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文教案
《小石潭记》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的手法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小石潭记课文教案,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一.教学内容:
《小石潭记》
二、重点、难点: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新课讲授:
1.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改革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当权派同流合污。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的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的抑郁和苦闷;有的反映当时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谴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等。《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期的代表作品。
《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文言字词注音:
卷石(quán)参差(cēncī)寂寥(liáo)摇缀(zhuì)隶(lì)
悄怆(qiǎochuàng)俶尔(chù)佁然(yǐ)嵁(kān)
翕忽(xī)幽邃(suì)坻(chí)
3.朗读课文:
4.文言词语总结: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5.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玉、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越响声,(我的)心情高兴起来。(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岩石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和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到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而又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的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没有别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就题字离去。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6.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水尤清洌”)写小石潭的方位和循声发现它的情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指明了小石潭的方位。“小丘”,即前一篇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中说的小丘,是小石潭方位的参照物。“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水声悦耳,引动了作者的好奇,当然要去看个究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寻到小石潭的经过。“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又为后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设下伏笔。“水尤清洌”,循声而来,直写潭水,极其自然。“尤”字,是拿它与前篇的钴鉧潭相比。
第二层(“全石以为底”到本段结尾)写小石潭的概貌。“全石以为底”,着意突出了一个“石”字,又暗含了一个“小”字。“近岸,卷石底以出”形成坻、屿、嵁、岩,真是造化奇特,令人感到神妙无比,再抬头环顾潭的四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在轻风中“参差披拂”的景象,不仅使人感到小石潭的神奇,而且深感它的秀美。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潭的水源。也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对潭中游鱼数目竟一目了然,不只表明了水的“清洌”,又暗示了石潭之小。“空游无所依”也贴切地描绘了鱼儿的动态。“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静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从这动静交错的描写中作者刻意抒写了鱼儿的“欢乐”,“似与游者相乐”。人迹罕至,幽深寂静的环境,竟透出如此盎然生意,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动。短短的几十个字,把物态、物情、感受全写出来了。
第二层(第3段)写潭的水源。“潭西南而望” 写水源方向。抬头远望,这一层是由近及远地写。“斗折蛇行”,北斗横陈,静态,蛇行蜿蜒,动态。“明灭可见”,写远望那溪流时隐时现的景观。“其岸势犬牙差互”,用几个字扩展一笔,写出了溪流的“岸势”。而溪水来路迷离扑朔“不可知其源”,更使人感到又有一层神秘。文句虽短,但韵味隽永。
以上两幅图画,一幅是潭的近景,一幅是潭的远景,写得都极为真切。
第三部分(第4段)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照应了开头的“隔篁竹”,又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深深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反映了当时很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写了他离开小石潭的原由。这一句是“曲笔”;并非是作者的游兴已尽,实在是触景生情,忧伤之至,不能不赶快离开这儿了。从这层意思上,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深沉的痛苦。
7.问题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
①游鱼的“佁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8.小结: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为坻(dǐ)参差披拂(cēn)隔篁竹(huáng)
b、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ù)卷石底以出(juǎn)
c、往来翕忽(xī)悄怆幽邃(chuàng)青树翠蔓(màn)
d、犬牙差互(cī)寂寥无人(liào)斗折蛇行(dǒu)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水犹清冽。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c、闻水声,如名佩环。
d、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如鸣佩环,心乐之()
(3)蒙络摇缀()()
(4)佁然不动()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9)凄神寒骨()()
(10)悄怆幽邃()()
4.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b、四面竹树环合意动用法,以……为环。
c、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d、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动词,在空中游。
5.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久居可以
c、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d、以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以出来
6.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a、(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寞空旷没有别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缠绕着,静悄悄地,没有别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地,没有别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缠绕着,没有别的人,感到寂寞。
(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a、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b、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c、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d、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朝著名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请再任意写出他的两篇作品:、。
9.背诵默写:
(1)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近岸,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c、坐潭上,竹树四面环合,寂寥无人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c、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d、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3)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4)“我”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5)第3段中写溪流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6)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和压抑的心境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
1.姓名诗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广为使用,它一经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天成妙手,立即染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深刻的戏剧色彩。且看第二回,刚刚补授了应天府的贾雨村,新官上任,不免不谙为官之道,碰上薛蟠打死冯渊案,就要发令缉凶。门子虽为小吏却知晓其中厉害,赶紧拿出一张“护官符”来,“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语口碑”,曰: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张“护官符”上隐含了《红楼梦》中有权有势的四大家族的姓氏,你知道指的是哪四大家族吗?
2.《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仙境时,作者曹雪芹借宝玉之手,给我们翻开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红颜淑女们象征她们生命历程的姓名诗和姓名画。下面的两首判词,你知道写的是哪三个女子的命运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3.下面这副对联的谐音包含了四位古人的名字,你看出他们是谁了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4.悲哉!秋之为气。
惨哉!谨其可怀。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创作意图吗?
三、阅读:
文段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1句话显示了石潭的什么特点?
3、本段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游鱼的动态?有什么作用?
文段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段文字中,哪些语句与前文“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照应?简要说明理由。
2、解释文中画线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3、哪些语句交代了离开小石潭的原因,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文段三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写“鹊”“惊”和“蝉”“鸣”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词中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唤起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试题答案】
一、
1.c
2.b
3.(1)向西(2)喜欢它(3)覆盖缠绕摇动连结(4)愣住的样子(5)忽然轻快敏捷(6)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或隐或现(7)互相交错源头(8)包围寂静(9)使……凄凉使……寒冷(10)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深
4.a
5.d
6.(1)c(2)b
7.(1)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澈。
(2)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而又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4)因为环境过于清冷,不能长时间地呆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5)静悄悄的,再没有别的人,(这气氛)使人心神凄凉,透骨的寒冷,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8.《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文学《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
9.(1)a(2)c(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4)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
1.“贾”指宁荣二公之后;“史”,保龄侯尚书史公之后;“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雪”即薛,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四句诗隐含《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代称。
2.第一首中,“玉带林”三字倒读即“林带玉”,指林黛玉;“金簪”即宝钗,雪,谐音薛,指薛宝钗。第二首说的是晴雯,“霁月”,喻雨过天晴,寓“晴”字;“彩云”即雯。
3.鲁素、樊哙、狄青、萧何
4.悼念秋瑾烈士
三、
文段一
1、写潭中游鱼的情趣。
2、写出了潭小和清洌的特点。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静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从这动静交错的描写中写出了鱼儿的欢乐情景。
文段二
1、“四面竹树环合”与前文“篁竹”照应,“寂寥无人”写出了清净,才能做到“隔篁竹”而“闻水声,如鸣佩环”。
2、(这气氛)使人心神凄凉,透骨的寒冷,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这八个字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深深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反映了他当时受压抑的心境。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忧伤之至,只好赶快离开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终无法解脱的深沉的痛苦。
文段三
1、c
2、七八个星天外
3、丰收景象
【小石潭记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课文感悟03-25
小石潭记原文课文03-26
《小石潭记》的课文翻译04-02
《小石潭记》课文要点03-22
小石潭记课文分析03-24
《小石潭记》课文解读05-25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03-28
《小石潭记》课文知识05-20
课文《小石潭记》讲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