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

时间:2024-07-17 21:11:51 文天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人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

  引导语:文天祥勤王抗元之际,曾先后三次举兵,其中两次都与梅州客家人颇有关系,所以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有很大的渊源,我们一起来了解。

诗人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首悲壮的英雄史诗。这首诗出自南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伶仃洋》。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先后钦任赣州知州、太子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1275年文天祥奉命率部勤王抗元。1278年12月在海丰县五坡岭被俘,誓不降元。后于元都被杀害,壮烈就义。

  以梅州为根据地举兵抗元

  说起文天祥,梅州客家人都肃然起敬。因为文天祥勤王抗元之际,曾先后三次举兵,其中两次都与梅州客家人颇有关系。期间,他都是在闽粤赣边之赣南闽西梅州三地,利用客家人宗族关系发动组织义军,并曾先后两次抵驻梅州,以梅州为抗元根据地。据史谱载,第一次当在1277年初,时文天祥第二次举兵,在家乡赣州“发郡豪杰,并溪洞山蛮”,号称二十万大军“率之入卫”,先在福州、莆田间会合后即兵分二路,掩护南宋王朝王室撤退。一路由张世杰、陆秀夫统领,护端宗昰走海路至泉州、潮州而惠州;一路为陆路,由文天祥率义军一边抵抗元兵,一边护广王昺,走汀、杭、梅州而惠州。1277年3月抵达梅州后,文天祥即以梅州为根据地。在梅州,他与知州汤执中同授权蔡蒙吉任梅州签书事兼统督,组织义兵。三省边客家人即在此时踊跃投入文天祥队伍,大批进入梅州。据《福建通志》及谱史载,足有60余姓七万余人。4月文天祥即引兵北上,迎击由江西南进的元将阿楼罕。从梅州镇平山地出发,辗转经赣粤边筠门岭之盘古隘、狼口洞(羊角村)、白埠等要津之地,直指会昌、瑞金,势如破竹,接着又取得宁都、于都大捷。但是,这时另一路元军易正大等部已从浙江攻进福建。由于福州、泉州一带南宋守军不战而降,此路元军很快进占福州、莆田、泉州、汀杭,向广东推进,攻陷梅州。

  6月,文天祥亦在江西兴国硿坑遭元军袭击兵败,只好依原路后撤,并再次收复、退守梅州。由于撤退仓促,家眷紧张上路,连自己的第二、第三两个女儿都死在荒乱之中。

  第二次抵驻梅州后,文天祥在拱卫梅州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面将最为得力的宗姓组成的义军,分别部署拱守在东北部蕉岭、武平间(含文福、广福)和正北面梅平间(今城北梅西一带),一面深入百姓之中,进行安抚工作。当他得知蔡蒙吉已尽忠,被元将所杀,即“嘉其忠义,遂遣将诣兴(宁),祭上人抵礼,并迎其柩返梅州葬之”。为表其坚贞,赐以“乡贤”称号,迎其神主入梅州学宫至圣先师庙,并赐圣旨金牌,谥曰“忠节”。文天祥还在蔡原籍松源祖祠内,亲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以彰其德。再在其门首竖立“三代进士德泽坊”及“童魁坊”以表其家学渊源。文天祥对蔡蒙吉的生平历史作了很高评价。

  忠于南宋王室誓死不降

  此后,文天祥统兵驻梅州达半年之久。1278年春,元军从海陆两路追击宋帝昰。宋帝昰在张世杰、陆秀夫的簇拥下,从潮州走秀山,至南澳,遇飓风,船坏,士兵死者过半,后赵昰因落水惊悸成疾,病死舟中。文天祥即与张世杰、陆秀夫议立赵昺为帝,7月,迁新会南大海中的崖山。为了忠于当时的王室,誓死战斗,从此年夏起,文天祥再次从梅州起兵勤王,率梅州客家人组成的二万义兵,转战“至循州,集散兵,屯岭南,复惠州”,他忠肝义胆,大义超然,公而忘私。由于长途跋涉,天气酷热,长女、六女也病死于河源行军途中。又“奉其母行,收兵海丰”,结果其老母病亡,只好复进兵潮阳。在潮阳的战乱中又死了第四、第五女儿。

  1278年12月20日,当文天祥再次走海丰,准备在海丰五坡岭造饭吃、然后再渡海时,被元将张弘范侦知,率骑兵拦截追上,文天祥被俘。随后被元军执持渡海,过伶仃洋,围攻崖山,企图逼使文天祥劝降。文天祥严词拒绝,几次吞樟脑自杀未遂,后被押解北上元都杀害。此时张世杰、陆秀夫孤军苦战,保卫宋帝昺,次年(1279)三月,负赵昺投海而死,至此南宋亡。当文天祥在海丰被俘时,随其担任前锋的义军士兵大多已渡海,文天祥被俘后,他们便散失于伶仃洋域至香港、澳门间及至海外。后卫及后续部队大多未随者则幸免于难,其中相当部分亦原路辗转返回,最后到梅州各县隐居下来。据众多姓氏谱史载及不完全统计,此类客家姓氏在梅州开基的足有34姓之多,其中就有如丘姓、廖姓、谢姓、叶姓等等,各姓氏族谱对此都有明确记载。

  被梅州人奉若“神明”

  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于南宋末这一勤王抗元的辉煌历史,构成了梅州历史文化中独特的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为了纪念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梅州人民不但一直没有忘记文天祥,而且把文天祥奉若“宗贤”、“乡贤”,乃至“神明”。从明朝正统年间起至清朝、民国,梅州人民先后在梅州城内不断建起了“凌风楼”、“双忠书院”、“五忠祠”、“七贤书院”等,如同纪念梅州至圣先贤一样,以纪念褒扬文天祥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但这些纪念设施后来都因年代久远或其他原因,先后被毁殆尽,就连最早并最具代表性的“凌风楼”也被拆弃了。目前遗存的只有1937年抗日战争之际改建在江北金山顶的“七贤亭”,虽然1987年梅县人民政府曾拨款作了重修,却也显得尘封和冷落。

【诗人文天祥与梅州客家人】相关文章:

诗人文天祥的名言08-22

文天祥诗人爱国故事10-03

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就义06-27

爱国诗人文天祥从容就义09-21

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古诗鉴赏09-12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07-09

诗人文天祥《正气歌》赏析06-30

正气歌南宋诗人文天祥07-11

南宋诗人文天祥正气歌08-29

诗人文天祥写的正气歌原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