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济群法师讲解《心经》时的开示
《心经》中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如何远离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颠倒梦想,是错误的想法,是与事实不符合的想法。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便是妄想。须知妄想一词,渊源于佛教,但在世俗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比如有时我们对他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会斥之妄想;或者对某种不太可能成为事实的愿望,也称为妄想。从佛教意义上看,这些固然是妄想,而切合实际可能实现的愿望,但假如与真理不相应,都是妄想。
“妄想”一词,它的内涵很广泛,以佛教智慧来看,人类几乎都生活在妄想中。妄想的产生:无明是根源,欲望是动力,对拥有的执着是助缘。十二因缘中无明缘行,就说明了人类行为的思想基础是无明,无明是生命的迷惑状态,在这状态下出现的一切想法,都称为妄想。
欲望是妄想的动力。人生存在世界上总有许许多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大多基于个人欲望的需要:当我们感到冷的时候,就想找衣服穿;肚子饿的时候,就想找饭吃;觉得吃的太单调了,就想换口味;觉得走路太累,才有汽车的发明;觉得活的不够风光,才有权力的要求;觉得一个人太孤单,才有谈情成家的愿望;觉得精神生活贫乏,于是才有艺术宗教的信仰;闲得无以消遣,于是才有麻将、电视等各种娱乐用品的出现。
总之,人类有什么欲望,就会有什么妄想;有什么妄想,这世界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对拥有的执着是妄想的助缘:妄想的产生,执着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比如一个无知的小孩,在一堆干柴上点火,烧着了房子,这时正好又刮起了风,火借风势熊熊燃烧。小孩点火喻无明,干柴房子如欲望,大风比执着。欲望的火是因为小孩的无明而生起,随着大风而增大,因此,在欲望推动下才产生的妄想,是随执着而不断增强,执着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
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有执着,因为执着不同,那么各人妄想的倾向也不一样。比如女孩执着于服饰:她会关心社会上各种流行的服装款式;她会时常想着自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才漂亮;她会去注意每个人穿的衣服是否合身;她会想法赚钱搞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当她穿上衣服的时候,会在镜子前晃上好长时间;当她还没有穿上衣服时,面对衣柜中琳琅满目的时装;会不停的逃选上好一阵。因为对衣服的执着,以致于让衣服占据她思维的大部分空间。过于执着服饰的人,有时就会忽略了生命的内在美。
执着家庭的人:他们终日都在为家庭操心。尤其作为一家之长,她要解决家庭的经济来源;要准备每天的生活用品;要关心每个儿女的成长过程:读书、就业、结婚、生儿育女;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要调和家庭成员的意见分歧;要想法子如何改善生活的物质条件。难怪有许多信徒来找我说,打坐念佛无法专心,试想她要为这许多事操劳而又很执着,有无穷无尽的妄想,怎么能静下来呢?
那么执着艺术的人,会有艺术的妄想;执着于权力的人,会有权力的妄想;执着爱情的人,会有爱情的妄想;执着于文学的人,会有文学的妄想;执着于科学的人,会有科学的妄想;执着于宗教信仰的人,会有宗教信仰的妄想。所以农民有农民的妄想;工人有工人的妄想;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妄想;文学家有文学家的妄想;政客有政客的妄想;商人有商人的妄想;学生有学生的妄想。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妄想,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妄想的天地中。
妄想,使得我们生活在自己意识构造的世界中,无法正确的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佛教中的唯识宗,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曰遍计执性,是我们意识构造的主观错觉世界;二曰依他起性,是客观的现象世界;三曰圆成实性,是客观的本质世界。通常由于我们生活在遍计执性中,因而无法认清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因此,人类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原因是在人类的认识自身。西方十八世纪哲学注意认识论是有道理的,人类以妄想心去认识世界,所认识的自然是妄境,就像我们带着变色眼镜去看世界,看到的自然不会是世界的真实。
妄想使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疲于奔命:鸡在为一把米而奋斗;老鼠为蓄藏过夜粮而奋斗;鸟儿为过冬而奋斗;学生为升学而奋斗;知识份子为职称而奋斗;工人为月薪而奋斗;商人为经营而奋斗;政客为最高权力桂冠而奋斗。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妄想而奋斗。妄想大,奋斗也大;妄想小,奋斗也小;妄想使得人生的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天久地久有尽时,妄想绵绵无绝期’。
妄想也给人生带来种种烦恼:一个老年人回忆过去美好的往事,使她无法面对现实;一个学者因为把自己想得太高了,总觉得人家不够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一个企业家整天想着如何搞好经营,吃不香,睡不好;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位美貌的姑娘,而对方又注意不到或不领情,饱尝相思的痛苦;一个小姑娘因为羡慕人家的豪华生活,想有朝一日也能过上这种日子,可经济条件又不允许,痛苦不堪....妄想使人精神焕散,心神不宁,无所事事,思想不集中,干事效率低,打坐心静不来。
妄想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因此,《经》中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如何远离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打坐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妄想总是不绝如缕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来劲,心很难静下来,因而为此苦恼不已。怎么办呢?《心经》有对付妄想的绝招,那就是: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
这里我想起了禅师的一首禅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平常人打坐妄想很多,总要通过修观、念佛或诵咒来对治,而禅者的修行根本不要除妄想,他们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了,烦恼也就降伏了,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特别感兴趣,自然也就妄想不生了。
【济群法师讲解《心经》时的开示】相关文章:
济群法师经典佛语09-17
心经注音10-17
心经散文07-23
治心经09-20
张爱玲的心经09-11
你的“心经”10-15
心经典散文09-21
《心经》及《心经附注》对退溪学问的影响11-23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讲解《心经》05-28
学心经:用心经营,商亦载道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