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时间:2024-09-11 21:03:2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集体冷漠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当他人面临危难之时、迫切需要帮助之时,社会上却存在着一种不作为或者低回应的集体倾向,好像事情根本不曾发生或是慢慢就会过去一样。人们把自己同其他人的麻烦隔绝开来,变成旁观者,束手无策地目睹权利的受损。

《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一个旁观者,既非恶行的加害者也非受害者,却有着见证的机会或作证的责任。作证,意味着为受害者一方带来具备道德权威的无私的声音。

  鲁迅一直极为担忧旁观者——他称之为“看客”:“……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对鲁迅而言,冷漠而不是偏见,是中国最麻烦的事情。就围观受害者这种国民劣根性来说,鲁迅的矛头所向,不止限于当受害者被视为失败者的场合,即他愤怒于国人的幸灾乐祸恶习——见失败者遭受灾祸而高兴,也指向受害者被视为英雄或圣人的场合,即他同样愤怒于国人以高标准道德要求受害者的“烈士情结”。

  对于后者,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林培瑞说得极为透彻:“如果我们以圣贤标准要求被迫害的英雄,那不但错误,而且不公平。受害者在压力下会撒谎,欺瞒,也会出卖。旁观者没有权利期待与此不同的事实。……对于一个生活在安全和舒适中的旁观者来说,他有权利指责他人缺乏英雄气概吗?甚至当别人不如预想中的那般英雄的时候出来大肆批评?然而,很多中国旁观者恰恰就这样做了,这是道德愚钝。生命危险不是剧场表演。渴望烈士的人应当自己去做烈士。”

  林培瑞进一步指出,尽管对受害者富有同情心通常比冷漠更可取,然而,同情姿态也不是没有自身的伦理问题的。哈维尔讲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布拉格接待西方“看客”的故事:他们如此热切地想表示对一个“异议分子”的支持。哈维尔说,当西方人问“我们能为你做什么?”的时候,他心里倍感挫折。因为这样问意味着只有异议者而不是提问者的命运受到威胁。“难道对我的逮捕不是对来访者的一种攻击吗?……难道对布拉格的一个人的毁灭不是对所有人的毁灭?”

  这一发问,让我们联想到德国路德派牧师马丁?尼莫勒批评德国知识分子在纳粹兴起的过程中毫无作为的那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其实,尼莫勒牧师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就是:人类是一个共同体,他人的不幸也就是你的不幸。没有什么比约翰?多恩那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更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有删改)

  10.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人面临危难和迫切需要帮助却不回应,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B.作者认为,被迫害的英雄在压力下肯定有撒谎、欺骗、出卖的行为出现。

  C.西方人所表示的对“异议分子”的支持,在哈维尔看来,这也属于“看客”行为。

  D.整篇文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很有说服力。

  11.鲁迅先生批判的“看客”的国民劣根性具体指什么?(2分)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试题答案:

  答案尚未转成文字,请下载此题所属试卷查看。

【《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07-06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习题及答案09-20

《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题及答案08-27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材理解09-02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练习07-26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练习09-26

圆明园毁灭的主要内容理解11-06

《圆明园的毁灭》练习题及答案07-20

阅读理解及答案07-30

《圆明园的毁灭》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