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之脉》阅读答案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 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 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④⑤⑥
(1)
⑦⑧
(2)
⑨⑩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1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50字左右)(5分)
答:
参考答案:
16.(1)爷爷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父亲大年三十就为乡亲写春联;“我”也为村人写春联,只是儿女们提不起毛笔写字。
(2)父亲冒着大雪为在校学习的“我”送干粮,“我”多次转车送女儿去外县补习俄语。
(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7. C(2分)
18.答案示例:“披一身一头的雪”“笑吟吟”的外貌、神态描写,以及对父亲语言的描写,写出了父亲送干粮辛苦,内心却充满愉悦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联系下文看,这样描写父亲,与“我”送女儿学习形成对比,突出父亲送干粮的艰难,更体现出父亲极为重视下一辈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共4分。句内作用分析2分,联系下文作用分析2分)
19.答案示例1:题目“家之脉”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这也是我家“家之脉”的内涵。我的爷爷在当时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供养爸爸上大学,读研究生;自从我上学以来,爸爸妈妈为我购电脑,订杂志, 换房子,努力为我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可见,在爸爸与我的成长中,“家之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示例2:题目“家之脉”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钱氏家族《家训》有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种“家之脉”使得钱氏家族历代俊杰辈出,状元众多,进士无数。近代以来,社会科学方面如钱玄同、钱穆、钱锺书,自然科学方面如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由此可见 “家之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共5分。文章题目的含义2分,自己成长经历或名人事例2分,语言表达1分。在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时,“家之脉”的内涵可以是不同的)
【《家之脉》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07-03
《淡之美》阅读答案04-20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04-18
《夏之韵》阅读答案11-24
《黔之驴》阅读答案04-17
《蟋蟀之话》阅读答案04-19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04-17
黔之驴阅读答案11-14
《静穆之园》阅读答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