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4-08-26 20:36:58 洁婷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译文

  荀子《解蔽》阅读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①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③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④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⑤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⑥乱知,谓之静。

  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⑦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⑧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之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⑨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⑩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注释】 ①臧:通“藏”,贮藏(知识、信息等);②满:通“两”, 三心二意,心思不专;③害:妨害、影响;④两:两种,形容多;⑤偷:松弛、懈怠;⑥剧:烦乱;⑦谓之:告诉他;⑧须:等待、企求;⑨材官:选择、管理;⑩睪睪:通“浩浩”,广大;涫涫:guàn,水沸腾的样子,形容变化莫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记忆

  B.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乱:干扰

  C. 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治:治理

  D. 夫恶有蔽矣哉 恶:哪里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虚壹而静”的好处的一项是( )

  ①异也者,同时兼知之 ②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③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 ④将事道者,之壹则尽

  ⑤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⑥明参日月,大满八极

  A. ①③⑤ B. ④⑤⑥C. ②③⑥ D. 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的中心是“虚壹而静”,即认知事物,要做到虚心、专一而且保持内心长久宁静。

  B.因为心能贮藏知识信息,能同时认知多种事物,是不停地活动的,所以人要做到虚壹而静。

  C.按照虚壹而静的规则运作,就能明察事物,并且体现在行动上,全面体察各种知识和道理。

  D.真正做到虚壹而静的人知识渊博、德行崇高、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很少有被蒙蔽的情况。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②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治:安定)

  (2)B(①解释“异”,就是同时认知多种事物;②解释“专一”,就是不因对一事物的认识而妨害对另一事物的认识;③对求知的人说明“虚壹而静”的道理。这三项均不能说明“虚壹而静”的好处)

  (3)D(“很少有被蒙蔽的情况”不符文意,应是“不会被蒙蔽”)

  (4)①不因为心里已储藏有知识而妨碍接受其他知识,就叫做虚心。

  (采分点:以,因为;臧,储藏;害,妨碍、影响;受,接受)

  ②对有形的万物都能看见,能见的都能论说,论说都准确到位。

  (采分点:莫……不,双重否定译为肯定句式;失位,准确到位,符合实际等)

  【译文】

  人凭什么懂得知识和道理呢?答案是:(凭的是)心。心凭什么懂得知识和道理呢?答案是:(内心要做到)虚心、专一而且宁静。心没有不能贮藏(各种知识信息)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虚心;心没有不能知此知彼(这两个方面)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专一;心没有不活动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宁静。人生下来就有认知的功能,有认知就有记忆。记忆,就是储藏信息,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虚心,不因为心里已藏有知识信息而妨碍接受其他知识信息,就叫做虚心。心生来就有认知的功能,就能辨别事物的差异。辨别差异就是同时认知多种事物,同时认知多种事物,就是(人们所说)的“两”(知此知彼这两个方面);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专一,不因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而妨害对另一事物的认识就叫做专一。心在人睡觉时就做梦,松弛时就会放任自流(胡思乱想),使用心时就能帮人谋划。

  所以心未尝不是活动的,这样因而就有人们所说的心思宁静,不让做梦和烦乱干扰认识就叫做静。没有获得知识和道理而想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要告诉他虚心、专一而且内心宁静(的道理),按照这样的规则运作,那么他将要企求的知识和道理,做到虚心才能进入那个境界;他将要从事的求得知识和道理(的工作),做到专一才能达到穷尽的地步;他将要思考而求得的知识和道理,做到内心宁静才能达到明察的程度。认知事物达到明察,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全面)体察知识和道理。(所以说)虚心、专一而且内心宁静,就是人们说的大精明、大智慧。

  对有形的万物都能看见,能见的都能论说,论说都准确到位。坐在房间里却能观察天下,处在今世却能论知久远的事。通观万物而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参考验证社会安定与混乱(的实际例子)而通晓它的规律,有条理秩序地治理天地而(精通)选择管理万物,(准确)裁断普遍根本的道理而能够把宇宙(的规律)掌握在心中。(如此)宽大无边,谁能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么宽广呢!(如此)浩荡无边,谁能知道他的德行有多么崇高呢!(如此)千变万化,谁能知道他的思想体系有多么复杂呢!(他)正大光明地并列于日月之中,他的智慧延伸到天地四面八方的极点,那样的人就是伟大的人。那样的人哪里会有被蒙蔽的情况呢!

  荀子

  中文名称:

  荀子

  又 名:

  字卿孙卿荀况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平简介

  荀子,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名况,字卿。赵人。古书中多作孙卿,《史记》作荀卿。其生卒年皆不详。根据一些记载的推测,约在齐闵王末年,荀子曾到过齐,后离齐去楚。到齐襄王时,荀子又至齐,《史记》说他:“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表明他在稷下已是一位资历很深的首领人物。楚考烈王八年(前255),楚相春申君以荀子为兰陵(今山东莒南)令。后又离楚至赵,赵以荀子为上卿。不久又返楚。秦昭王时,荀子赴秦,见到昭王和范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春申君死,荀子废居兰陵。其卒年当在此后不久。《盐铁论》以为李斯为秦相时荀子尚在则不确。

  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家中自成一派。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和孟子的性善针锋相对。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而不可能有天生的圣贤;人性善是受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荀子受老子的影响,以为天没有意志,不过是能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对礼很重视。礼是指纲常和伦理道德,他认为礼在调节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用强力来压人。王道的具体内容是礼义和仁政。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即提醒君主,如果聚敛、刑杀无度,就会遭到覆舟的报复。虽然他主张治国要用王道或礼义教化,但也认为完全有必要采用刑罚。所以荀子是礼法兼用、王霸并重,和他以前的儒家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荀子的学说思想,对西汉经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礼记》、《韩诗外传》等书中部分内容即抄自《荀子》。由于荀子有些论点和儒家传统说法不合,故受到后人指责和非议,如唐韩愈就说荀学是“大醇而小疵”。到宋代则为程朱理学(见理学)所不容,出现了扬孟抑荀的现象。到清代末年,梁启超、章炳麟等则对荀子的学说思想重新作出评价,肯定了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荀子》经西汉刘向编定,共有三十二篇。唐杨沦改为二十卷。杨氏以为书中的《大略》到《尧问》的六篇,当是后人所作。按今人研究的结果,认为书中如《劝学》、《王霸》、《性恶》、《天论》、《解蔽》、《正名》、《礼论》、《乐论》等篇,都应该是荀子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荀子》一书有唐人杨□的注解。清代学者为该书所作的校刊注释工作不少,清末王先谦汇集清人的这些成果,作成《荀子集解》,该书是许多注本中最好的一种。近人梁启雄作《荀子简释》,内容简明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