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人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人赏析,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人赏析
魏予恬
这首词是由著名的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词中描写了夏夜田园景象。上片写了夏夜的景象:明月慢慢升上天空,月亮照到树枝上,被惊扰了的喜鹊飞上天空。清风徐徐,耳边传来蝉清脆的叫声。人们在稻花香中谈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蛙鸣伴着蝉鸣,此起彼伏......通过描写明月、清风等景物,体现了夏夜田园的朴实之美。下片写了夜行的发现: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以前那个在土地庙旁树林附近的茅屋依旧还在,顺着小路往前走,过去的溪水、小桥依然如故。写轻云,写小雨,写天气时晴时阴,故地重游,写出了夜行的乐趣。整首词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作者对夏夜景色的喜爱。
王奕儒
这首词写的是田野里,夏夜的情景,诗人敏锐地抓住了田野里夏夜的情景,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当月亮缓缓升起,月光照耀在树枝上,吓得喜鹊连忙飞离树枝,清风把微弱的夜晚带到田野里。鼻子闻到一阵阵稻花的香味,人们在谈论今年是个丰收的年,耳边荡漾着一片片青蛙的鸣叫。说明夜晚是多么美妙:芬芳的稻花香扑入鼻子,耳边响起一阵阵叫声,当月光照耀在地上,清风便开始清微的歌唱,树叶沙沙响的叫声在给清风做伴奏。当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山前便开始下起朦胧的细雨。小时候去玩的茅店仍然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里,当转过身时,小溪和小桥隐隐约约的出现在眼前。星星仿佛是这个演唱会唯一的听众,声音是多么美妙啊!雨声伴着地面的敲打为自己的演出成功而感到高兴、愉快。这种美好的境界:听着优美的歌声,又看着这美丽的风景,心里是多么的舒畅。处处表达着诗人堆对田野里得的夏夜的向往。
刘禹辰
这首词写的是夜里诗人的所见、所闻,诗人敏锐的抓住了乡下生活的场景,词的前两句,连续运用了六个景物进行环境描写,写出了深夜的月光惊动了树枝上的喜鹊,半夜,带着偿命的清风轻轻掠过,非常凉爽。上片的后两句是对人的描写,人们在稻花的香气里谈论着今年的丰收时,青蛙也在唱歌和人类一起庆祝。下片前两句,用“七八个”、“两三点”代替真实数量天上的星星密集,山边的细雨蒙蒙。第三句写的是诗人在山间小路漫步,发现曾经光顾过的小茅屋仍在那里,而第四句写的是诗人顺着这条小路走下去的景象让我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诗人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诗中处处都写出了山景象, 也能体现出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
戚舒越
这首词写的是“山野田园”,宋代词人辛弃疾从试觉、嗅觉、听觉,生动形象地将风景描绘出来。上遍主要写的是夜晚,明月刚刚升起,伴着轻柔的微风,倾听蝉的歌唱。一阵阵稻花香味扑鼻而来,村民们在树下乘凉,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对我最有感触的是下遍“七八个”和“两三点”写出了星星若隐若现,一闪一闪的,写出了雨下得很细小,细雨蒙蒙,十分清爽。顺着一条幽静的小路走,转一个弯,就可以看到熟悉的溪流和小桥,溪流慢慢地流着,月光照在上面微波粼粼,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只有上面的小石拱桥显得十分老旧。这里还有一个很早以前的小茅店,它被几棵树木遮挡着,而后面是一大片森林。辛弃疾当时一定会想:如果到了春天,这里一定有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吧!可惜没有人发现这里。词人辛弃疾当时一定会感到兴奋,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篇词中处处体现着辛弃疾对夏夜田园的喜爱,以及他每天夜晚来散步时的轻松愉悦,没有忧愁,心里十分清净不急躁。
李伊泓
这首词是描写田园夏天时的风光,诗人以夜晚串联整首词,从各个方面描写田园时的夜晚。月亮缓缓的升上了天空,离开了那寂静的树梢,惊动了正在休息的喜鹊,它们飞走了。清爽的微风拂面掠过,夜里的蝉也开始唱起了歌,感受清风拂过脸颊,再养一养耳朵,好惬意。在稻花丛里谈着这丰收的年景,闻着稻花香,一群青蛙也来伴奏。抬头望见天边点点的星光洒向我们,山前下起了蒙蒙细雨,雨点落在身上,忽然想去曾经去过的那间小茅店,在树林边的它,还如我记忆中的一样。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熟悉的小桥和溪流又出现在我眼前。诗中的别字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月亮升上了天空离开了树梢,另一层是喜鹊飞离开了树枝。这首词写出了一种恬静的美,更写出了乡村一种特有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闫美琳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著作,生动的描摹了傍晚时,诗人游览山野田园的美丽景色。词的上片通过描写“明月”“喜鹊”“鸣蝉”“蛙声”等,写出了田园中特有的景色。词的下片中“两三点雨”既写出了田园天气的善变,又写出了这场雨的细密、轻柔,那朦胧的景色使人留恋忘返。天空中若隐若现的星星无忧无虑的眨着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落下了飘飘洒洒的雨丝.......这首词中处处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辛弃疾(1140-1207)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⑵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铅山。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语出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别枝,斜枝。
⑷鸣蝉:蝉叫声。
⑸听取:听。取,助词,表动态。
⑹“七八”二句:何光远《鉴诫录》卷五“容易格”条:“王蜀卢侍郎延让吟诗,多着寻常容易言语。有松门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⑺旧时:往日。茅店:屋顶盖着茅草的小客店。茅,一作“茆”。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⑻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送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声。田野里飘散着稻花的清香,青蛙在歌唱着丰收的年景。
稀疏的星光闪烁在天边,点点细雨洒落在山前。我想过溪避雨,转个弯到小桥上忽然看见,那熟悉的旧时茅店就在土地庙旁丛林边。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收复失地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人赏析】相关文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03-26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02-09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试题赏析11-0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及赏析10-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赏析01-2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03-2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09-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译文及赏析09-05
夜行黄沙道中赏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