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 1
历史不可复制 精神却能传承
记者(以下简称记):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如果有人说这些饱经忧患的前辈们回顾历史仅是在进行“青春的抒情”,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过于偏爱历史的暗角。我不愿意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总体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稀世的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代序)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甚至包括什么是校长,什么是教授夫人。当年联大的教授好不容易来到昆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讲授,而不是草草完成几节课就去游玩。这就是大学的“育人精神”。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是在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关注西南联大多年,你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
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第二大收获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也会出一些面对青年,更加人文化的书。
1.从全文看,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稀世的财富”?
答:
参考答案:①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体制、大学管理、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等。②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育人精神。③西南联大形成了崇尚自由活泼的个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风。④西南联大师生传承5000年文化的文化精神。
2.你认为张曼菱“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得到哪些收获?
答:
参考答案:①明白了与故土的亲近即回归的重要,感受到回报才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也是最后的出路。②个人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③增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自信心。
3.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第二个提问是什么,并分析本文记者安排的提问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参考答案:(提问)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特点)本文记者的提问采取追问(层进)的方式,首先提西南联大是什么,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注意回答本题一定要联系全文,分析访谈中问题提出的方式和关系)
4.张曼菱认为“人生识字孤独始”,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看法。
答:
解析:答案不作具体要求,但必须有观点、有概括性材料、有分析、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参考答案:我同意张曼菱“人生识字孤独始”的观点。因为人生识字读书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把书读好读通;其次,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如尼采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人,就免不了孤独。所以,读书做学问孤独是难免的(总分总结构完整)。
历史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 2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1.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比较典型的是()
A.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和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东来
D.亚历山大东征和马可波罗东来
答案:A解析: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其中通过暴力冲撞传播文明最典型的是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而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东来是通过和平交流方式传播文化。
2.希波战争发生的原因是()
A.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B.希腊的军事扩张
C.罗马的军事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A解析:希波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希腊城邦国家和波斯帝国,故C、D两项与本题没有直接关系。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崛起于西亚的波斯帝国向爱琴海地区扩张,危及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奋起反抗,故A项正确。
3.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迅速崛起的国家是()
A.马其顿王国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D.波斯帝国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事实的记忆能力,可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推理进行选择。这里所说的“希腊北部”,是指希腊内部的城邦,选项中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都不属于希腊的城邦,因此可排除。公元前4世纪,希腊爆发了城邦之间的战争,雅典衰落了。希腊北部一个落后的城邦马其顿强大起来,征服并统一了希腊。
4.希波战争时期,希腊奋起反抗的主要城邦是()
A.斯巴达和雅典B.雅典和马其顿
C.雅典和罗马D.斯巴达和马其顿
答案:A解析:本题可根据史实作出判断。马其顿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城邦,不可能负起这样的重任,而罗马不属于希腊的城邦。因此,奋起反抗的主要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5.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有一项传统赛事——马拉松长跑,与这项传统赛事有关的战争是()
A.希波战争B.伯罗奔尼撒战争
C.罗马征服地中海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史实的能力。马拉松长跑源于马拉松战役,而马拉松之战是希波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6.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
A.公元前334年B.公元前476年
C.公元5世纪D.公元476年
答案:A解析:解答时注意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开始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军东征,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巴比伦,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最终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
7.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
A.波斯帝国B.埃及地区
C.巴比伦D.印度河流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亚历山大东征情况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率领军队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以此判断,埃及、巴比伦在当时都属于波斯帝国范围,通过查阅历史地图可知,波斯帝国处于西亚,离马其顿较近,相对来说处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最远。
8.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文明产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流()
A.东方文明B.罗马文明
C.埃及文明D.印度文明
答案:A解析:本题应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选择。东征是向东方的进军,罗马不属于东方的范围,而且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延续;埃及文明、印度文明,这些文明确实与希腊文明产生了冲突,但割裂开来,就缺乏概括性。因此,最恰当的应是东方文明,这样就把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全部包括在内。
9.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中国的马可波罗是()
A.马其顿人B.斯巴达人
C.威尼斯人D.热那亚人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查阅材料可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的威尼斯商人,1275年,他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
10.(2010四川成都中考,17)当今,在成都廊桥纪念碑上,记载了元朝时期访问中国,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和平交流使者的事迹。这位使者是()
A.亚历山大B.梭伦C.萨拉丁D.马可波罗
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条件限制“元朝”“和平交流”,比较四个选项,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D项,因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我综合我发展
11.文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暴力冲突,典型的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等;另一种是和平交流,如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等。因此A、B、C三项属于暴力冲突,而D项是和平交流,符合题意。
12.希波战争发生时,我国正处于哪个历史时期()
A.战国时期B.秦朝
C.隋朝D.宋朝
答案:A解析:此题是一道中外历史交叉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清楚希波战争是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明确了这一点可先排除C、D两项,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在公元后建立的。比较分析A、B两项,秦朝在历史上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前209年,又排除B项。
13.(2010广东汕头中考,17)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①玄奘西游取经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日本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解析:熟知四个选项所涉及历史事件的简单经过,抓住题干中的限制区域“欧亚”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四个选项都促进了文明交流,但符合欧亚文明交流的只有②④,因为①加强了中印交流,③加强了中日交流,都属于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4.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生活中常用的0—9十个数字,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2)唐朝时期,鉴真从长安出发去天竺取经,后将其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3)《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改正:
答案:(1)×阿拉伯改为古代印度。
(2)×鉴真改为玄奘,或改为与鉴真相关的正确史实亦可。
(3)√。
15.阅读下列材料:
他相貌英俊,从小志向远大,为人慷慨,勇敢无畏。有一次,他倾其所有,赠赏手下将士。一个将领问他可曾给自己留下了什么,他回答:“留下了希望。”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从云梯登上敌人城墙的往往就是他。
请完成:
(1)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2)请简单介绍他的主要事迹。
(3)他的东征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答案:(1)亚历山大大帝。
(2)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着一支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3)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代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历史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试题及答案10-27
蝶恋花阅读试题及答案09-19
青菜阅读试题及答案07-20
《啸》阅读试题及答案11-01
《扫雪》阅读试题及答案09-13
《目送》阅读试题及答案08-12
精选主角的阅读试题及答案08-02
《浣溪沙》的阅读试题及答案11-03
《清明》阅读试题及答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