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学者张中行》语文阅读和答案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文亦如其人。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周汝昌先生对其文也有贴切的评论: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24.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张中行出身低微,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
C.张中行评级仅属低级,直到老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25.对于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逐步展现自己的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人深省。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D.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
1.D(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2分)
2.D(有隐逸之风错。)(2分)
【《布衣学者张中行》语文阅读和答案】相关文章:
布衣鸿儒季羡林的阅读答案10-11
《望岳》语文阅读和答案02-18
《韩愈传》语文阅读和答案03-25
《背影》阅读和答案02-24
父亲语文阅读答案11-18
《狼和鹿》阅读答案08-31
蜜蜂和苍蝇阅读答案10-12
大象和猴子阅读答案12-12
山羊和狼阅读答案12-06
《瘦子和胖子》阅读答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