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

时间:2024-09-03 02:48:50 游子吟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4篇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母亲伟大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比喻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昨天晚上当母亲得知我今天来这时,早已默默地为我准备好了洗换的衣服,今早,她早早地做好了饭,默默地送我远行,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讲台前,我仍能感受到我的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今天,我想与同学们一起去学习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游子吟》、(教师板书课题)。

  二、理解诗句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可按不同的节奏读。

  (如:慈母/手中/线。或慈母/手中线)

  2.投影出示理解诗句的不同方法。

  A 连(可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

  B 换(对于重点词语,可用别的词语来换)

  C 转(当说不通时,可调换词语顺序,说通来)

  D 补(当说不通时,可补充一些词语进去,把句子说通来)

  3.学生分小组学习,根据上述方法体会诗句意思。

  4.师生交流诗句意思,边讲解边投影出示意思。

  例:重点、词语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吟唱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三春晖:晖:阳光,喻指慈母之恩

  5.教师出示《游子吟》一课的图片

  A 学生仔细观看插图。

  B 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说说插图内容。

  C 学生填上自己补充的内容,把画的内容说得更生动。

  三、悟诗情。

  1.听阅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感受母亲的爱。

  2.学生用说故事、唱歌、写诗……形式感受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

  3.说说自己长大后想怎样回报母亲的爱。

  四、教师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世间伟大的母爱,同时这节课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母亲的爱,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说声:“妈妈,我爱你!”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2

  教养目标:

  1、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2、能感情朗诵,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育目标:

  1、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感受诗人对伟母爱的歌颂,陶冶纯洁高尚的情感。

  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想象能力和听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母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导入

  1、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以它的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迎得了人们喜爱。无数才情横溢的文人诗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名篇,更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能背背你喜欢的诗篇呢?

  2、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或片段。

  二、回顾学法

  1、学习古诗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学习的方法。

  2、出示学法:

  (1)一拆:把诗句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词。

  (2)二释:采用换词、扩词的方法来解拆出的词语

  (3)三理:有些诗句因压韵、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装句式,因此翻译时要适当调换词序、句序。

  (4)补连:由于古诗语言有凝练和跳跃性大的特点,翻译时在诗句的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适当增加一些成分,使诗句的意思连贯起来。

  3、小结:我们欣赏诗的语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须学会运用这四种自学方法来读通、读懂古诗。

  三、新授

  1、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根据预习的情况对古诗质疑。

  介绍时代背景: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3)范读诗文。

  (4)学生练读,粗知大意。

  2、解字词,悟诗意。

  (1)回忆学习方法。(拆、释、理、补连)

  (2)自学一~四行诗句。

  a学生用“拆、释、理、补连”的方法进行自学。

  b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c质疑。

  (3)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并在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画面。

  (4)感情诵读,小组读、赛读、评读。

  (5)迁移学法,自学五、六行诗句。

  a小组交流自学。

  b学生汇报。

  理解两行诗句的含义,再说说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

  c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母亲关爱你们的一幕幕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读五、六行诗句。(赛读、评度、小组读)

  3、连句意、明诗意。

  (1)边诵读,边把诗句意思串联起来。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意。

  4、想诗境、悟诗情。

  反复吟诵,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

  5、诵诗文、入意境。

  6、感情背诵。

  四、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培养学生想象练笔。

  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写一个表现游子即将远行,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片段。在这个环节里,我也关注了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写作的差异,对三个个别学生降低了练笔要求,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们的练笔落得更实。

  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练笔”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没能完成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笔后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3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1.听故事引题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

  2.结束语: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4

  教材简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古诗《游子吟》,属于文包诗类型。故事是诗歌的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一自然段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连夜为他缝补衣裳。第二自然段写孟母把孟郊送到村外,还叮嘱他早点回来。第三自然段写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已的关怀。第四自然段,即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代了《游子吟》的写成。课文紧紧扣住母亲的恩情写,通过母亲的所作、所说、所想,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刻划非常细腻;又通过儿子的眼睛和感受来进行侧面、间接描写,表达非常真挚,二者结合,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母亲形象。课文还注重细节,以小见大。“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是传神之笔,表明母亲的恩情远记在儿子的心中。课文配有三幅彩图,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5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出示课题:读准恩(en)音。理解“恩情”词义。

  2、讨论交流:母亲对我们有哪些恩情呢?

  过渡:课文是讲谁的母亲的恩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给课文每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逐段读,随机出示生字卡片。

  (1)、出示生字词卡:

  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了、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多音字。(了在“报答不了”当中读"liao")

  (3)、理解词语(可根据学生质疑的情况随机出示)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这个动作)

  注视:注意地看。

  针脚:针迹。

  (4)、抽读生字卡片。

  (5)、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出示所学生字“恩、补、针、抚摸、视”

  1、这些生字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上下结构?指一指各自的偏旁。

  2、“恩”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不要把上半部“因”写成“田”。

  3、“补、视”注意偏旁书写的区别,联系本义来理解。

  4、“针”、想想还学过金字旁的字有哪些?“铁”帮助记忆。

  5、“抚摸”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摸”可利用“漠”来记忆。

  6、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描红,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

  2、听句训练:(开火车)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我看到自已种的月季开花了,真高兴。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11-20

小学语文《游子吟》课堂教案06-17

游子吟教案08-14

游子吟的教案12-16

《游子吟》教案07-16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02-23

古诗游子吟的教案03-22

《游子吟》教案【热门】01-19

《游子吟》教案【精】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