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王昌龄的《闺怨》

时间:2024-07-09 00:44:50 王昌龄 我要投稿

鉴赏王昌龄的《闺怨》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白话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闺怨”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受到了谢诗的影响。

  【赏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句里的“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历代唐诗选本中,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名篇入选最多,明王士祯《艺苑卮言》卷四里说“七言绝句,王江宁(王昌龄曾经做过江宁县丞)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可见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受后人推崇的程度很不一般。关于这首闺怨诗首句的 “不知愁”亦或是“不曾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两个版本也颇具争议,大多数评论家还是赞成应该作“不知愁”来解更为合理。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如果作“不知愁”来解,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其偏向于心灵的一种感知和体认,反映的是一件事或一段经历或某种经验在内心深处留下的印痕,也就是说,光有愁事,不一定会有愁思。如果作“不曾愁”来解,意思就是这个少妇家境优越,生活的无忧无虑,从来不曾有过愁事。侧重的是生命中的一种客观经历,指一个人在人生里程中尚未有过愁事,纵有愁事,也未达到足以使人感到忧愁的程度。对于这两种解释我都有一丝疑惑。下面我想谈一谈我个人读完此诗后对这首诗的理解和体会。

  我也觉得首句应该作“不知愁”来解更好,但是我对于这个“不知愁”的理解却大为不同,我觉得按照常理这个“不知愁”应该解做不知道有多少愁,意思就是这个闺中少妇自丈夫走后内心里十分的忧愁,以至于愁思过多连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了。恰似唐李后主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才更符合人之常情。丈夫从军远征,而且还是在遥远的边塞,生活条件艰苦,离别经年,而作为妻子的少妇一个人形单影只,独守空房,怎么可能会不知愁思呢?而且在唐代社会,有评论家说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 “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所以不知忧愁,或不曾忧愁。也有评论家着眼于那个时代的风气来解。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这两种说法,异议在于纵然这个女主人公青春年少,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波折;纵然想让丈夫立功边塞,觅取封侯。但丈夫从军远征,甚至还会有生命的危险。一别多年,自己独守空房还要担心远征的丈夫,也不可能没有愁思。

  第二句的“春日凝妆上翠楼”,大多评论家认为少妇春日而凝妆登楼,不是为了排遣愁闷,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丈夫在外从军打仗,这个少妇还可能有心情观赏春色自娱自乐吗?恰恰相反,我觉得这句应该解作少妇愁思凝重,百无聊赖,无计排遣心中的苦闷,于是想精心的打扮一下,登上高楼排遣一下内心厚重的愁思。

  三四两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妇登上高楼本来是想排遣一下心中的苦闷,不料却忽然看见路口的杨柳抽出了新绿。看见这美好的春色,更加后悔让夫婿远行。“忽见”两字写出了少妇可能多日未曾出门,也未曾登楼。这一登楼才忽然发现外面已春色弥漫了。通过这句少妇孤灯只影相伴的寂寞更可以想见。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杨柳色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看到陌头的柳色青葱,盎然春意,才意识到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觉得再打扮也没有意思,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没有一点快乐了。“悔”为诗眼。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但是这样解释完之后,我才发现,虽然更符合常理了,但是这样的解释下来,此诗少了波澜转回,也就太直接了。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如此一来也就少了很多美感。如果按照前人的解释,倒是曲折,从少妇不识愁滋味,到忽见杨柳色,再到后悔,感情上波澜起伏。但是心里总还耿耿与怀,觉得这样的解释不符合常理。也许我犯了欣赏诗歌之大忌,就是太较真。我想也许欣赏写景抒情的诗应该模糊一些,体会其中美感,但是欣赏此类有些叙事类型的,未必较真一些也不对吧。以上为对此诗的一点浅薄之见。

【鉴赏王昌龄的《闺怨》】相关文章:

王昌龄《闺怨》全文及鉴赏07-19

王昌龄:闺怨11-21

王昌龄《闺怨》赏析10-29

王昌龄《闺怨》赏析08-22

《闺怨》唐诗鉴赏06-14

王昌龄《闺怨》赏析(6篇)09-28

王昌龄《闺怨》赏析6篇11-02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06-29

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08-16

王昌龄《出塞》鉴赏及赏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