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0-08-14 11:46:31 辛弃疾 我要投稿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辛弃疾与苏轼是中国词史上屹立的两座高峰,两人并称为豪放派的代表,虽然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在文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辛弃疾自幼饱读诗书,兼取众家之长,可以说,他是宋代词人中最善于熔铸百家语言为己所用之人,正如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评价的:“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而在辛弃疾学习借鉴的众多人当中,苏轼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位。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翻开辛词,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词句都是化用自苏轼。据粗略统计,在辛弃疾词作中直接或间接化用苏轼诗词中语言的有96首之多,占辛弃疾全部词作的近六分之一,足可见他对苏轼的推崇。笔者通过对辛弃疾词作的研读,按图索骥,探究辛弃疾对苏轼作品的借鉴,以期进一步理解辛弃疾对苏轼的继承与发展。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地分析一下辛词对苏轼的化用:

  一、直接截取苏轼的成句

  这类借鉴是指在辛弃疾的.词作中,有些语句完全借用苏轼诗词中的语句,文字没有丝毫改变,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没有变化。例如辛弃疾《水调歌头》(千古老蟾口)中“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一句,显系袭用苏轼《乘舟过贾收》中的“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又如辛弃疾《满江红》:“一舸归来轻似叶,两翁相对清如鹄。”苏轼《题别子由诗后》:“想见茅檐照水间,两翁相对清如鹄。”

  二、字词稍改而意境不变

  辛弃疾词作中,借鉴他人语句最为普遍的情况是在他人语句的基础上,对之有所删减或者增补,但所要表达的意境没有改变。如稼轩《满江红》(快上西楼)之“但愿长圆如此夜”,即化用自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两句重复的字虽然不多,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月长圆”之意。又如《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中“功名破甑,交友抟沙。”借鉴苏轼诗歌《游径山》中“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和《再答乔太博段屯田》中“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辛弃疾将苏轼两首诗歌第一中的语言浓缩为八个字,但仍表达的是对功名的否定,对世情淡薄的感慨。这类借鉴还有很多,如“楼观才成人已去”(《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借用苏轼《送郑户曹》中:“楼成君已去”;“人间踏地出租钱,走遍溪头无觅处”(《玉楼春·用韵答傅严叟、叶仲洽》)借用苏轼《鱼蛮子》中“人间行路难,踏地出租钱”; “对玉塔、微澜深夜”(《贺新郎》),化用苏轼《江月五首》中“玉塔卧微澜”;“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化用苏轼《杭州牡丹》中“天静伤鸿犹戟翼,月明惊鹊未安枝”,等等。

  三、字词稍改而意境不同

  辛弃疾在借鉴苏轼诗词语言时,并不完全为了借鉴而借鉴,而是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所借鉴的语言做一番改变,有时甚至会出现语句借鉴无多大改变,但表达的意思却截然相反的情况。如稼轩《念奴娇》(野棠花落)之“垂杨系马”一句,截取自东坡《定风波》(莫怪鸳鸯绣带长)之“垂杨系马恣清狂”,虽然此句之意是“把马系在垂杨树下”,但是运用在两阕词的意思却不同,稼轩是怀念故人,整句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说的是当时系马饯别友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因此这里是过去感伤的回忆。而东坡词则是写闺怨,整句是“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清狂”,意为女子感叹男子薄情,把马一系,就放纵自己轻狂本性,因此这里是负面的意义,情境大不同。又如苏轼贬官黄州时,在《初秋寄子由》中又写到“: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从此以后“夜雨对床”便成了指代兄弟间约定的成语。辛弃疾却反其意而用之,在《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中,辛弃疾写到:“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此词中虽然化用了苏轼“夜雨对床”的典故,但表达的却是勉励茂嘉弟积极从政,不要顾忌兄弟之间的约定,传达出对仕途的积极追求心态。

  究其二人异代却生共鸣的缘由,可以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辛弃疾和苏轼都经历过两次较为长时间的退居生活,但是仕途的坎坷和挫折却给他们带来创作上的丰收,辛弃疾词共六百多首,带湖、瓢泉期间共约四百五十首;苏轼的两千七百多收诗当中,贬居期达六百多首,二百四十多首编年词中,贬居期间达七十多首。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苏轼与辛弃疾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不如意时期之心声,就如东坡自己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自己的成就,大都在贬谪时期所产生;稼轩亦是如此,因为时势造英雄,既然不能在政治上一展伸手,那就用“江山笔”写下自己满腔的热血。

  但又因两人之人生思想和文化性格类型皆不同,因此表现在作品中的人生哲学也不同。东坡在儒释道三方面都有深刻体悟,因而形成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尤其在面对挫折时,东坡可以超然且积极的面对,并且超越自我,令人敬佩。稼轩虽也饱览群书,但真正影响他的是儒家和兵家,使他成为文武双全的人,而儒家给他的观念是对社会负责以及自我实现的坚持,因此在这样的观念之下,稼轩无法像东坡一样超然洒脱。辛弃疾虽在词的题材、风格方面继承苏轼,甚至有意识地化用或借鉴苏轼诗词中的优秀词汇或形式技巧为己所用,但是这种借鉴不是亦步亦趋式的单纯的文字的模拟,而是辛弃疾倾注了感情,并且根据创作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达到了为己所用,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词作,也正因此才形成了稼轩作品中独特的精神,创造了词坛上无可替代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吴相洲,王志远. 历代词人品鉴辞典[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

  [3]詹安泰. 宋词散论[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4]袁行霈、莫砺锋 、黄天骥.中国文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后村.辛稼轩词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辛弃疾.辛弃疾词鉴赏[M] .济南: 齐鲁书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