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宿阅读答案分析
江宿阅读答案,全诗以深邃广阔的意境,形象地写出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希望小编整理的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江宿原文:
江宿
汤显祖
寂历②秋江渔火③稀,起看残月④映林微⑤。
波光水鸟惊犹⑥宿,露冷流萤⑦湿⑧不飞。
江宿字词解释:
①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②寂历:寂寞、冷落。
③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④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⑤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⑥犹:仍然。
⑦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⑧湿:浸湿。
江宿翻译: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江宿阅读答案:
试题:
1.前两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分别是哪一个?为什么?(3分)
2.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稀”与“微”。“稀”字写出了江上渔火的稀少与微弱,“微”字写出了残月下树林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
(赋分:写出两字得1分,具体分析2分。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静景,通过江水、渔火、残月、岸林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清幽、朦胧之景;后两句是动景,“水鸟惊犹宿”是静中有动,“流萤湿不飞”是动中有静。整首诗歌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并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
(赋分:手法1分。写出前两句与后两句是静景与动景各得1分,整体分析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江宿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这首诗。
江宿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个人资料: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三十四岁中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等职。后因上书抨击朝政被贬,先后任徐闻典史和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
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创作方面,其诗亦在当时独树一帜。他反对后七子模拟作风,提倡抒写灵性,有不少清新典雅、颇见功力之作。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作戏剧《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在明代传奇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江宿阅读答案分析】相关文章:
《江雪》柳宗元阅读答案11-22
楚江怀古阅读答案09-23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11-08
《江行的晨暮》阅读答案08-16
《江声浩荡》阅读附答案02-29
《秋宿湘江遇雨》阅读答案11-19
宿建德江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9-10
《江村》古诗考题阅读答案及赏析10-24
江村杜甫阅读赏析及答案10-19
《江间作(其一)》阅读答案及翻译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