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之涣的边塞诗

时间:2022-06-07 02:13:29 王之涣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王之涣的边塞诗

  王之涣的边塞诗在中国的诗坛上非常的有名,展现了边疆战士渴望和平的心愿,也抒发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的情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浅析王之涣的边塞诗,欢迎阅读欣赏!

  1、《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诗词鉴赏】

  王之涣这首《出塞》也称为《凉州词》,首句在《全唐诗》中为“黄砂直上白云间”,从意境上说,比起“黄河远上白云间”差得太远。“黄河远上白云间”给人的印象是壮美感觉,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到辽远高阔的境界。而且其艺术效果不是“黄砂直上黄河间”景象所能比拟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诗中第二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黄河远上这种意境,才正好与“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气象相比配。作为万仞山的背景就是黄河汹涌奔流远上的气势,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作为塞上的一片孤城更加显得处境孤危。

  前二句极力描述了塞上河山的壮丽,后二句笔锋一转却是羌笛所奏的《折杨柳》曲调,戍边的征人在这种满怀情思的悲调中引起离愁之感。似乎笛声在怨杨柳,强烈的`怨情而用“何须怨”宽解的语气来缓冲,使人觉得含蓄深沉,也为尾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进行合理的过渡。玉门关一语入诗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玉门关荒凉,连值得思绪的青青杨柳都不生长,尽管羌笛尽吹,想引来春风度关,可是,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悲壮、悲凉,却又不失慷慨。此诗前二句写得壮采,后二句又如此深情,不愧为千古绝唱。

【浅析王之涣的边塞诗】相关文章:

王之涣边塞诗11-18

王之涣的边塞诗07-26

王之涣的边塞诗合集04-22

王之涣的边塞诗有哪些11-18

王之涣边塞诗有哪些11-28

王之涣属于边塞诗派12-25

王之涣边塞诗(精选9首)06-13

王之涣的边塞诗代表作09-23

浅析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特色11-08

王之涣事迹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