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剪梅》意境赏读及读后感
引言:《一剪梅》是李清照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一剪梅》意境赏读及读后感,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剪梅》意境赏读
这首《一剪梅》是易安词中的精品。在这首词中,女词人以纤细灵巧的笔触,抒写了缠绵隽永的相思之情,千百年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下面,我们一起来简析一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词的开篇,即交代了词人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日,解下罗裳,换上便装,要独自划着小船出游。"红藕",即红色的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既巧妙地点明了秋天的时节,又渲染出清凉的氛围,使人想见:"红藕香残",一年又过,而词人仍然形单影只,倍尝"人去席冷"之苦。在此,词人不饰雕琢,只借助物象的选择和组合,就巧妙地将眼前景、心中情融为一体,显示出高卓的艺术敏感和表现能力。此时,陷入离情别绪煎熬中的词人,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要借游览以遣怀。词中,"独"字回应着"轻",字,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离思别恨中那细腻缠绵的心灵,宛似涓涓细流,含蓄而又悠长,淡极却属隽永,平实之语,却感人尤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直承上句,但巧妙地将对象作了置换——词人不仅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正在思念着自己。这里,"谁"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词人舍去自己却言及对方,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那样的怨言。所以,这里词人借写事来抒情,不言情而情已自见,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伫立楼头之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可谓一字传神。
由于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词的下片也就顺此思路自然展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自飘零水自流"句,点明了词人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他们归来堂上赛诗、饭桌小酌时测字,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之苦,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执著、钟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种独特的构思,不仅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也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词的末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承上文,极言相思之深、之切。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词人内心的绵绵凄苦。"才下""却上"把那种相思之苦,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质感,形象。
这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这首词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为不同;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磊落大方,较之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诗词,别具一种健康、自然之美;三、这首词质朴、清新,明白如话,但并不流于浅俗,"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对偶句的使用,使人读之声韵和谐,朗朗上口。笔意纤纤,而情浓眷眷,若非易安居士这样的铸词高手,谁能做到?
《一剪梅》读后感
当我读过《一剪梅》这首词颇有感触。因为我们在中学已经了解到了她诗词的一小部分。所以这次一定要更多的了解她那爱国精神和独创一格的诗词以及她的其它情况。
李清照风韵脱俗的东方女性美。具有张扬的个性、心系国家的忧虑之情。无不能感染着当代思想和感情跳跃浮动的我们。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运用浅淡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清新自然、音韵流转、声调和谐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坦率的胸怀,不羁的思想性格使她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一些封建社会妇女不敢启齿的率真词章。作为女性,爱情追求是李清照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她在词中通过爱情这一主题执著地描绘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国古代诗史上杰出的诗人很多,而女诗人却屈指可数。她之所以成为以为成就突出的女词人,无视封建传统礼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杰出的女词人,她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写诗作词。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梦令》以优美的韵调,写她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爽朗的性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能以俗为雅,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委婉深细而又意境高远。读来明白如话,看似寻常其实颇具功力。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受。倾入笔端,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写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呢?在她的词中,有的是对丈夫真挚、专一的爱情,绝无封建文人那种矫揉造作的情调。
让我感受到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印辙。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李清照在中国词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诗词感情真挚细腻。而且关注国家的安危,从这一方面来看。她和一些男性作家站在了同一基点上。她不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一剪梅》意境赏读及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剪梅》文学赏读及改写09-13
《一剪梅·舟过吴江》赏读08-06
一剪梅的意境欣赏09-28
李清照《一剪梅》意境赏析09-09
李清照《一剪梅》意境鉴赏06-2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读12-04
乡愁赏读08-17
尘事-经典诗歌赏读11-01
追忆-散文赏读09-26
顾城《暮年》赏读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