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雨巷》诗歌赏读
《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巷》赏读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静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赏读一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雨巷》赏读二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早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他因此诗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本诗艺术精湛,大量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了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把诗歌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同时,诗歌又兼用了比兴寄托和象征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凄美的“丁香”意象、现实中悠长寂寥的雨巷和期待中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创造性地组接在一起,形成迷离朦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幽渺的美感。
这首诗歌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进行赏析。其一,从诗歌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关系角度来解读,则诗歌带有诗人的爱情印记。诗中所描绘的似真似幻的美丽“邂逅”,实乃“我”的一段爱情“白日梦”,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因此,从爱情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可理解为一个爱情的感伤者;其二,从诗歌与其被写作的时代背景关系来分析,则诗歌所表现的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一时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迷惘、彷徨之中的心境。他们寂寞、哀怨,但又充满朦胧的希望。因此,从时代社会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其三,从诗歌与读者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则本诗充满了浓烈的人生象征意味,“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诗中“我”寻觅求索(希望逢着姑娘)——与“姑娘”相逢(惊喜)——“姑娘”消失(失望、忧伤)——再度寻觅(希望姑娘飘过)过程正是人生寻寻觅觅,不断希望、失望复希望的隐喻。因此,从人生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可以理解成人生的求索者。这样一来,《雨巷》一诗便具有了多重意蕴,更耐人寻味。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拓展阅读:
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雨巷》扩写
窗外的细雨连绵,雨水顺着黑色的瓦片流淌下来,在泥土里溅起一朵水花。
我推开窗,嗅着窗外泥土的芳香,清新的,使我的心沉寂。撑起一把油纸伞,走在这寂静的街巷,脚下踩着青石板,不时有雨滴溅起到鞋面,这些都无妨。
街上的青苔在雨的冲刷下,变得更加的绿了,两旁的房屋高立,我走在寂静的雨巷,悠长悠长,仿佛找不到自己的心在哪里。
转过一处街头,一个人儿出现在那遥远却又并不遥远的街头,一把淡黄色的油纸伞,和我的伞儿一样,一样的陈旧,一样的感觉。
她是丁香一般的姑娘,那双忧愁的眼神,像是在这雨巷中迷失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这寂寥的雨巷。她的忧愁,她的凄凉,在阴沉的雨天里,弥漫了这条雨巷,弥漫在我的身旁。
我慢慢地走在这青石小路上,不言,不语。她默默地从对面走来,撑着和我一样的油纸伞。我放慢自己的脚步,等待她将从我的身旁走过。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她看我时的目光,使我迷茫。叹息一般的目光,叹息一般的目光。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就像是一场梦一般,朦胧,无结。
撑着一把油纸伞,我转身,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变小,变小,消失在这悠长的雨巷中。消失了她的淡雅,消失了她的芳香,甚至是那叹息一般的目光。
雨不停的下落,青石板路上溅起的水花朵朵。我撑着那把油纸伞,转身,彷徨在这悠长悠长的街巷,鞋头已湿,但这都无妨。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人,祖籍南京,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
他出身于职员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就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在此期间,他接触到法国象征派诗歌,如魏尔伦等人的作品,这对其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7年,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避居于松江友人家中,在孤独与寂寞里,他创作了《雨巷》,该诗于1928年8月发表在《小说月报》上,运用象征主义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爱情的向往,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叶圣陶评价此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的创作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创作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痕迹,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等影响,《雨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第二阶段较多接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耶麦、保尔·福尔等人的影响,对诗歌艺术有了自己的见地,其诗集《望舒草》中的《诗论零札》反映了他此时对诗歌的理解,这一阶段使他成为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第三阶段,抗战开始后,他的诗歌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都转向积极明朗,如《元旦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作品,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着情感纠葛,其爱情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他不仅创作诗歌,还涉足散文、论文等领域,同时大量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雨巷》诗歌赏读】相关文章:
《雨巷》诗意赏读04-22
戴望舒《雨巷》全文赏读06-01
《雨巷》诗歌鉴赏10-09
戴望舒的《雨巷》诗歌04-24
雨巷戴望舒诗歌07-19
《雨巷》诗歌赏析07-04
《雨巷》诗歌全文及赏析04-24
戴望舒雨巷诗歌鉴赏07-06
戴望舒《雨巷》诗歌鉴赏04-24
雨巷经典诗歌(精选10首)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