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人和野狗
引导语:下面是一篇关于寓言人和野狗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寓言人和野狗
寓言人被野狗咬了一口,寓言人痛得死去活来,恶狠狠地说:“有种的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野狗一听,慌了,赶紧逃走。寓言人说:“你别逃啊,在这儿等着!”
野狗说:“我又不是傻瓜,等你拿棍子揍我?”
寓言人说:“我不用棍子,我写篇寓言反咬你一口!”
野狗放心了,它说:“那你慢慢写吧!”边说边摇头摆尾地走回来。
寓言人说:“难道你不怕寓言吗?”
野狗哈哈大笑:“我没有文化,从来不看寓言的!”
[知识拓展]
寓言故事成语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的大义灭亲,讲述的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的故事。
大义灭亲的意思
成语名字:大义灭亲
成语发音:dà yì miè qīn
成语解释: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成语繁体:大義滅親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公无私 不徇私情
反义词:徇情枉法
成语例句: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县城)为卫国都。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
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几次劝庄公管教大义灭亲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且享受过程。
碏子石厚,常与州吁并车出猎,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石厚越窗逃出,住州吁府内。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吁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碏出来共掌国政。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
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为国为民除害。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见此,石碏割破手指,写下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二逆不诛,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乃卫国之大幸!”
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
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死。”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
石碏为国大义灭亲之事,史学家左丘明记之,卫民传颂至今。 石碏的这种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 “ 大义灭亲 ”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呆若木鸡中文解释
【拼音】:dai ruo mu ji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像呆若木鸡。
【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1]
【英译】:stand like a log
呆若木鸡出处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呆若木鸡文言文
纪渻子[2]为王养斗鸡[3]。
十日而问:“鸡已[4]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5]。”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6]。”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7]。”
十日又问,曰:“几[8]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9]木鸡矣,其德全[10]矣,异鸡无敢应[11]者,反走[12]矣。” 《庄子·达生》
呆若木鸡注释
[1]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 纪渻子:人名。姓纪,名渻子。
[3] 斗鸡: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鸡品种。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4] 已:动词。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的意思。
[5]方虚憍而恃气: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方:正。骄,骄傲。恃:凭着,依靠。
[6] 响影(yǐng):影 影子。响 声响。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7] 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8] 几:副词。可译为“几乎”、“差不多”。
[9] 似:好像。
[10] 德全:精神具备。全:备全。
[11] 应:应战。
[12] 反走:转身逃跑。
呆若木鸡译文
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
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呆若木鸡辨析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出处。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黄明坚)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寓言人和野狗】相关文章:
寓言故事:人和蛇12-25
《老人和树》的寓言故事精选12-09
老妇人和鹰的寓言故事【中英文】12-08
选美童话寓言01-17
争吵童话寓言01-17
寓言话题作文01-12
寓言的故事12-28
寓言故事12-24
小学的寓言12-24
扁鹊的寓言12-17