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

时间:2024-07-10 18:05:52 赛赛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

  《再别康桥》中依依惜别的深情和美妙的韵律节奏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美”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和“末代”诗人,在中国现代诗坛上影响深远。他的诗歌是美的象征,“美”是其诗歌的精髓和生命。1928年一个夏天的夜晚,故地重游的诗人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归国途中,诗人用《再别康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诗中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生活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给读者展现了诗歌的意境美、意象美和音乐美。

  一、意境美

  品味《再别康桥》,最先使人感受到的是诗歌中优雅柔美的意境。整首诗歌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等起笔,接着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建构起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及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全诗给人描绘了一幅抒情的动态画面:在灿烂的夕阳、瑰丽的云彩映照下,一个深怀依恋之情的年轻学子,举手劳劳、别情依依地与母校道别。他难移寸步,久久地、静默地立在校园的小河边,从西天的云彩移目到河畔的柳枝,从河中的水波透视到河底的水草,心中生出无限的留恋与感慨。他时而移情于母校的一草一木,时而畅想学子时代的欢乐时光,面呈幸福与微笑,陶醉在昔日的自我之中。但现实的自我是那么无奈,他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凝重,在傍晚时分的静寂之中,凝视人生。在犹豫、徘徊、一步三回头后,抒情主人公终于再次举手,轻挥一下,与母校告别。画面中的抒情形象显得孤独、落寞而且心事重重,体现出怅惘、郁闷的情感。第四节在全诗居于核心地位,诗人的真情实感在本节中充溢:“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短短四句诗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夕阳晚照下的场景,为作别营造了恰如其分的氛围。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再如,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表现出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读者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那样优雅静谧,切合着康河的宁静之美,陷入了一片宁静和谐的意境之中。

  二、意象美

  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歌意象大都是一些轻盈、纤巧、空灵、飘逸的自然意象,如,风、云、月、星、雪、莲等。尤其是轻灵变化的“云”,在其诗中出现率极高,诗人的笔下有过“云彩”“白云”“黄云”“乌云”“云影”“紫云”“绯云”“褐云”“云涛”“云潮”等意象,可谓是在五彩斑斓的云海中云游,直至最终消失在生命的云端。

  除“云”之外,《再别康桥》中还有“金柳”“青荇”和“榆阴下的一潭” 三个极具特色的意象。作者把岸边夕照下的柳树称之为“金柳”,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这一体现色彩的生动描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第三节诗写了康河的水草“青荇”,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而平静。“青荇”的招摇不仅没让人觉得做作,反而让诗人觉得这更惹人爱怜,他甚至愿意融入其中,做一条水草。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这康河,“生于斯,长于斯”。那“榆阴下的一潭”被诗人比作是天上的彩虹,还沉淀着彩虹一样的梦。这五彩斑斓的潭之美,美到让作者坠入“梦”中,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梦”是作者作别康桥时选择的一种寄托:有树荫的存在,使潭水上呈现出并不整齐的影子,所以说是破碎的;它虽已破碎,却更让作者把对康桥的依依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诗人通过借景抒情来贯彻新月派“理智节制情感”这一诗歌原则的体现,而且通过景物意象突出了画面感,也是对“绘画美”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的艺术主张与风格。

  三、音乐美

  《再别康桥》中依依惜别的深情和美妙的韵律节奏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美”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歌每节两韵,节节转韵,所采用的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形成一种既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听觉效果。“轻轻地”“悄悄地”这类叠词的使用,也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出诗人依恋之时惆怅、伤感的情绪。诗歌外在的“建筑美”也精心构造,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句式整齐且类似,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一圈圈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特别是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就好象是一首描写他“诗化人生”的歌曲,完美地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原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赏析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相关文章:

徐志摩《再别康桥》05-20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01-06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01-09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赏析03-22

徐志摩《再别康桥》(合集)05-22

徐志摩《再别康桥》(荐)05-25

(优选)徐志摩《再别康桥》05-25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文06-03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