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4-07-30 10:22:08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他优秀的诗章已经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诗库里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的一生在诗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追求创新。他的诗歌总是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将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高度融合在一起,而这些元素的和谐统一,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灵动奇异的语言之美。

  一、整饬华美、错落有致的建筑美

  “建筑美”是指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就像中国的古建筑一般,诗歌也要讲求形式整饬严谨而又变化多端,即对称与参差的有机统一。徐志摩早在1924年11月以前就提出了“新诗需同时下两种功夫,一面造匀整的瓦料,一面打算将来建筑的图样。”因此,可以说,是徐志摩第一次将“诗歌”与“建筑”这看似无缘的艺术给予“联姻”。我们先来看徐志摩的《她在那里》:

  她不在这里,

  她在那里———

  她在白云的光明里,

  在澹远的新月里;

  她在怯露的谷莲里,

  在莲心的露华里;

  她在膜拜的童心里,

  在天真的烂漫里;

  她不在这里,

  她在自然的至粹里!

  整篇诗歌结构对称整齐,整饬华美。首尾两节回环呼应,中间三节音节一致,字数相同,结构严整,排列统一。从形式到内容,可谓一唱三叹。不仅是第一节的展开,而且又是最后一节诗情升华的基础。全诗体现了整饬均齐的建筑之美。

  再看他的《草上的露珠儿:》

  草上的露珠儿

  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

  新归来的燕儿

  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

  诗人呦!可不是春至人间

  还不开放你

  创造的喷泉,

  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

  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

  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

  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诗人呦!可不是春至人间

  还不开放你

  创造的喷泉!

  这一声霹雳

  震破了漫天的云雾,

  显焕的旭日

  又升临在黄金的宝座;……

  全诗第一节的一、三行顶格,二、四行前空一格,形似锯齿,参差错落。第二节以“诗人呦”这意味深长的三个字开头,顶格感叹春天来到人间后诗人兴奋的心情,而后五字一句,五字一句,既整齐又美观。接下来,“嗤嗤”后面的四句退后三格,构成整齐的排比,最后复沓“诗人呦……”与第一句回环呼应。第三节与第一节结构相似,只不过奇数行五个字,偶数行八到九个字。纵观整篇诗歌可以说是标准的“锯齿状”,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美”。

  二、色彩绚丽、富有动态的绘画美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绘画美”的主张,主要是指文字在视觉方面给人造成的色彩美感,即以丰富、细致的色彩描写构成鲜明的画面,从而让读者在优美的辞藻中感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说是闻一多提出了“绘画美”的理念,而徐志摩则是“绘画美”的实践者。

  徐志摩的《康桥西野暮色》描写了夕阳西下田野的美丽景色。浓艳丰富的色彩集中体现了诗人对绘画美的追求:

  一个大红日挂在西天

  紫云绯云褐云

  簇簇斑斑田田

  青草黄田白水

  郁郁密密鬋鬋

  红瓣黑蕊长梗

  罂x花三三两两

  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设置了许多意象:云,青草,河水、花朵等,将这些意象勾勒出鲜明的色彩,将自己的情绪也通过大红、绯红、紫色、褐色、青色、黄色、黑色表现出来。而且随着颜色的变化,反映出诗人观察景物由远及近的层次感。而其间的物象又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这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中,在这色彩斑斓的意象群中获得整体的审美享受。这样的色彩运用几乎在徐志摩的每首诗歌当中存在。如《消息》由暖转冷的色调;《春》色彩鲜明的红色、银色、金色、青色的色调上午搭配运用;还有《夏日田间即景》中黄色和白色的运用等等。

  三、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

  徐志摩认为“新格式与新音乐”是诗歌形式美的要领。一首动人的诗歌,不仅表现在它丰富的内容上,还应该表现在声律上。音乐美是诗的生命。

  1.韵律和谐

  诗歌的韵律美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达到共鸣的最基本条件。徐志摩非常注重使用韵律,讲究韵脚的安排,追求立体交响的美感。在《沙扬娜拉》一诗中,诗人使用了长短句相配合的手法,第一、三、五行短句,二、四行长句,加之平仄搭配的章节,使得整首诗歌抑扬顿挫,声调循环往复。“珍重”一词反复出现,一韵到底,成功地抒发了离愁别绪的情怀,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在《雪花的快乐》一诗中,诗人开始使用了“a”这个既柔和又开放的韵脚,与“雪花”“潇洒”的神韵相应,而第三行则换上了响亮上扬的“iang”韵,与“翩翩”的神韵相应,充满了快乐轻盈的旋律美。连用三个“飞扬”,造成回旋与曲折,留下不绝的余韵。全诗韵律和谐,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节奏鲜明

  闻一多曾提出“音尺”的概念,音尺由音节组成,在古典诗词中叫“顿”,在西方的十四行诗中叫“音步”。其主要指诗歌都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每一个音步里有大致相同的字数,在通过音步有效地体现诗歌的间隔和停顿,从而形成诗歌相对规整的节奏。

  在徐志摩的《月下雷峰塔影片》中,第一节的诗行顿数是两两相交的一致,第二节是两两相随的一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构成形式,在对称的同时又注意诗行的变化。可以看出,诗人完全是根据诗歌情感的变化来安排其节奏感的。这种诗行的言语组织,形成了一种匀整与流动的节奏感,体现了诗歌灵动飘逸的情感之美。徐志摩不仅利用语言节奏的音步来体现诗歌外在的节奏,而且还靠内在的情感流动来显示诗歌的内在节奏。“正如一个人身上的秘密是他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和流动”。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既有韵律音乐之美感,又有结构、色彩视觉之美感。他的诗歌总是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在其美妙的语言中,让人产生一种情绪的共鸣与流动。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相关文章: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06-03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10-26

徐志摩诗歌06-22

徐志摩的诗歌07-20

徐志摩经典诗歌02-21

徐志摩的优美诗歌03-21

徐志摩诗歌全集06-02

徐志摩的诗歌《偶遇》11-03

徐志摩诗歌《破庙》06-16

徐志摩诗歌的特点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