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阅读及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习题1
1.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说: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
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服之轻重便于身 / 青,取之于蓝
C.然则曷以禄夫子 /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关市讥而不征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的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举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4分)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3分)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3分)
答案:
1、选B,不应该解释为“花纹”,而应该解释为“动词,进行纹饰”。
2、选D,“而”都是表“但是”,转折连词。
3、选A。
4、选C。
5(1)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
(2)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3)这样那么就可以了。虽然这样,难道你不想追求富贵吗?
习题2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再拜而辞 辞:谢绝
B.治乱之刑如恐不胜 胜:全,尽
C.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 幸:侥幸
D.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 辟:开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B.此非所以为治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一组是( )
①是时景公繁于刑 ②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
③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 ④公胡不雪之以政
⑤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 ⑥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跟景公说刖鞋昂贵,景公意识到自己用刑太多。就减少了五种刑法。韩非子认为晏婴是借巧妙的言辞来劝谏景公。
B.齐桓公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审核狱案,释放罪行较轻的囚犯。几天后百姓纷纷唱起了赞歌:公平啊,公平啊!
C.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要用法,赏罚分明,该治罪的要治罪。否则,老百姓就容易做坏事,社会就要陷入混乱。
D.孔子认为文王献出方圆千里土地。请求纣王解除炮烙之刑,从而得到天下人心,是个仁慈的人、聪明的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3分)
(2)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3分)
(3)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4分)
【参考答案】
1.D(辟,通“避”,避开)
2.A(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C连词。可译为。“那么”就”;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D与“以”连用,意为“认为……是”;动词,演奏。)
3.A(①是说景公刑法太多。④管仲建议桓公雪耻。⑥韩非子认为孔子的话是不对的)
4.B(原文的“公”,是指齐桓公)
5.
(1)再说我晏婴家里贫穷,依靠早晚都要跑到市场购买食物过日子,不可以远离它。(3分,“待”“市”“趋”各1分)
(2)现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得当,却以用刑过多进行劝说。这不是很荒唐吗?(3分,“察”。说”“妄”各1分)
(3)纣王因文王扩大疆域、得到人心而憎恨他,他自己又轻易放弃土地面争取人心,这就更被纣王怀疑。(4分,“以”、“恶”“轻”“见疑”各1分,“重”译为“再次”“又”也对) (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行善,天下人都心怀他们的统治规律而归服于他们的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衣服不要致力于角落削领,帽子没有残破的酒杯状,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况且古人曾有穿着缝补卷领的衣服而统一天下的,他们的最佳行为方式是喜好人的生存而厌恶杀戮,节制君上而下有盈余,天下人不是朝拜衣服,而是共同归向于最佳行为方式。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纹饰,木建筑物不能镂刻,指示民众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棠邑,其中有十一社的人家从事商贾。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所以不敢接受的原因。”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犯死罪的人判刑,该判刑的罚款,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6-12
老舍《赵子曰》阅读及答案06-11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06-05
晏殊《浣溪沙》的阅读答案09-11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08-30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01-03
晏殊《寓意》阅读答案及赏析08-29
《岁晏村居》阅读答案及赏析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