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词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4-11-30 09:04:46 温庭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温庭筠诗词的美学特征

  引导语:晚唐五代诸家词中,温庭筠之词以标举名物、浓绮艳丽和耐人寻味著称,对其他花间词人影响甚深,今天我们来看看,温庭筠的诗词中的美学特征。

温庭筠诗词的美学特征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在温庭筠现存的七十首词中,《菩萨蛮》十四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果要在这十四首中选择一首来品读,毫无疑问,这一首是最合适不过的,不仅因为《花间词集》以这一首开篇,更因为其集中体现了温庭筠的文学艺术水平和诸多美学风采。

  美学特征

  读完这首词,呈现在读者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众多华美的物事,比如“小山”、“香腮”、“蛾眉”、“绣罗襦”、“金鹧鸪”等,而遍观温词,比如《菩萨蛮》其他作品,“水精帘”、“鸳鸯锦”、“双鸂鶒”等相似物象并不鲜见。这就仿佛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金碧灿烂的所在,读者可以感受到周围散发的色彩是如此光艳照人,至于这个居室作何用处,初读之下,却感觉词人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字里行间也未融杂半点感情,只是从一个上帝的视角,非常冷静地描写客观存在,给人营造一种极美的感官体验,但留下的空白,只能依靠读者去想象和填充。

  可以看出,温飞卿填词擅长标举名物,罗列丽珍,“逐弦管之音,为侧艳之词”。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温飞卿的词评价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正是对温飞卿描摹对象和艺术特征的高度概括。富丽秾艳的环境刻画,精巧细腻,含而不露,充满想象力和画质感,读来令人口齿生香,眼光发亮,神采飞扬。

  推究原委,一方面,这是晚唐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日趋衰败,已是夕阳晚景,文人抱才而困,整日耽于享乐,盛唐浑厚气象不再,辞藻绮丽之风盛行。另外,也与温飞卿落魄的人生经历、不羁的狂放个性和丰富的艺术气质等原因有关。飞卿一生仕途多舛,又长期羁旅南方,流落于烟柳弦歌之所,加之其对感情敏锐的觉察力以及达人的才思,很容易受到颓废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温飞卿之词还有一个艺术特点,就是善于将具象抽象化,或者制造歧义,故意拉开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让人不明所指,产生一种模糊的美感。如词中“小山”二字,一个符号,读者见之立刻与现实生活中的青山联系起来,可是小小闺阁之中,如何容得下一座小山呢?北宋词人王观有一句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古代女子画眉常作小山之状,以此为证,那么这里所指就是女子黛眉的意思吗?并非如此,因为后面一句“懒起画娥眉”很明显就是在说描眉之事,词中断然不会出现隔句重复叙述同一事物的道理,这违背了小词讲究精练的原则。

  叶嘉莹老师在《唐宋词十七讲》里曾列举过这个“小山”所指的可能性,有“山眉”、“山枕”和“山屏”等三种说法,并且进行了仔细的论证,认为此指“山屏”比较恰当,可联系起后句“鬓云欲度香腮雪”来看,私以为仍不十分令人信服,因此句和后六句描述的皆是女子的梳妆打扮,如果“小山”所指“山屏”,即此处是对房间的描述,那么这首词对房间和女子梳妆的描述就是一对七,可温飞卿不太可能描写房间只一句就打住的道理,这显然有些单薄且不具对称的美感,要么是二对六或者四对四,不然就是整首词都在叙述女子晨妆的全部过程,而从通篇看来,这个可能性恰是最大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其实也是写女子的妆束,因后一句“鬓云欲度香腮雪”说的是女子的发型和雪肤,揣摩“小山”应该是写头上的其他部位。再说后面的“新贴”,也有歧义,到底是“熨贴”还是“贴绣”,也令人琢磨不透。

  这种一词多意、飘渺不定的现象,其实也不用深究其确指,也可以顺便理解为多指,此处恰恰体现了词人语言精练通达,情致婉约韵遥。

  总结

  温庭筠的词,色彩秾艳,意象华美,其《菩萨蛮》十四首更是品物高洁,变幻多端,读者不必纠结作者的具体所指,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挖掘其中存在的质素蕴含的丰富潜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温庭筠诗词的美学特征】相关文章:

温庭筠的诗词01-26

温庭筠的诗词04-03

温庭筠的诗词鉴赏05-06

温庭筠的诗词鉴赏11-08

温庭筠诗词赏析09-27

温庭筠词题材特征的时代心态05-28

温庭筠诗词全集选03-26

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06-09

温庭筠古诗词大全06-18

赞美学校的诗词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