“人生乐在相知心”,这是讲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应该乐而不哀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就接入第三层:明妃在胡不乐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当时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与常情不同,是因为她深明大义,不以个人恩怨得失改变心意,而况胡人也并非“知心”。四句分三层,中有两个转折,有一个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处(方东树《昭昧詹言》)。南宋初,范冲“对高宗论此诗,直斥为坏人心术,无父无君”(李壁注解中的话,此据《唐宋诗举要》转引),完全是没有懂得此诗。范冲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贯反对新法的人,挟嫌攻击,更不足据。其实王安石这样描写明妃,这样委曲深入地刻画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义,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风俗”的,在当时是针对施宜生、张元之流而发的,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明妃曲二首》体现出王安石注意刻画人物的特点,从描绘人物“意态”,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细节描写,相当于是把写小说的一些手法用入诗中。而在“用笔布置逆顺”及“章法疏密伸缩裁剪”等方面,则又是把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来写诗。这样,就使诗歌的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诗歌的表现能力更强。由于两者结合得较好,故虽以文为诗,而形象性并不因之减弱,此诗末四句以形象来进行议论,即其明证。王安石既以小说手法与古文笔法来写诗,读者也就应以读小说、读古文之法来读它,才能读懂诗。

  争议

  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王安石是历史上有名的“拗相公”,这两首诗大做翻案文章,也充分表现了他“拗”的性格。一则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替毛延寿开脱。再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和认为昭君出塞是悲剧的唱反调。三则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着重“相知”二字,这就更进一步了。既然失意无分南北,与其留在汉宫做被困长门的“阿娇”(其实对王昭君而言,假如她不是自请遣嫁匈奴,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汉元帝,连阿娇都做不成的),倒不如远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了。翻案文章,做到这个地步,那已不是“昭君怨”而是“昭君乐”了。

  评论

  说来有趣,昭君出塞,是喜剧还是悲剧,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唱对台戏的不仅杜甫和王安石而已。

  昭君墓周围有很多诗碣,其中一首诗碣刻的诗是: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汉,万里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域赋秋风。“卫霍”即汉朝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诗人把王昭君与“卫霍”相提并论,对她可说是高度赞扬了。不过诗中虽没明言,但显而易见,诗人笔下的王昭君是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番的。是则在昭君的“得意”(诗人“我独羡遭逢”的“得意”)中也还有怨在。

  近人郁达夫也有一首咏王昭君的诗,命意和此诗相类。郁诗道: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当年若贿毛延寿,哪得诗人说到今。

  写王昭君是抱着“爱君”(汉元帝)之心,为保主上江山而去“和戎”。就命意和技巧来说,这首诗都不能算是佳作。不过这是郁达夫的“少作”,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8岁。

  王安石《明妃曲》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第一部分中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得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这样就写出了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生生古代美女形象。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前人于此,往往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之外,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这样的王昭君,就不惟可悲,而且可敬。

  创作背景

  北宋时,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王安石的诗 7

  君难托

  宋代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人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叶。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译文

  槿花早晨开放黄昏时就已凋谢,我的命运与花难道有什么差异。

  回忆过去相逢时都在青春年华,两情没有确定是谁最先提及?

  为你的缠绵情意所感动我就随你而去,替你操持家计而辛苦不息。

  人事的翻覆变化哪能预先想到?你听信诽谤之言不多久就将我离弃。

  出嫁时的罗衣我羞于再穿,如今才觉悟你不可依托悔之莫及。

  你虽然不可信托啊,当初的海誓山盟我还是不能忘记!

  注释

  君难托:很难把什么托付给你,意思是你很靠不住。

  槿(jin)花:锦癸科植物。早上开花,晚上就萎谢了。所以古代文人多用来比喻夫妇之间不能长久的爱情。还:就。坠:凋落下来。

  妾身: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一般在对男子说话时用。宁:岂,难道。独:表示反问,相当龄“难道”。

  昔:过去,从前。俱:都是。

  未许:没有肯定的答案,设有定论。先:此处指感情更深。

  绸缪:缠绕,这里形容感情融洽。逐君去:跟随你去

  家计:家庭生计,生活。良:实在。

  人事:人情。反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事情变化多端。

  须臾:片刻。一会儿。离:抛弃,丢弃。

  罗衣:绢帛做的衣服。更著:再穿。

  悟:醒悟,明白过来。

  旧时约:从前的誓约。

  创作背景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宋神宗还在当太子时便对王安石很敬佩,即位不久重用他,全力支持他变法。后来由于变法收到了极大的阻力,神宗渐渐缺乏信心,加之有人屡进谗言,王安石只好自求罢相,退居金陵。

  赏析

  王安石的这首弃妇诗写得通俗易懂,而又缠绵悱恻,哀怨幽深。这首诗就是一位遭受遗弃的女子的悲诉,诗中展示出她的不幸遭遇,同时也对负心汉予以谴责。

  全诗是这位弃妇的独白。她先以朝开暮坠的槿花为喻,自己的命运又和它有什么区别呢?这一比喻一开始便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而朝开暮坠,更反映出变化反复之快。接着便展开回忆:起初昔日相逢,都是青春年少,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喜悦;男欢女爱到了极致,真不知谁的情感更为真诚浓烈。“两情未许谁最先”,可以想见其爱之深、之切、之浓。她终于被他的缠绵的情意感动,嫁给了他,为他操持家中生活,备尝辛苦。由此也可想象她的渐渐憔悴、衰老。果然,不久丈夫变心了。表面看来他是因听信谗言而立即休弃了妻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假如这位丈夫真是十分疼爱妻子,区区谗言能使他们分离吗?如此看来,人事翻覆,不是谁能知,而是必然的'结果。从“两情未许谁最先”到“谗言入耳须臾离”,前后转变,何等急剧,态度对比,又是何等强烈!活生生的事实使她非常伤心,看着昔日嫁时的罗衣,她感到悔恨,羞于再穿;她终于明白,像这样喜新厌旧、反复无常的人是无法寄托终身的。然而传统的中国女子是多么痴情啊,她即使知道丈夫并不可靠,但她仍念念不忘昔日他们之间的誓约。应当说这位弃妇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她的命运、她的性格,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里,广大不能主宰自己命运妇女的共同特征。读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忠实于爱情,勤劳朴素,却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甘于这种命运的传统妇女的形象。

  《君难托》写出了封建时代的妇女爱情生活毫无保障,就像朝开暮谢的槿花那样,随时会遭到摧折,反映了妇女深受迫害和凌辱的同时,对那些负心汉表示了鄙视的态度。全诗从比兴开始,以叙述展开,情意深厚婉曲;同时运用前后对比手法,对照强烈;诗的语言质朴,颇具民歌特色,值得吟味。

  诗的起首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朝开暮坠的槿花来比喻弃妇。她和槿花的命运难道有什么区别吗?用反问来加强语气,实际是作出“毫无区别”的肯定回答。“忆昔”是回忆往事,记得我们刚相识时,都还年轻,相互爱慕,也不知是谁先吐露出爱情,两人的爱情简直是分不出高下的。这种回忆是甜蜜的,少男少女最痴情,那个负心汉在当时确实曾真心爱过她。正因为被他缠绵的情意所感动,她才决心跟随他去,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他。“君难托”的主题,到此交代了“托”的经过,以下再展示“难”。

  第一难是“成君家计良辛苦”。婚后当了家庭主妇,要操持好全家的生活实在很辛苦。可以想像得出,上有不太好伺候的公婆,下有爱挑剔生事的叔姑,众口难调,左右为难。第二难是“人事反覆那能知”。人情变化得很厉害,说变就变,翻脸成仇。这里既指说男方的亲属,也是说她的丈夫。前者是说坏话,进谗言的人,后者是听信谗言而变心的人。“谗言入耳须臾离”既是对进谗者的谴责,也是对轻易听信谗言的丈夫的怨恨。“须臾离”形容丈夫离弃她的突然,事起仓促,顷刻之间便把自己抛弃,她毫无思想准备,婚变之后,她成了受害人。对这一遭遇,女主人公有什么想法?“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一个妇女被丈夫休弃总是一件让人感到羞愧的事,哪怕她毫无过错,但要重新穿上娘家带来的出嫁服装回去,真是脸上无光。此时此刻她才醒悟到她把终身托错了人,这个负心汉是多么靠不住啊!全诗至此,应当说是叙事已毕,主题已出,意境已尽,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再加两句表白来作结尾:“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尽管明白了“君难托”,但那段痴情,那种忠于爱情的品性仍不改变,因为我仍然不能忘掉从前发过的爱情誓约,我还是信守旧时之约,忠诚如初。女主人公的人品与性格被突出了,她的高尚情操更反衬出那负心汉的可耻卑劣,而那种被遗弃的痛苦和怨恨之情也就表现得格外的强烈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谗言入耳须臾离”一句可作为双关语来解读,暗示君臣之间难以相处。末两句真实地表现出女子被休后的留恋之情。古时被罢贬的忠臣亦如此。“君难托”还可能含有“伴君如伴虎”的思想,君王一朝变心,为臣的便再无立身之地了。结句又表现心情上的矛盾,还抱有尽管男子薄情,自己仍然盼着破镜重圆的幻想。由此可见,如果把这首诗作为王安石对宋神宗的怨望来读也未尝不可,但这种怨望并不是一般的消极哀怨,而是我行我素、矢志不渝的表白。

  王安石的诗 8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宋]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其四始皇驰道

  [宋] 王安石

  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

  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

  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

  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七华亭谷

  [宋] 王安石

  巨川非一源,源亦在众流。

  此谷乃清浅,松江能覆舟。

  虫鱼何所知,上下相沉浮。

  徒嗟大盈北,浩浩无春愁。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九昆山

  [宋] 王安石

  玉人生此山,山亦传此名。

  崖风与穴水,清越有余声。

  悲哉世所珍,山出受欹倾。

  不如鹤与猿,栖息尚全生。

  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宋] 王安石

  周南麟趾圣人风,未有驺虞系召公。

  雅颂兼陈为四始,笙歌合奏以三终。

  讨论诏使成书上,休澣恩容著籍通。

  墙面岂能知奥义,延陵听赏自为聪。

  次韵杨乐道述怀之作

  [宋] 王安石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

  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

  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

  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次韵张德甫奉议

  [宋] 王安石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

  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

  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

  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答裴煜道中见寄

  [宋] 王安石

  君游苦数归苦晚,一驿险有千里远。

  知君陟降旦暮间,马力不劲厌长坂。

  雨脚坠地花枝低,风头入溪蒲叶偃。

  此处登临不奈愁,琼树森森遮叠巘。

  答孙正之

  [宋] 王安石

  无才处处是穷涂,两地谁传万里书。

  节物峥嵘催岁暮,溪山萧洒入吾庐。

  南归犹喜寻同志,北去还闻困索居。

  佳句不须论旧约,相随阳羡有篮舆。

  答扬州刘原甫

  [宋] 王安石

  少食苦不足,一官聊自谋。

  为生晚更拙,怀禄尚迟留。

  黾勉讵有补,强颜包众羞。

  谓我古人风,知君以相优。

  君实高世才,主思正绸缪。

  哿矣哀此民,华簪宁易投。

  王安石的诗 9

  王安石是宋代大诗人,他对诗作中的每一个字眼都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就如《王安石改诗》这篇文章中所讲的。文章主要记叙了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反复修改了十多次才确定了用字。

  对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字眼,也许我们不会浪费甚多时间,敷衍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大致意思就是那样。但对于王安石来说就不一样了——虽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字眼,但也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要让每一个字都完美无憾,才能达到应有的意境。

  生活中有些细节,我们注意到了吗?“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处处需要留心,处处都是细节。虽说“人无完人”,但毕竟“不完美”的人的程度已是不同的——“接近完美”or“接近不完美”。

  “接近完美”的人几乎会注意到每一个可见而又微小的细节。比如我们班有个同学,他是每一个细节都要扣到完美的人——字不好看,练!英语发音不标准,朗读!作文语言表达不生动,积累练习!……总之每一项都得精益求精。但一天只有24小时,除了学习时间、吃饭、睡觉时间,所剩时间不到四分之一。在这四分之一的时间里,你要休息,剩下的时间更是一瞬即过。但,为了接近完美的人,你必须把每一分钟都紧紧抓住,即使它一瞬即过。

  不注意细节的人大大咧咧,什么琐事都不在意。什么字不好随它去,成绩不好也随它去。总叫周围的人不要注意那么多细节。可是细节等于问题,问题一个一个地摞过来,那你的懒惰与缺点也就暴露无遗了。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真没错!王安石作为一个大作家都要对一个可有可无的字眼精雕细琢,那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做好每一个细节,迈好人生每一步。

  王安石的诗 10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春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在奉诏进京的途中舟至瓜洲,夜间停泊。此时,诗人虽身在瓜洲,但心仍然依恋着江宁故居,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小诗。

  诗文中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经过了多次修改。(南宋洪迈《客斋续笔》卷八对该诗草稿的.修改过程有记载。)最初用“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这样一改再改,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八百年来,无数诗人、教师、评论家不断称誉这个绿字改得好。然而诗人何以要这样一改再改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全诗的主题,“绿”字用在这里可谓是点睛之笔,其色鲜明,由原来的形容词变为动词,唤起了江南一片春色,唤起了联想,引起了思归的念头,这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照应。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上这样说:“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坡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

  《王安石改诗》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

  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就。

  王安石的诗 11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⑸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张港先生著《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

  赏析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王安石的诗 12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宋代 王安石

  西江望士众长兼,卓荦传家在一男。

  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龛。

  桂堂发策收科选,樱苑颁诗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试可,小州怀绂果才堪。

  分台拜职荣先入,抗疏辞恩耻横覃。

  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龙鳞直为当官触,虎穴宁关射利探。

  朱毂兽头终协梦,粉闱鸡舌更须含。

  均输北转荆门鷁,劝课西临蜀市蚕。

  期信有儿迎郭汲,食贫无地乞羊昙。

  櫜垂铃栈驼鸣(囗中加竭去立),节拥棠郊虎视眈。

  归见广墀瞻斧藻,对扬初服改朱蓝。

  进班华省财方阜,出按穷边虏稍戡。

  帝命贾琮当冀北,民歌姬奭次周南。

  投壶飨客鱼无乙,伐鼓搜兵马有驔。

  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

  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大斗时时能剧饮,轻裘往往只清谈,

  乾龙已应天飞五,晋马徐观昼接三。

  道在君臣方自合,德侔乡长亦谁惭。

  便蕃肯较平生宠,放旷皆知雅性妉。

  委佩去辞廷殖殖,扬舲来得府潭潭。

  一尊客语从容尽,千里人情委曲谙。

  岂但故多扶杖祝彭聃。

  幕中俊乂闲刀笔,帐下骁雄冷剑镡。

  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

  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

  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

  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

  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

  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

  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

  王安石的诗 13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试题一: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试题二:

  ①“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答: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③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翻译:

  一个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一: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赏析二: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连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的《》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市盐埠岭),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罢相后得封宁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正公集》。

  王安石的诗 14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独山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红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咏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西江月·红梅

  词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可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王安石的诗】相关文章:

王安石的诗有04-14

王安石诗全集03-24

王安石的诗元日02-22

王安石的诗全集07-24

《王安石诗全集》03-24

宋代王安石的诗元日08-06

王安石元日诗的意思04-23

王安石诗有哪些04-17

读王安石诗《元日》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