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的故事

时间:2024-07-26 12:51:30 游子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

  游子吟为诗人孟郊所创作,全诗情真意切,使很多的读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

  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他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中进士,做了溧阳县尉的小官。

  孟郊上任后,想起母亲养育自己的恩情,非常激动。原来,他家中贫困,自己早年在河南嵩山隐居,一家生计全靠母亲支撑。他中年时,三次赴京应考,每次出门前,老母总要亲自为他准备行装……孟郊回忆起母亲亲手为他缝制出门衣服时的情景:她老人家一边飞针走线,担心儿子在外乡迟迟难归,衣服总是缝得十分结实耐穿,一边口中喃喃自语,盼望儿子早日回到自己身边。母亲的爱,正像春天太阳的光辉那样温暖、深厚!于是,孟郊立即派人到家乡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把老母接到溧阳来好好侍奉。同时,他把上面这些想法写成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在诗的最后两句,把儿子比作在三春阳光抚育下成长的小草,深入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新衣暖身,母爱暖心,儿子对于母亲的爱是无论怎样都报答不尽的。

  这天,孟郊在县衙里,一面吟哦这诗,一面老是在想:武康离溧阳不远,这两天母亲应该到了。果然,下午时分,他儿子急匆匆进来禀报:祖母大人坐的船,很快就要靠上河码头了。这时,孟效放心了,在《游了吟》诗题下写了“溧上迎母作”五个字,就同儿子赶到河码头去了。

  孟郊一生饱尝世态炎凉,常有不平之鸣,因而更加觉得母爱的可贵可亲,体会特别深刻,这首用白描手法写的诗也就成为历代传诵的名作。

  知识扩展:

  【原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简介】

  《游子吟》由孟郊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相关文章:

游子吟 孟郊09-10

游子吟(孟郊)10-01

孟郊《游子吟》09-17

孟郊的游子吟08-27

游子吟孟郊11-17

游子吟孟郊赏析11-22

孟郊《游子吟》 赏析06-19

游子吟孟郊简介08-11

孟郊 游子吟赏析09-08

孟郊《游子吟》赏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