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3 15:57:3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少年游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少年游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游阅读答案

少年游阅读答案1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1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写春风吹绿了芊芊芳草,在飘动的白云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晓梦”点明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春梦。

  B、“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写软草映衬飞花,随流水蔓延天际,一眼望去,无边芳草已被流水阻隔,“香尘”一句,补足梦境。

  C、“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写姜萋芳草给人留下多少别离的江南之恨,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多了一个曲折。

  D、“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融会,并与上片“一望隔香尘”暗合,勾起人满怀的愁绪。

  16、简要分析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6分)

  答案:

  15、B “无边芳草已被流水阻隔”应为“美人芳踪包被已被阻隔”。

  16、虚实结合:全词虚实结合,上片借助梦境来表达芳踪的`难觅的失落和惆怅,下片描写实景来抒发愁情;借景:下片结尾三句借“冷怜落闲门”“凄迷古道”濛濛“烟雨”的凄清冷落之景来抒发诗人浓浓的离愁别恨。直抒胸臆:下片首句“多少江南恨”,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之情(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少年游阅读答案2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8.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9.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参考答案:

  8.(5分)参考A:哀景衬哀情。(1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2分)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分。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参考B: “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古老且衰败。(2分)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2分)

  9.(6分。关键词:秋日、夕阳——漂游思乡;阳关曲——别离之苦;乘舟凭栏——孤寂)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不由得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更是肝肠寸断。

少年游阅读答案3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①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②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③。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风楼④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⑤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注]①碧,指春草。②江淹浦,指别离之地。③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④凤楼,指女子的妆楼。⑤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词都写到了雨,“疏雨滴黄昏”渲染不堪离愁之苦,“细雨湿流光”则含有幽怨。

  B.《少年游》写凭栏独眺,表达了心中的满腔愁绪;而《南乡子》写梦境,抒发了情感。

  C.欧词中,“行色苦愁人”写“行色”之景让“愁人”更加痛苦,也开启了下片的议论。

  D.冯词中,“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两”字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反衬了人的孤独感。

  16.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春草”,“春草”在两首词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

  16.①《少年游》中,春草在晴天显得更绿,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烘托了离别的忧愁。②《南乡子》中,将无形的离恨比成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少年游阅读答案4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寿阳: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

  (1)此词为咏物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2)词作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作简要分析。(7分)

  参考答案:

  (1)梅花(1分)不惧风雨严寒、冰肌玉骨(3分)

  (2)①侧面烘托(或铺垫):如用严冬的风雪肃杀烘托出梅的'傲雪精神(或为写梅的“芳艳”作铺垫);或用“千寻翠岭”烘托梅的“一枝芳艳”。(2分)②正面描写梅的芳艳、冰姿玉态、天真等。(1分)③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冰姿玉态”,“天真”等,赋予梅以人的品质。(2分)④托物言志或象征。借写梅花抒写个人怀抱。词人屡遭人生风雨摧残,有伤感,但更有一种无惧、豁达和傲岸。(2分)

少年游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9.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8.(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9.(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

少年游阅读答案6

  少年游

  杨慎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谢”“柳浓”点明时间是春末夏初,黄莺在这温暖的天气里懒洋洋的,不再啼鸣。

  B.“蜂衙”一词把蜂窝比作衙门,写出春天之时群蜂飞舞忙碌、占尽春光的喧闹场面。

  C.“带眼”即带孔,“频移”指衣带上的孔不时往里移,是说人腰围渐小,不断消瘦。

  D.下片最后两句,呼应“柳浓莺懒”“无情思”,点明作者没精打采的.原因——多病。

  15.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红稠绿暗遍天涯”一句。(6分)

  阅读答案:

  14.D(没有呼应“柳浓莺懒”,“多病”是“无情思”“慵”的原因。)

  15.(1)“红”“绿”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更直观形象。(2分)

  (2)描绘出处处百花盛开、枝繁叶茂的景象。(2分)

  (3)处处春色如许,作者却无心欣赏,以乐景衬哀情。(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少年游阅读答案7

  少年游

  蒋捷

  梨边风紧雪难睛,千点照溪明。吹絮窗低,唾茸[绒】窗小,人隔翠阴行。

  而今白鸟横飞处,烟树渺乡城。两袖春寒,一襟春恨,斜日淡无情。

  【注】唾茸古代妇女刺绣,每当停针换线、咬断绣线时,口中常沾留线绒,随口吐出,俗谓"唾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描写风吹雪飞之景,渲染凄冷气氛,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情感基调。

  B、"吹絮"句写飞絮飘落窗前,与首句"风紧"相照应,体现了用笔之绵密。

  C、"斜日"句采用拟人手法,将斜日人格化,盲其无情,衬托了春恨之浓。

  D、本词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拓展了艺术空间。

  15、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14、(3分)A(“风吹雪飞”有误。首句以雪喻梨花,写的是急风中梨花飘飞的景象,而非真正的飞雪之景。)

  15、(6分)漂泊异乡之苦。如今词人远离故土,身处异乡,在春日的'寒气中满怀愁苦。思乡念亲之愁。词人极目远眺,茂密烟树遮住了远处的故乡,想到故乡之景和家中亲人临窗“唾茸”的情景,寄托了思乡思亲的愁绪。(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少年游阅读答案8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北宋初期的词是《花间》与《尊前》的继续。《花间》、《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几道已臻绝诣。柳永、张先在传统的小令之外,又创造了许多长词慢调。柳永新歌,风靡海内,连名满天下的苏轼也甚是羡慕“柳七郎风味”(《与鲜于子骏书》)。但其美中不足之处,乃未能输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万象皆活,致使其所选情景均并列单页画幅。究其缘故,盖因情景二者之间无“事”可以联系。这是柳词创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彦“集大成”,其关键处就在于,能在抒情写景之际,渗入一个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词创作便补救了柳词之不足。读这首小令,必须首先明确这一点。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这是门外所见景色。“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门外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时,故事尚未说完。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那就是: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这是第一个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这是第二个故事,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但这个故事只用十个字来记述:“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现在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这首词用笔很经济,但所造景象却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

少年游阅读答案9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②,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注】①康熙十三年,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后来词人写下了这首词。②风月:本指清风明月,后代指男女情爱。

  (1)上片写出了词人哪些细腻的情感与体悟?

  (2)请简要赏析“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三句的表达效果。

  答

  (1)①世上最美好的景致,莫过于有情人相知相守;②在相爱的人眼中,纵然是平常的风光月色和平常的言谈笑语,都会使人感到称心如意,美妙无比;③以此表达出诗人对以往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的怀念。

  (2)①前两句借景抒情,弯月余晖洒照在沾满柳絮的.帘子上,营造出凄清、幽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②结句“总是恼人时”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将词人心中挥之不去、无限绵长的思念之愁苦表达得淋满尽致。③前两句与上片的“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形成对比,强化了此时此刻春夜相思的孤寂落寞。

少年游阅读答案10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注]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谢灵运有诗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江淹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栏干十二独凭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表明主人公凭栏远眺了很久,表现了心情的焦虑急切。

  B.“晴碧远连云”-句,写出了春草的颜色,春草在晴天显得更绿,既从侧面咏叹春草,又烘托了离别的忧愁。

  C.下片前两句,作者连用两个典故咏物抒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为诗歌的最后两句抒发离愁做了铺垫。

  D.抒情主人公应是一-位思妇,她于当春之季,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都在思念离人。

  15.做词如同做画,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本词在描绘春草时是如何运用点染手法的?请具体分析。(6 分)

  14、B 选项B,“从侧面咏叹春草”理解有误。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故答案选B。

  15、“晴碧远连云”- -句是点,“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接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限;“二月三月”呼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生长的时间上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翻译】高楼上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晴光照映下,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值二三月间,远行之人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灵运远离家乡而吟咏池塘,江淹也因离家远游而伤心南浦,他们抒发的是春的感悟和离别之情。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简析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咏春草词。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有关春草、离别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 “ 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 “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少年游阅读答案11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②王孙:代指出门远游的人。

  (1)这两首宋词被王国维称为“咏春草绝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4分)

  答:

  (2)这两首宋词运用了不少相同的艺术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1O.(1)这两首词都借吟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但林词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慨叹。(4分,异同各2分)

  (2)可从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用典、比喻、渲染等方面作答。(3分,指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1: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欧词借春草的“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和滋生之盛,从而引发离愁别绪;林词借“乱生春色”、“萋萋无数”,再现春草遍地茫茫无涯的情景,引发伤春之情及绵绵离愁。

  答案示例2: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欧词连用谢灵运和江淹之典,由眼前的无边草色勾引起无限离恨;林词引用石崇之典,引发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炯的慨叹。

少年游阅读答案12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记眼前之事。“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是对当时的活动环境的描写:在一个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淡淡春景。作者

  与爱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B、“柳泣花啼”句中,“泣”和“啼”不但使“柳”和“花”拟人化,而且使客观之物具有了主观情感色彩,为后面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

  C、“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两句,“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

  D、“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中,“不似”即不如,不像;“幽恨”即内心深处的怨恨。写出了眼前无忧无虑反倒不如“楼阁淡春姿”时

  分离的凄苦、相思来得意味深长。

  15、周邦彦“集大成”,其关键处就在于,能在抒情写景之际,渗入一个第三因素,即述事。请结合本词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4、A。“上片记眼前之事”理解有误,上片所写看好像是眼前之事,实则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

  15、①上片作者选取朝云,细雨,楼阁,雨中的柳、花、飞燕等意象,并借不浓艳的雨中春色营造了与恋人艰难相会时淡淡的悲伤氛围,也烘托了此后分别的不舍和无奈之情。在写景抒情之际,自然渗入了往日的恋爱故事。

  ②下片描写在风和日丽、桃花明艳的季节,他们相聚在一起的情景,抒发重聚的欢愉之情,巧妙渗入了而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③写景抒情之际渗入叙事,用笔简约,使读者感受更具体,更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两个故事形成鲜明对照,韵味无穷,耐人寻味。

  翻译

  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浓。他们就这样的`环境中相会。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艰难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但是两人就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想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门外的花柳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艰难的飞行。

  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眼前这无忧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

  赏析

  这首令词运用现代短篇小说才有的打破时空观念的倒叙和插叙手法,穿插腾挪地向人们诉说自己昔日在汴京的一段爱情经历。所反映的内容十分普通,写法上却有些独特。

  上片所写纯然是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表达内心紧张、凄苦又彼此思念的情感。“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这是门外所见景色。“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门外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

  下片通过描写两人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而今丽日明金屋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现在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

  “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

  周邦彦的词作描写,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

少年游阅读答案13

  [南宋]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①。

  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②。

  萋萋③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古道,烟雨正愁人

  (注)①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相褥,②香尘:所之人的踪迹,③萋萋:芳草美盛之貌。

  4.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材看,本词是咏物之作。

  B.从用韵看,本词不讲求押韵。

  C.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小令

  D.从风格看,本词属于婉约派。

  5.对本词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纵观整首词,通过描写草色的变化,抒发词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B.“晓梦入芳裀”句,点明这令人神往的芳景,只是一场的消梦。

  C.“一望隔香尘”句,表明所思念的人的踪迹被飞花、流水隔断。

  D.“翻忆翠罗裙”句,借绿色罗裙这一最具女性特征的服饰抒发离情。

  6.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下片线句。

  答

  4.B“不讲求押韵”错误。前两句的“碧”“绿”,押“i”韵“裀”“尘”“恨”“裙”“门”“人”等均入“n”韵。可见格律严谨,字炼句琢,可谓句句押韵。

  5.C“被……流水隔断”错。“一望隔香尘”句,大意是“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补足上一句中春晓梦境。“香尘”者,女子的芳踪也。可是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

  6.(1)想象。画线句想象所思之人的居住环境,孤寂庭院、凄迷古道笼罩在迷朦的烟雨之中。(2)融情于景。作者选取几个淫雨季节特有的意象,营造出清冷凄迷的意境,融愁情于景中,言有尽而意无穷。(3)直抒胸臆。最后一句“正愁人”,直接抒发词人怅惘的心境,情感表达直白强烈。

【少年游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少年游·并刀如水》阅读答案01-13

少年游阅读答案(通用8篇)03-17

等阅读及答案07-23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腻歪冯骥才阅读答案 腻歪阅读题答案解析12-13

诺言阅读短文及答案 诺言阅读理解答案07-18

《穷人》 阅读答案10-26

《童真》的阅读答案04-14

《穷人》阅读及答案07-20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