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易经第三十卦:《离卦》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易经第三十卦:《离卦》,欢迎大家分享。
第三十卦:《离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白话】《离卦》象征附着:利于坚守正道,这样必然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白话】《象辞》说:“《离卦》的卦象为离(火)下离(火)上,为光明接连升起之表象。《离卦》的本象为火,这里代表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因而有上下充满光明的形象。太阳的光明连续照耀,必须高悬依附在天空才行,所以象征附着;伟大的人物效法这一现象,也应当连绵不断地用太阳般的光明美德普照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白话】初九,在开始行事时,由于急于求成而出现错乱,后来能恭敬慎重且未轻举妄动,结果没有发生什么灾祸。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白话】《象辞》说:“在开始行事时,由于急于求成而出现错乱,后来能恭敬慎重且未轻举妄动”,主要是为了避免灾祸的发生。
六二,黄离,元吉。
【白话】六二,附着在黄色上,就可以获得大吉大利。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白话】《象辞》说:“附着在黄色上,就可以获得大吉大利”,是因为黄色代表中,坚守正道,可以获得大吉大利。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白话】九三,夕阳西下,好比人生已入老年,这时如果不能敲着瓦器伴唱高歌地欢度晚年,就难免会有春蚕将死、蜡炬成灰的哀叹,这样必然遭遇凶险。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夕阳西下,好比人生已步入老年”,太阳偏西即将落下,人步入老年呢?即将死去,怎么能长久呢!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白话】九四,突然间发出万道光芒,犹如燃烧的烈火,但顷刻之间又烟消云散,不复存在,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白话】《象辞》说:“突然间发出万道光芒,犹如燃烧的烈火”,这种刚烈暴躁的气焰,必然带来危险,是天下人所不能容忍的。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白话】六五,眼泪像泉水一样不停地涌出,纷纷从面颊上流下,忧愁悲伤地叹息,居安思危到了这种程度,必将获得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白话】《象辞》说:“《离卦》的第五爻位(六五)之所以能够获得吉祥,是由于它附着在君主旁,受到了君主的庇佑。
上九,王用出征,用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白话】上九,君主动有军队出兵征伐,建功立业,获得美誉,斩杀敌方首领,捕获不愿归附者,这样做不会发生灾祸。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白话】《象辞》说:“君主动用军队出兵征伐”,是为了治理国家,并非是为了耀武扬威,滥杀无辜。所以,进行正义的战争,就不会发生灾祸。
历史渊源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秦汉时期的易书《周易》,一起称作“三易”(另有一说三本书均作于远古)。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远古时期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八卦与干支时间以及方位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同属一个系统。远古早已有之的时空、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连山》、《归藏》是我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典籍,有说《连山》与《归藏》不是失传了,而是被改了名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又或其它名称。也有说《连山》与《归藏》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此二易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释义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易书类别
连山易学
《连山》是中国最早的易学体系,是三易之首。据古文献(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记载,《连山》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连山》和《归藏》《周易》并称为占卜的三易之法。连山是三易之一,属先天易,以“艮卦”为首。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其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曰连山。”《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方法。其先天八卦图,以艮(山)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保留的仅有一些卦名,几个爻名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8-9]
郑玄于《周礼注》称:“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顾炎武《日知录三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相传连山至汉初时已失佚,桓谭《新论》云:“山(连山)藏于兰台”。北宋邵雍认为:“连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为揲,正卦一〇一六,互卦一〇一六,变卦三二五〇一二,以数断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说《连山》即《数术略》之《夏龟》。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连山》一卷。
归藏
《归藏》是三易之一,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相传《归藏易》是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连山》《归藏》是我国古文化的典籍,历来人们认为它们是《周易》的前身。
一说《归藏》在汉朝已佚,因为《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著录,《隋书·经籍志》亦曰:“《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明朝杨慎以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见桓谭《新论正经》,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其见于传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一部书,被称为王家台秦简归藏,重启研究《归藏》的热潮。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
周易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但一般认为它是秦汉时期融汇而成的作品。《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一般认为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关于《易传》为孔子所作的说法,宋代以来学者已有疑议。《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也有人直接把《周易》称为《易经》。《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周易》在汉代居于儒家经典之首。从唐代开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地位从未受到任何挑战。随着儒家经典范围不断拓展和扩大,从“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的最终形成,《周易》便自然从“六经”之首转而升擢为群经之首。
【易经第三十卦:《离卦》】相关文章:
易经白话版第三十九卦《蹇卦》05-26
易经第三十八卦:《睽卦》08-02
《易经》中的卦03-29
《易经》第十二卦·否卦03-14
易经白话版第十卦《履卦》04-24
易经第五十五卦:《丰卦》08-17
易经第五十一卦:《震卦》06-21
易经的八卦05-16
易经第四十九卦:《革卦》09-21
易经的奥秘:卦的象数理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