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职业》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10-10 19:10:48 汪曾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汪曾祺《职业》练习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练习及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练习及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汪曾祺《职业》练习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职业》练习及答案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壁虱药!虼蚤药!”

  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

  “卖杨梅——!”

  “玉麦粑粑——!”

  她们都是苗家打扮,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下一点盐,蒸熟,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像一把老式的木梳。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小孙子吃。这玩意好消化,不伤人。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遛,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它总不好好走路。马夫拽着它的嚼子,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是三十多年前在昆明写过的一篇旧作,这一次是第三次重写了。)

  【练习】

  小题1: 在写卖糕饼的孩子的叫卖之前,作者还写了好几种叫卖,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 赏析买糕饼的孩子的人物形象。(4分)

  小题3: 说说这篇小说的结尾的妙处。(3分)

  小题4: 小说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饼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各种吆喝声形成了一幅四十年代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各种忙碌的叫卖声也为小说定调,表现了动荡年代生活的奔波劳碌。

  ②描写了买糕饼的孩子的“同行”们,为买糕饼的孩子的出场铺垫。

  ③各种职业,各种风格,与买糕饼的孩子的动听的叫卖声互相衬托,突出买糕饼的孩子的特点。

  小题2:是一个失怙,失学的儿童,但是少年老成,懂事尽职,在沉重乏味的职业中不失童趣童心。

  小题3:①是游戏,也是对自己的揶揄调侃,表现了买糕饼的孩子的童心童趣。

  ②是幽默,但是有些辛酸,是含泪的笑。

  ③意料之外,戛然而止,引人回味。

  小题4:不好。

  ①从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吆喝,买糕饼的孩子是其中详写的一个点。

  ②从主题上看,职业是对人的限制,对人的拘束,意味着人的生活模式的固化,这种固化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格外令人同情。

  ③以“买糕饼的孩子”为题,主题会接近于“失落童年”;而“职业”为题,小说的内涵更深远,是“人生的艰辛”。

【汪曾祺《职业》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汪曾祺《黄油烙饼》练习及答案11-04

汪曾祺《葡萄》阅读练习及答案05-27

汪曾祺《玉渊潭的槐花》练习及答案11-04

汪曾祺《昆明的雨》阅读练习及答案10-28

汪曾祺《卖蚯蚓的人》练习及答案10-31

汪曾祺《戴车匠》练习及答案08-18

汪曾祺《收字纸的老人》练习及答案08-01

汪曾祺《岁月钟声》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8-12

汪曾祺《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06-23

汪曾祺《冬天》阅读答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