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潮州愈》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4-08-19 17:52:4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寄韩潮州愈》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寄韩潮州愈》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寄韩潮州愈》阅读答案及赏析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直言极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

  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

  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

  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1)颔联中“隔岭篇章”指的是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给韩湘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 ▲ 》。(2分)

  (2)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4分)

  参考答案:

  (1)(2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4分)表达了对韩愈深沉的关切之情;(2分)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或“虚写”、“联想”、“借景抒情”)(2分)

  (3)(4分)以景作结,借景抒情。(2分)有一天大风吹散了瘴气,皓月东升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憧憬之情。(2分)

  二

  1.前人评价此诗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请分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与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两句诗的同工之处?(5分)答:

  2.此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①两句诗中都运用“横”、“拥”,“悬”、“浸”等动词,凸显了路途中的险阻,描摹出环境凄苦的画面,形象巧妙,富有动态感。

  ②两句诗都借景抒情,“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写出秦岭横阻,大雪塞路贬途图景,体现诗人凄苦的心境。“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道路险阻,处境凄凉。表现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2.(1)对朋友的牵挂与慰藉。“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写诗人已经随着兰舟到了韩愈的贬谪地,对友人的牵挂跃然纸上。

  (2)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瘴烟终究会被风吹散,会有明月初升的到来,暗示困苦的遭际终会过去,表达诗人的美好祝愿。

  (3)对忠臣遭斥逐的愤懑。“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借写环境的险恶,衬托韩愈处境的艰辛,写出了诗人对韩愈的遭际的同情与愤懑。

  三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以回忆起笔,写诗人的心曾和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

  B、颔联“隔岭”“出关”二词,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烘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也包含了对二人同为奸佞构陷的慨叹。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

  D、颈联“海浸城根老树秋”,写潮州老树盘根错节,饱阅风霜,背城面海,遒劲苍凉,反衬出韩愈被贬谪后孤寂、迷惘的心绪。

  E、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2、《唐诗贯珠》评价本诗“庸肤剥尽”,请指出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并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BD(B项,“含了对二人同为奸佞构陷的慨叹”无中生有;D项,对“海浸城根老树秋”含义及作用的理解有误。)

  2、①构思精巧。前句写途中景象,后句写潮州景象,虚中有实,落笔超逸。②取象不凡。险峰、驿路、断云、沧海、城根、老树,蕴藉深沉,境界开阔。③用字脱俗。“悬”“浸”二字,俯仰结合,形象而贴切,写出驿路艰危,海城卑湿。(“断”“秋”二字,移情于物,写阻隔处含牵挂,写凄苦处寄关切。)(每点3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赏析:

  在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佛骨就是佛灭度后,火化所留下的遗骨、遗灰),韩愈上表直言极谏,触怒皇帝,贬谪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此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后来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歌表达了自己与韩愈的情感之深厚。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道:“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曾”表示行为或情况以前发生过。“木兰舟”即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有“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心早已与你同乘木兰舟,一直伴你到岭南潮水的尽头。首先,可以从一个“曾”字看出诗人表达了与韩愈有着不同寻常的交往。其次,从“直到天南潮水头”看到了诗人在朋友有难时对朋友的牵挂与慰藉。当然,由于这首诗产生的背景是韩愈被贬,而且是受到不公正的贬谪,所以,我们可以从诗句中感受到诗人所表现出来的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的愤懑之情。

  颔联写道:“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华岳”指代长安。“泷”即急流的水。这一联的意思是说,隔着山岭的篇章已经寄到华岳,我出关的书信到你手要越过激流。这一联是承上而来的,诗人直抒别后景况。“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贾岛在这里告诉韩愈,你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到京师,我为之感动,也写了一封信来安慰你,当出关送信的马奔过急流的水,你就可得到这安慰信了。这一联顺承上联而来,表明了诗人虽然不能同行到潮州去,但从诗句中已经表明了与韩愈之间肝胆相照,真情永驻。真可谓“患难见真情”。

  颈联在意义是一转写道:“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意思是说,半山的驿路时而被残云隔断,海水泡浸城根,大树更显老气横秋。上句写山,下句写水。上句的“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下句的“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其中“悬”、“浸”很有动态感。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庐山山下汤泉》有:“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在贾岛的诗中,俯仰观察,上下结合,不但富于形象感,而且拉开空间距离。在诗人的眼中,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而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环境潮湿,老树为之含秋。“峰悬驿路”暗示了这封信来之不易,体现了朋友之间情感的真诚。这里,诗人通过物景描写来表现了深沉的关怀之情。

  尾联一合,写道:“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瘴烟”即瘴气。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这里也有一定的寓意,就是暗示了韩愈蒙受的打击迫害,所受的冤屈。“浪西楼”即在西楼上看海浪。“西楼”即面对东边海洋的楼。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也就是说,诗人希望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把瘴气一扫而光,月光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从最后一句来看,可以说是以景结情,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知人论世,我们不但感受到诗人希望友人韩愈无辜遭贬的冤屈白于天下,也对友人韩愈寄予了安慰。在写作上,这里也照应了韩愈诗中的“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但一反其意,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

  在艺术上,虚实结合,情意深厚。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最后集结在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其次,用词准确,富有形象感。再次,语言含蓄蕴藉,富有想象力。

【《寄韩潮州愈》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江陵愁望有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1-30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阅读答案附赏析08-21

杜牧《寄远》阅读答案11-08

李白《寄崔侍御》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8-01

《奶奶的粽子》阅读答案韩逸萌08-09

韩偓《夜坐》阅读练习及答案03-10

岁暮阅读答案及赏析09-29

《宋史韩亿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9

《韩通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翻译11-18

李商隐《夜雨寄北》原文阅读及答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