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悟
寻找遗失的文明
---读《文化苦旅》感悟
在岁月的溪水边,我们捡拾文化的珍珠。我们需要传统文化来慰籍自己的心灵,来透过表层深入内里感受生活的美好;需要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感受历史,鼓舞力量,放飞梦想。愿更多的人感受一下文化的灵性和意境,撩拨一下已麻木迟钝的知觉,体会那些久违的阅读的乐趣和情怀。《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文化散文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读《文化苦旅》,是读历史中鲜活的角落;是读山水中浓重的思绪;是读人生中厚重质朴的情节。让人身心获得的轻松与超然,心灵获得放松,情感得到升华。
余秋雨先生在书的自序中说道:“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其实读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春温秋肃间徜徉,在大喜悦与大悲愤间交融,在多种心理年龄相重叠的生命中碰撞。既然我们不能像先生一般,在埋首于案头事务许久后,可以在文化的“苦旅”中满足自己“满心满眼满耳突涌起”的“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那么,我们就沿着先生的足迹,回溯或追问历史长河里的一只只流觞。
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为现在那些心还在沉睡的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走进书中的情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回想书中的情形,在眼前像电影一样流逝。
我们眼前出现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宏伟。实像、壁画依然艳丽,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由于它的文化低下,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么多的文物运往外国,半路上竟没有一点的封锁。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它外表炫丽,它的美在于它深层的蕴藏,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读完《道士塔》时,我才理解到“苦”字寓意的是祖国文化创造所经历风雨的艰难行程。
《莫高窟》和《道士塔》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说《道士塔》揭示的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页悲剧的话,那么,《莫高窟》则告诉我们:尽管中国古代文明曾屡遭不幸,但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有着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最灿烂的文化。莫高窟是敦煌文化的精髓,作者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尽情地讴歌了伟大的敦煌艺术,给我们以强烈的感染。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当时的文采想到他的被贬。遭贬谪后,被流放到荒远之地,于是他放弃了那些所谓的虚名,放纵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诗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新时代的到来,宣示着我们将要把那些古老的、精华的东西丢弃。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想想我们做过的种种,去重新找回那曾经被我们遗失的古老的中国文化。
都江堰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在常人看来,长城更为令人注目,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而人们却对都江堰了解甚少,但实际上它的历史更为悠久。都江堰至今仍在为人民输送着宝贵的清泉,它像一位老者,经历千百年,它见证了悠久历史和时代特有的象征性。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一切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他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守”字的原始造型。李冰虽没有学过水利,但是他却能刻苦钻研,他实实在在为民造福,在百姓心目中,他从人升格为神,人们建造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为民造福的偶像。
“三峡”一篇,李白这位仙圣又活灵活现的在文中“秀”了一把,老余拿捏着李白的神经中枢,将他的诗情、才华、气韵和三峡紧紧融合在一起,写得畅快富有生命力,读得也是身临其境,仿佛醉享九泉一千多年的仙者,又出现在三峡山头,激情滿腹的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在老余的调控下,文中已经没有明确的生死之界、时间之分、空间之隔,历史人物、千里江山,总是信手拈来,看似随意摆设,却又神髓相通。
挥别了“三峡”旖旎的风光,漫步来到庐山,那耸入云霄的山峰,高俊挺秀,仿佛是一座仙女塑像在眺望着人间,可谓风光无限。庐山不仅是山水美景,更是文学佳地,不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过文笔极好的诗,如“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等佳作,传为美谈。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只要你闭目想象着,便能勾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石阶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而远方几尺远外,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在清澈河水中缓缓前进,“虽少了一些浑朴奇险,却多了一点畅达平稳。”是啊,江南小镇早已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象征了。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回想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可想江南小镇的风景是多么的幽美,让到那里的人感到多么的舒服。
《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西湖梦>这是一个“俗不可耐的题目”,可是他荏苒写下了这篇文章。很难说这篇《西湖梦》在内容上有多么新颖,在结构上有多么别致。可是这算是一片不错的散文吧。虽然我也曾经去过西湖,可是对西湖最深刻的音响仍然是苏轼的那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并为花费太多笔墨去描绘西湖的美景,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西湖的景色太过于精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情。《西湖梦》中描绘了许多人文足迹,的确,西湖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从除了名的苏堤和白堤,我们看到了两位大文豪的足迹。虽然两位文豪的本意并非为西湖留下些什么,可是的确使中国文人在西湖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脚印。同样,西湖不仅使许多文人热衷的抒情地,更是承载老百姓美好祝愿的地方。众所周知的《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的定情地级市在西湖的断桥,而白娘子最后又被镇压与雷锋塔下。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却蕴含着老百姓美好的祝愿。西湖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梦,这些孟都是由一个个脚印编织而成的。相信,这样的脚印不仅留在了西湖边,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上海人》的确是写得挺客观的。虽然作为上海人(姑且将出生在上的我们第一位上海人)的我们听到对于上海人的批评难眠心中会有不快乐,可是凭心而论,这的确是片客观真实的评价。文章及没有否认上海的优点,海纳百川的胸襟,满荣的经济,自身的独立与自由,真正的艺术鉴赏力,雅俗共赏,讲究科学实效;同时也没有掩藏上海人的弱点: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缺乏政治热情、琐碎……也许许多上海人对此不以为然,可是的确,这个脚印已经深深地留在了上海这片土地上。
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余秋雨先生留下的脚印,提醒每一个上海人不要盲目的骄傲,不要过度的精明,保持政府提出的那句口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确,上海今天的成绩,除了借改革开放之天时,临太平洋、靠万里长江之地利,更重要的是“海纳百川”的人和。从徐光启起,上海就一直处在一种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奇异的组合之中。(徐光启)“死后有朝廷追封加谥,而他的目前又有教会里的拉丁文碑铭”。清朝时随闭关锁国,可后来上还有如此多的租借促使上海的建筑能够多方面发展。上海既有豫园的古色古香,也有外滩的异国风情,更有浦东的时尚现代。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和悲愤的情感,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旅程,写下了对中国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一本书!《文化苦旅》!致敬!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悟】相关文章: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简介07-21
余秋雨文化苦旅好词08-29
余秋雨文化苦旅原文09-15
文化苦旅余秋雨摘抄11-16
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08-27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08-25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哲理故事10-21
余秋雨《文化苦旅牌坊》原文09-01
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550字07-25
余秋雨文化苦旅阅读心得10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