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2篇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布石上 布:___________________
(3)隶而从者 隶: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心乐之 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D、乃记之而去 乃石性坚重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答案:
17、答案(1)凉
(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
(3)随从
解析
冽:凉。布:投射,照映,分布。隶:随从。
考点: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18、答案:C
解析:A、代词/结构助词;B、代词,可译为“它”/在“如……何”前面加强反向语气;C、都是“因为”的意思;D、于是/是。
考点: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19、答案: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文言文节奏,要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本题中,“其岸势”是主语,“犬牙差互”是谓语。
考点:文言句读。
20、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解析:要抓住关键词语,如上句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词状语,注意词类的活用。另外还须适当补充和调整。
考点:对文言句意的理解。
21、答案:B
解析:“似与游者相乐”不是“作者与游人同乐”,而是“鱼儿与游人相乐”。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还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玄宗。随从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考点: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然:
(3)以其境过清 以:
(4)不可久居 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斗折蛇行
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潭西南而望
D.凄神寒骨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9.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2分)
答: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处境和 的心情。(3分)
答案:
6.(4分)(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3)因为(4)停留
7.(2分)D
8.(3分)它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9.(2分)隔篁竹,伐竹取道
10.(3分)凄清寂静,孤独寂寞,忧伤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3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本文是按照游踪顺序写的,文章的内容依次为: , 、, 。
3、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与浏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及背景来分析。
参考答案:
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的源流,潭周围的气氛。
3、观鱼时心情时快乐的,从写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以得知,作者融个人感情于鱼儿的愉悦之中;后来坐潭上,心情是孤凄悲凉的,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写可知,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内心深处忧伤凄苦,从自然中获得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抑郁忧伤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曾不若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13.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1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答案:
11.C12.A13.B14.C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5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qī)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设置)州已(通“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bǐ使)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增益)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 (2)不可名状 ( )
(3)凄神寒骨 ( ) (4)以其境过清( )
小题2:下面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乃记之而去B.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C.可为都邑之胜境D.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4:【甲】文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①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②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________”是动。
小题5:【甲】【乙】两文划线句子都是写水,试比较两者写法的不同:
小题6:【甲】文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乐”字,却又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认为这样写矛盾吗?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小题1:(1) 可:大约 (2)名:说出 (3) 凄:使……凄凉 (4)以:因为。
小题2:A D
小题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小题4:②“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③“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题5:不设标准。意思对即可。参考:【甲】文写水先正面写水的清澈;再通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侧面来表现潭水的清澈。【乙】文是运用对仗手法直接来表现水流的`湍急。
小题6:这样写并不矛盾。文中两次写乐,一次是听到水声心生爱意而“乐”,一次是看到游泳鱼似在和游人逗乐而乐。但这种乐是转瞬即逝的被贬的柳宗元内心是寂寞悲凉的,再美的山水风光也难以排遣他内心的凄怆,所以寂寥无人的小石潭只会让他觉得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6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1】(1)即使(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4)因为
【小题2】(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 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小题4】[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小题5】(1)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2)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足够、足有)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佳作,作者写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是_______,可游到最后,心情却感到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填写),只好离开,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青葱的.树枝和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意思相近即可)
3.清澈的水、岩石、绿树(竹、藤)、鱼、溪水等。
4.心乐之 悄怆幽邃 因为小石潭的幽静、寂寞、冷清的环境触发作者内心的隐痛快忧伤。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8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跋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跋: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D )
A.潭西南而望 B.隶而从者
C.跳而东西 D.而他峰又复跃出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佁然/不动 B.乃/记之而去
C.仰视/白日 D.其/峰峦变幻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D )
A.[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2分)
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9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小题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小题1:(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小题1:(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小题1:(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小题1:(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如:(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先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再按要求比较分析即可得出。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即可得出。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_________________
(2)逾石而往有石泓_________________
(3)北堕小谭_________________
(4)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长可十许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搭桥,架桥
(2)越过,经过
(3)落入
(4)弯曲,翻卷
2.C
3.(1)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 音响动山谷
(2)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1
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l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
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hé)B.沉鳞竞跃(yào)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五色交辉()⑵四时俱备()⑶青树翠蔓()⑷俶尔远逝()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分)
答案:
8.C9.(1)交相辉映(2)四季(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4)忽然10.示例:(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11.清澈、透明、纯净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以其境过清 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题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1)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4】作者描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分)
答案
【小题1】 以:因为 差: 交错
【小题2】(1) 潭 中 鱼 /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小题3】①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②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小题4】 幽静 或:幽深冷寂的气氛 孤凄悲凉的心情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以”在古文中意思比较多,有“因为”“把、用、凭借”“认为”“来”等义,本句中是“因为”,“差”是多音字,本句中读cī,意为“交错”。
考点:古文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主要靠记忆,课文注释中的解释一定要牢记,是容易考到的。古文字词不要单个记忆,要放在句子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识记,语言环境是帮助自己理解字词义,有助于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先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划分句子的主谓成分划开即可。其它的附属成分之间无须划分。
考点:文言句子节奏划分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比较简单,易于划分节奏。古文语言的朗读节奏划分,是读好古文和理解好句意的前提,一般是按句子的.意思据其成分关系来划分,比如主谓之间要划开。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还要依靠语感,这个要平时阅读的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解释清楚字词,“斗折”:像北斗星曲曲折折;“明灭”,忽隐忽现;“可”:能够;“凄”,使……感到凄凉;“神”:内心;“骨”,身骨;“寒”:使……感到寒冷,“悄怆”:悲凉;“幽邃”:幽深。
考点:古文句了翻译
点评:本题有难度,有难解字,不太好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一段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一句分析,也可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考点:人物情感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学习中教师有所讲解,易于学生理解。答好这类题目,平时就要在阅读时读得细,深究词句,要从情节细微处体会了解人物情感。学习时老师分析作品人物时,要注意老师提示的一些方法,比如用细节和描写手段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环境来衬托人物等等。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答案07-23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09-12
《小石潭记》练习与答案09-25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09-10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10-02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07-05
《小石潭记》的阅读及答案08-03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10-07
阅读答案《小石潭记》08-08
《小石潭记》随堂练习与答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